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水害是煤矿五大自然灾害之一,严重威胁着煤矿工人的生命安全,其主要原因是煤层导水裂缝带诱发透水事故。由于导水裂隙带电各向异性严重,利用传统的电阻率方法探测的电阻率信息将会导致错误的水文地质结论。本文以煤层导水裂缝带为地质基础,建立地电模型,研究煤层导水裂隙带电各向异性特征。分别讨论了裂隙带地层水电导率、基质孔隙度、基质电阻率、裂缝密度,裂缝表面粗糙度,围岩地层压力大小以及裂缝倾角的对导水裂隙带电各向异性的影响。通过数值模拟,定性分析了各因素对电各向异性的影响以及地表视电阻分布形态与导水裂隙带特征之间的关系,初步探讨了利用导水裂隙带的电各向异性研究裂缝走向以及倾向方法。

  • 标签: 煤层导水裂缝带 电各向异性 表面粗糙度 地层水电导率 围压
  • 简介:致密砂岩具有一定的各向异性。本文通过不同方向样品的声速测量及相关配套实验对致密砂岩进行了孔隙结构及各向异性分析,同时与页岩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致密砂岩样品所表现出的各向异性主要是由沉积环境差异形成的成分层、薄互层造成,具有典型的TI介质特征。不同方向杨氏模量随围压增加而增大,泊松比变化不明显。各向异性系数均随有效压力增加而减少,同时ε与γ和δ之间存在一定的线性关系。最后总结了不同地区的各向异性规律,为不同地区选择适合的评价模型奠定了基础。本次研究可为致密砂岩的测井评价、地震资料解释及压裂开发提供实验依据。

  • 标签: 致密砂岩 声波速度 弹性特征 各向异性
  • 简介:探索地震前兆是一件具有挑战性的研究。本文采用高通滤波的方法,处理分析了来自世界不同位置4个超导重力台站5次大地震前的秒级固体潮重力数据,发现在这些地震发生之前数天内,能够接收到稳定的重力高频扰动信号,其中2008年5月12日的汶川地震前出现一个主频为0.1-0.3Hz的重力扰动,而其他4次地震前出现两个主频为0.12-0.17Hz和0.06-0.085Hz的重力扰动。另一个发现是当地震发生在大陆与海洋板块断裂带时这种重力扰动信号具有远场效应,即重力扰动异常出现在距离震中较远的超导重力仪上,而较近的台站异常较小或没有异常。以上研究结果表明,这种重力扰动信号与地震发生具有较密切的相关性,可作为一种有潜力的临震预报信号;重力扰动信号的远场效应也许能够揭示某些地震发生前地球内部板块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但由于地球上重力固体潮台站分布的非常不均匀,上述结果还需要今后研究更多的样本数据加以证实。

  • 标签: 地震 震前重力扰动 超导重力仪 远场效应
  • 简介:孔隙结构特征及类型划分对低渗透储层勘探开发至关重要,基于多重分形理论与核磁共振实验,对东营凹陷南坡沙河街组沙四段(ES4)复杂低渗透砂岩进行孔隙结构研究。首先,根据岩心物性、铸体薄片、压汞等资料所反映的孔隙结构参数差异,将研究区的岩石孔隙结构类型划分了3大类5小类;然后,针对不同类型岩石的核磁共振T2谱进行插值并计算其对数坐标下的一维、三维分形维数以及多重分形谱,并提取多重分形参数奇异性强度α、分布稠密度f(a),结果显示孔隙结构类型不同,盒维数尤其是多重分形参数值差异明显,孔隙结构好,其a、f(a)偏向高值,以此划分孔隙结构类型与压汞、薄片分析结果基本一致;最后,将该方法应用到核磁共振测井剖面上,应用效果较好,表明多重分形是核磁共振T2谱的一种属性,利用核磁测井T2谱多重分形特征及参数能够连续较好地评价低渗透砂岩孔隙结构类型与预测有效储层。

  • 标签: 核磁共振T2谱 多重分形 插值 孔隙结构 低渗透砂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