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02 个结果
  • 简介:在计算机仿真软件的帮助下,设计并优化了一种用于被动型氢钟的新型电极式微波腔,其具有腔Q值高、微波场分布优越、结构简单实用、腔频调节方便、结构强度大等优点,可用于高性能被动氢钟的研制。

  • 标签: 被动氢钟 电极 微波腔 计算机仿真 腔Q值
  • 简介:简单介绍SVD(奇异值分解)算法的数学基础、背景和解算过程,并基于模拟数据检验结果分析,说明了SVD算法的特性功能。SVD算法不但能够解决最小二乘方法所能解决的各种问题,而且还能够对后者所不能解决的部分问题给出判据。因而有利于问题的深入和解决。推荐对SVD算法,预以关注应用。

  • 标签: 数据处理 最小二乘法 SVD算法 奇异值分解 数据分析 建模
  • 简介:研究了利用时域相关法频域相位加权法,仿真生成具有小数比特时延的实信号,通过数值试验验证了两种方法的一致性正确性,并且对量化积分的影响做了分析。最后对射电源信号双目标探测器信号进行仿真,并通过软件处理机处理得到结果。未来可为VLBI相关处理机的处理精度估计、各类噪声分析及未来多目标试验创造必要条件。

  • 标签: 白噪声 小数比特时延 离散傅里叶变换 量化 VLBI 相关处理
  • 简介:根据1997年3月至5月在上海天文台观测得到的海尔-波普彗星的旋喷流观测资料,利用MonteCarlo方法对旋喷流结构的形成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较好地再现了观测到的旋喷流形态。

  • 标签: 海尔-波普彗星 旋喷流结构 MONTECARLO模拟
  • 简介:基于卡尔曼滤波技术,实现三频信标数据资料反演,获得二维的电离层电子密度分布。通过数值仿真分析,验证算法的可靠性,并对背景协方差矩阵的水平相关因子垂直相关因子以及台站分布等因素进行分析研究,探索它们对电离层电子密度反演效果的影响,得到了相关结论。

  • 标签: 电离层 卫星三频信标 电子总含量
  • 简介:磁屏蔽系统是被动型氢原子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物理系统输出信号的具体数值,表现为氢钟抵御外界磁场干扰的能力。通过仿真较为直观地展示并分析了特定磁屏蔽系统在特定外界磁场环境中的工作情况,并且通过原理分析,仿真了在使用特定退磁工艺时磁场在磁屏蔽上的分布情况。根据仿真结果建立了模型,探索了适应于被动型氢原子钟的退磁方法,及相应的结构设计。该方法贴合被动型氢钟磁屏蔽材料的特性,使得退磁工艺的设计有针对性。

  • 标签: 被动氢钟 磁屏蔽系统 退磁工艺 计算机仿真
  • 简介:由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温州师范学院数学系联合开发的上海天文台GPS/LEO掩星反演地球大气模拟软件SHAOOS(ShanghaiAstronomicalObservatoryOccultationSimulation)是根据大气折射定律射线追踪原理设计的;其目的是为GPS/LEO掩星反演地球大气技术的理论研究提供多功能的模拟程序,并为上海天文台将来的GPS/LEO掩星技术综合科学计算软件包作技术准备。简单介绍了SHAOOS的基本物理原理、数学方法、程序结构功能以及在此软件基础上可进一步开展的应用研究工作。

  • 标签: GPS/LEO掩星 反演 模拟软件 射线跟踪技术 大气折射
  • 简介:介绍了在广义相对论框架下建立的微米级卫星激光测距时延模型。为考察新模型对于参数化后牛顿系数βγ解算精度的影响,将该模型用于定轨软件Utopia对Ajisai,Lageos1,Lageos2,Etalon1四颗卫星的模拟观测资料进行批处理,并假设大气、固体潮等观测模型的效应以及动力学模型的误差已精确扣除。结果表明,在当前的仿真条件下采用微米级时延模型解算的参数化后牛顿系数解算精度比采用现有的标准时延模型的解算精度高2个量级。

  • 标签: 卫星激光测距 引力时延 参数化后牛顿系数 精密定轨
  • 简介:Observe是用于制订甚大阵(theVeryLargeArray,VLA)观测文件的软件。随着中国科学院创新工程的全面推进,利用VLA进行观测研究的中国天文学家逐渐增多,Lbserve软件的使用也日前广泛,简要介绍了Observe的主要功能应用;并结合2000年12月的观测文件(AH721)的制订过程,给出了注意事项,供今后的VLA观测者参考。

  • 标签: VLA 射电望远镜 天文观测 天体观测 射电干涉 Observe软件
  • 简介:利用历元差最大达68年的20张底片,得到了金牛座暗星云1°.5×1°.5范围内的540颗恒星的相对自行,其精度为0.67mas/a;并根据该运动学资料以及改进后的最大似然法成功地确定了NGC1750NGC1758两个星团的分布参数和它们的成员概率。

  • 标签: NGC1750 NGC1758 自行 成员判定
  • 简介:本文验证了恒星目视表面亮度参数Fv与色指数(V-I)之间的单值关系并将其应用于白矮星半径测定研究,对68颗白矮星求得了平均线半径为0.0103R⊙;在对DA型非DA型白矮星的关分别进行考察中发现:平均来说,非DA型白矮星的线半径比DA型白矮星小12%左右。

  • 标签: 白矮星 目视表面亮度 半径 色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