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 个结果
  • 简介:本文是三分量地震在陆相薄互层地震勘探中应用成功的首例。大庆长垣喇嘛甸油田处于高含水开发后期,储层预测的主要难题是密井网条件下厚度2m以上砂体的边界识别问题,常规单一纵波地震解释存在多解性,引入横波信息可增加地震解释的可靠性。本文根据纵、横波对气的响应特征,利用纵、横波联合振幅属性、分频属性对气藏进行了分析,能够很好地反应气的边界,体现了横波受流体影响较小的优势。通过测井曲线岩石物理定量的分析了该地区主要是密度、λρ和μρ三种物性参数能够很好地反映储层岩性变化。在以地震数据分频为核心的高精度地震参考标准层解释基础上利用纵、横波联合反演得出的纵、横波速度比、λρ、μρ等属性与测井解释的储层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多波属性λρ沿层切片描述了开发小层的砂体平面展布,与井砂岩图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刻画了井间砂体边界变化的细节,并指示了剩余油挖潜的有利区域。

  • 标签: 三分量 薄互层 气藏描述 纵、横波联合属性 剩余油挖潜
  • 简介:海底电缆双检采集是利用水检和陆检对海水层鸣震的响应极性相反,通过水、陆检数据的合并处理来消除海水层的鸣震,进而拓展了数据的频带范围,提高了资料的保真性和分辨率,而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海底电缆双检资料中的陆检数据,由于受洋流、海底地形和施工工艺等的影响,很难保证其与海底的良好耦合,因而受耦合系统传输函数的影响比较大,造成水、陆检数据在振幅、频率、相位等方面的差异,降低了陆检数据的信噪比,影响了双检地震数据的合并处理效果。而海底电缆双检中的水检资料检测的是海水压力的变化,与海底不存在耦合问题,因而水检数据信噪比往往比较高。本文首先给出了陆检与海底耦合系统传输函数的数学表达式,然后利用水检数据作为约束条件估算出了陆检与海底耦合系统的传输函数,并利用估算出的传输函数对陆检数据进行了耦合校正处理,解决了陆检与海底的耦合效应对陆检数据的振幅、相位等的影响,提高了陆检数据的信噪比,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 标签: 海底电缆双检数据 陆检-海底耦合系统的传输函数 耦合校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