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因工作需要,1992年下半年我由安义县气象局调来丰城市气象局担任局长,上级领导给我提出了千方百计把丰城市局搞上去的要求。经过几个月的调查研究,对丰城市局内外现状有了一定的了解,存在的问题是:深化改革,转变观念,重点突破,全局搞活的力度不够,超员多,平均年龄偏大,经费紧张,围绕着事业的发展,职工福利偏低影响积极性;气象事业在当地经济建设决策作用没有得到发挥等等,1992年底至1993年初,我们根据上级的统一部署,加大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进一步贯彻落实了国务院(92)25号省政府(92)88号文件精神,按照三大块结构调整,重点抓了决策性的气象服务。为发展丰城市农业开展了跟踪服务,首先同农口各

  • 标签: 气象服务 气象局 丰城市 业发展 气象事业 高质量
  • 简介:1引言本世纪60年代以来,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应该把地球看做一个整体来进行科学研究。在大气科学领域中,气候系统概念(气候系统是决定气候形成、气候分布和气候变化的物理系统,包括大气圈、水圈、岩石圈、低温圈生物圈。)的提出就是一个例证。这标志着对气候

  • 标签: 大气科学 综合性特点 大气圈 时间尺度 全球变化 实际观测资料
  • 简介:世界上人工降水(或人工增雨)己有60多年历史。几十年来人工降水取得了很大发展成绩。但是到目前为止,人工降水仍存在着许多科学与技术问题亟待解决,科技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首先需要加强人工降水的若干关键技术研究,如作业云的预报、识别指标、优化作业方法等,最大可能地降低作业的盲目性;人工降水的效果检验问题,一直没有很好地解决;人工降水的科学储备不足等。目前我国人工影响天气需要从战略上、从发展的技术思路上进行变革,要避免走老的发展道路,要积极推进这些问题解决,才有望获得突破性进展。提出了要发展4项人工降水的关键技术方法:开展短时、局地的云和降水预报;要善于识别,选择可人工增雨的作业对象(云);要优化人工降水的作业方法;科学地进行人工降水的效果监测对比分析。

  • 标签: 人工降水存在的问题 人工降水的关键技术 人工降水发展思路要改变
  • 简介:本文运用产业经济学的基本原理,通过分析产业的形成分类,揭示了三次产业的发展趋势;运用翔实的统计资料,对我国三次产业的产值结构所处阶段呈现出的产业结构类型进行了具体分析;系统地研究了我国从建国初期到改革开放以来的产业发展政策以及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政策措施。明确了气象事业在三次产业中的定位,即气象事业属于第三产业中的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地质勘查业门类,专业技术服务业类。研究了国家发展气象事业的政策法规;并对气象事业发展的影响因素作了系统分析,进而提出了争取国家的政策支持,完善双重领导管理体制,在为发展支柱产业提供气象服务中求得事业发展,树立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四个一流”的气象事业发展对策。

  • 标签: 气象事业发展 产业经济学 三次 定位 结构类型 第三产业
  • 简介:IPCC发布的《管理极端事件灾害风险,推进气候变化适应》特别报告(SREX)指出,极端事件灾害的影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经济系统的风险暴露程度及其脆弱性特征.这意味着,不合理的发展过程将加剧灾害风险及其损失,另一方面,采取积极的减灾适应行动,能够减小灾害风险并促进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SREX报告有助于启发决策者与社会公众,为充满不确定风险的未来进行合理规划,包括关注未来因人口社会财富增长导致的暴露度脆弱性增加,在国家和部门层面整合适应、减灾与发展政策,利用多种政策工具加强决策的科学性灵活性,发挥不同主体在适应治理与灾害风险管理中的作用等等.

  • 标签: 极端气候事件 灾害风险管理 适应 可持续发展
  • 简介:1新时期气象科技服务的特点根据我国新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研究提出的“公共气象、安全气象、资源气象”理念,赋予了气象科技服务新的内涵。新时期气象科技服务的发展,不仅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日益增长的需求,还要适应国家各项改革的要求。要站在国家和气象事业发展的高度,立足防灾减灾、保障民生的角度,

  • 标签: 气象科技服务 气象事业发展 社会经济发展 经济社会发展 防灾减灾
  • 简介:由于自然人为原因,地球内部、地表、生物圈、大气圈海洋发生了种种变化并影响着地球生命的各个方面。要认清这些变化及其潜在的影响,就需要以地基、海基、空基、天基平台构成的综合观测为基础,制作可信的信息产品,建立预报模式开发支持科学决策的工具。

  • 标签: 发展趋势 对地观测 天基 美国 人为原因 地球内部
  • 简介:在这份世界银行发表的报告中,阐述了发展的三个特征:密度、距离分割。报告认为,为应对发展所面临的挑战,必须重新塑造经济地理的特征,而他们恰恰代表了那些特征。

  • 标签: 世界银行 经济地理 距离和 密度 分割 特征
  • 简介:为了弄清北京地区持续性雾—霾天气过程的演变规律、揭示大雾形成发展的关键条件,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高速路自动气象站观测资料大气成分观测资料分析了2013年1月26~31日雾—霾天气过程的演变特征有利于大雾形成发展的天气形势。在此基础上,采用先进的北京快速循环同化中尺度数值预报系统(BJ-RUCv2.0)开展数值模拟,分析大雾形成的水汽、动力热力条件,得出:模式对1月30日夜间至31日前半夜的雾区模拟较好,但对28日夜间至29日白天(大雾天气伴严重大气污染)雾区的模拟偏差较大。发现近地层的持续性东南风使950hPa以下湿度增大是大雾形成的关键条件。上层(975~800hPa)的明显暖平流导致逆温层的加强维持,使大气层结稳定度增强,是大雾天气发展维持的重要条件。另外,近地层950hPa以下为风场辐合、其上层为风场辐散的结构有利于雾的进一步发展

  • 标签: 雾—霾天气 BJ-RUC v2.0预报系统 数值模拟 边界层结构 水汽条件和热动力条件
  • 简介:通过多年的气象立法工作,笔者深切地体会到,要搞好地方气象立法必须要树立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并贯穿于整个立法之中。要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构建和谐社会保障人民生命财产等方面加强气象立法工作。认为应当在地方气象立法工作处理好以下八个方面的关系,要立足于民意、立足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立足于统筹发展、立足于长远、立足于社会、立足于气象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立足于部门合作、立足于大宣传。只有把握好这八个方面,才能保障气象立法工作的顺利进行,才能真正为提升气象服务能力提供法律保障。

  • 标签: 立法工作 科学发展观 气象 经济社会发展 全过程 法律保障
  • 简介:本文根据近年来在历史气候变化人类社会经济发展领域中因果关系的实证研究,特别是综合现有的定量研究成果,分析了历史上气候变化与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联系。结果表明,气候变化在最终基本层面影响着社会经济发展。而且无论是长期还是短期的数据分析,气候短期波动或长期变化都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有所反映。从理论方法学两个方面,这些研究成果促进了对气候变化影响下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认识,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有学术借鉴意义和政策指导价值。

  • 标签: 历史气候变化 人类社会经济发展 因果分析 定量研究 尺度 统计因果关系
  • 简介:贵州省气象局结合贵州实际,推行分级分类的目标管理考核办法,重点抓好目标管理工作中的“四个环节”,目标管理工作促进了开放型的贵州气象事业发展,为实施“三大战略”、建设“四个一流”提供了科学管理手段。

  • 标签: 气象事业发展 目标管理 科学管理 贵州省 跨越式发展 考核
  • 简介:1概况应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世界自然保护监测中心邀请,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王春乙研究员、赵艳霞研究员张祎3人于2018年11月22日至12月1日参加了肯尼亚试验基地选址任务调研坦桑尼亚举行的发展廊道伙伴关系(DCP:DevelopmentCorridorsPartnership)项目会议。

  • 标签: 坦桑尼亚 肯尼亚 选址 廊道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 简介:2010年10月23日,气象软科学委员会和气象经济委员会共同主办的2010年全国气象软科学——“气象事业发展战略低碳经济”中国气象学会年会暨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在第15分会场,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隆重召开。

  • 标签: 气象事业发展 经济委员会 软科学 专题研讨会 低碳 气象学会
  • 简介:本文通过对保护生态环境应对气候变化的复杂关联性进行分析,结合深圳市生态环境与气候变化之间的相互影响进行延伸,探讨了深圳气象事业发展的机遇、条件和合作共研机制,并以相关的具体工作措施为例,阐述了“共建共享、共研共用、联动联防”的发展思路、构建原则体系组成。

  • 标签: 保护生态环境 气候变化 深圳市 关联性 气象发展 机制
  • 简介:为了认识未来大气科学的发展方向,委员会回顾了过去几十年大气科学的发展,考察了NSF在大气科学领域资助并获得成功的几个例子,分析了大气科学部(ATM)使用的几种资助模式的优势和局限。显然,学部培养了一支多产的研究队伍,并且对变化的优先领域机会作出了反应。基于这些分析,委员会确定了下面将要讨论的发现建议,推出一些促进学部活动健康发展的机制以帮助确保这样的成功能够持续。这里列出的发现建议的次序并非严格反映其重要程度,仅仅是帮助读者把握思路的产生。

  • 标签: 大气科学 研究队伍 优先领域 委员会 NSF 资助
  • 简介:在认真分析了提高气象防灾减灾能力重大意义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了我国气象防灾减灾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探讨了我国气象防灾减灾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建立健全科学的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组织管理体系、大力加强全社会气象灾害的防范应对工作、统筹规划气象灾害防御工作、切实强化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着力加强气象防灾减灾科普知识的宣传普及等对策建议。

  • 标签: 气象防灾减灾 经济社会发展 防灾减灾能力 安康 服务 组织管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