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3
455 个结果
  • 简介:本文三个不同EOP序列作了相互比较,结果表明,它们之间差异是明显采用不同相对论时延模型VLBIEOP序列和采用τ+i与τ实验资料EOP序列也分别进行了比较与讨论。

  • 标签: 甚长基线干涉测量 EOP序列 VLBI测量 时延模型
  • 简介:采用球状星团M3两组不同绝对自行值,其中有一组为基于Hpaarcos星表参考是生新绝对自行值,推导出M3于银心坐标系空间位置和速度,并利用Dauphole和Colin银河系质量分布模型,计算了M3轨道,考察了绝对自行取值不同轨道计算结果影响。

  • 标签: 银河系 球状星团 绝对自行 轨道 银心坐标系 空间位置
  • 简介:本文采用上海、昆明和乌鲁木齐三个VLBI站各自不同大气参数分别计算并比较了Chao、Marini和CfA-2.2三个大气时延械琪不同地平高度ε映射函数所对应理论大气时延值。结果表明,Marini模型有相对较大偏差;Chao与CfA-2,.2模型相比较,在ε=10°+20°范围,夏季湿性大气时延偏差三个站平均为+47mm-+6mm,而冬季干性大气时延偏差相应平均为-28mm--9mm;在平均大气条件下,偏差值约为10mm左右。分析表明,Chao与CfA-2.2模型理论时延之差与季节分布有关,可能原因来自Chao模型影响和CfA-2.2模型中湿映函数误差,有这待于未来VLBI观测结果进一步试算和大气时延模型改进。

  • 标签: 甚长基线干涉测量 大气时延模型 对流层 VLBI观测 大气参数 映射函数
  • 简介:本文讨论了GPS相对定位中基准站作用。通过实测资料解算表明,在区域网GPS相对定位解算中,为了克服参数之间强相关性,得到非奇异解,应该固定基准站坐标或给于它强先验限制。本文也分析了基准站坐标偏差基线长度影响。

  • 标签: 全球定位系统 天文地球动力学 GPS 基准站 定位精度
  • 简介:滚动导轨精度取决于导向精度、运动灵活性与平衡性、刚度与稳定性、耐性以及温度变化不敏感性。然而,滚珠(柱)保持架优劣也会间接影响导轨精度,这是本文讨论内容。

  • 标签: 滚动导轨 导向精度 滚珠 保持架 精密机械 刚度
  • 简介:本文给出了两双星月掩星光电观测结果,它们是SAO075627和SAO098245,掩星光变曲线和计算拟合曲线分别由图(1)和图(2)所示,计算结果列于表2。

  • 标签: 双星 月掩星 光电观测 光变曲线
  • 简介:计算了日本海M2,S2,K1和O1等4个主潮波东亚9个VLBI站负荷位移参数和重力改正,得到日本VLBI站径向和水平方向信移量分别为3-12mm和1-3mm,上海VLBI站和韩国Daejeon站相应径向量分别为1mm和3-4mm。估计了上海至日本鹿岛和水Chi站负荷基线变化分别可达±7.6mm和±28.4mm。此外,日本水Chi、野边山、鹿儿岛和Usuda站负荷重力变化分别可达0.8-0.9μGal,它接近于目前绝对重务测定观测精度(±μGal)。计算还表明,不同地球模型计算负荷位移之差在目前测地学精度水平下可以忽略。

  • 标签: 潮汐作用 重力漂移 经度变化 纬度变化 日本海 VLBI站
  • 简介:1987年9月23日发生日环食期间,由于电离层受太阳活动突然扰动,Loran-C天波时号传输呈现明显变化,我们在上海天文台这种影响进行了观测,并观测数据进行了计算和分析。与通常情况下得到数据比较,我们发现对时间可能产生1.0-1.5微秒偏离,而五分钟内定时精度和校频精度两者都降低约50%-100%。在上海区域内,这种影响达到峰值时刻延迟了约30分钟,这是处于扰动电离层状态中天波反射点变化反映。

  • 标签: 日环食 电离层 太阳活动 食甚 Loran-C天波时号传输 上海天文台
  • 简介:给出了矮新星EGCnc在1996-1997年爆发期间光变曲线和光谱。光变曲线显示了它在下降过程中有较大这度波动及mini-outburst。光谱从爆发时蓝吸收谱演化为守静期有双峰巴尔末发射线谱。静期CCD快速测光,得到它轨道周期为0.0575±0.0026天。Matsumo-to观测到了爆发期superhump。由于EGCnc具有大变幅爆发(≈7mag),缓慢下降,爆发间隔长(19年),极短轨道周期和superhump等特征,我们认为这是一颗较少见WZSge型矮新星。

  • 标签: 激变变星 矮新星 EGCancri 光变曲线 光谱
  • 简介:利用变质量天体力学方法研究了太阳质量变化小行星轨道根数影响。质量变化包括因光子辐射和太阳风造成质量损失以及因太阳吸积周围星际物质造成质量增加两个联合因素。利用Gyld啨n-Meshcherskii(G-M)型变质量天体轨道根数变化方程一阶和二阶解7颗小行星轨道根数长期和周期性影响作了数值计算。在一阶解中太阳质量流失小行星轨道半长轴、轨道偏心率和近点辐角变化率产生增大作用,而质量吸积起减小作用;在二阶解中两者均起增大作用。不过质量流失大于质量吸积作用,故总趋势是使半长轴、偏心率和近点辐角变化率增大。

  • 标签: 太阳质量 太阳风 质量损失 小行星 轨道根数
  • 简介:3颗彗星(哈雷、百武和海尔—波普)在不同时间、不同位置情况下5次过近地点,这5次彗星过境对地球磁层可能引起影响进行了资料分析和统计研究。文章中指出,根据等离子体彗尾特征是完全可以对磁层引起扰动,但是这种扰动是有严格制约条件,不是每次彗星过境都很容易对地球电磁环境产生影响。

  • 标签: 彗星 彗尾 离子彗尾 磁层扰动 地磁场骚扰
  • 简介:利用变质量天体力学方法研究了太阳质量变化小行星轨道根数影响,质量变化包括因光子辐射和太阳造成质量损失以及因太阳吸积周围星际物质造成质量增加两个联合因素,利用Gylden-Meshcherskii(G-M)型变质量天体轨道根数变化方程一阶和二阶解7颗小行星轨根数长期和周期性影响作了数值计算,在一阶解中太阳质量流失小行星轨道半长轴,轨道偏心率和近点辐角变化率产生增大作用,而质量吸积起减小作用,在二阶解中两者起到增大作用,不过质量流失不大于质量吸积作用,故总趋势是使半长轴,偏心率和近点辐角变化率增大。

  • 标签: 太阳质量 太阳风 质量损失 小行星 轨道根数 吸积作用
  • 简介:本文中,采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方法进行了接收参数--信噪比(SN)、仰角(EL)、方位角(AZM)、电离层(ION)GPS时间比对精度(在数据跟踪持续时间15分钟内取样平均时间为10秒时间起伏均方差)影响一些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信噪比这个参数在多数情况中是影响GPS时间比对精度主要因素。

  • 标签: 全球定位系统 时间比对 逐步回归分析 GPS接收机 精度 信噪比
  • 简介:通过仿真、计算及优化对比等方式,分析了束光学组件中关键参数变化氢原子束流产生影响,主要涉及氢原子钟电离泡温度、准直器束流散射角、选态器长度、选态器内孔尺寸、磁钢充磁强度、氢原子自由出射距离及泡口尺寸等七个参数。理论分析结果表明:在束光学组件设计中,应降低电离泡温度波动,有效控制散射角及截获角,精密检测选态器尺寸及充磁强度,优化选择氢原子自由出射距离与泡口尺寸等。研究结果氢原子钟束光学组件工程设计及实际应用具有十分重指导意义。

  • 标签: 氢原子钟 束光学组件 选态器
  • 简介:本文根据25米射电望远镜方位导轨水平检测数据,分析了天线在不同位置时指向误差情况及其原因,为进一步提高天线指向精度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测数据。

  • 标签: 射电望远镜 仪器误差 天线 导轨 水平度 指向精度
  • 简介:与Geiger和Santerre简单均匀分布假设进行比较,本文较严格地考虑了GPS卫星天空分布密度随赤纬和轨道倾角变化,研制了SIMSKY软件,采用模拟计算方法研究了GPS星座精密定位误差椭球大小和三轴指向作用;还研究钟差与测站坐标的相关程度。这种方法可以用于研究不同纬度测站网络误差椭球和z-t相关性影响、不同截止高度误差椭球和高程与时间相关性影响。

  • 标签: 全球定位系统 GPS卫星 分布函数 定位误差椭球 三轴指向 截止高度角
  • 简介:本文运用自洽三流体方程组,考虑了尘埃充电过程,得到均匀磁化尘埃等离子体中垂直于磁场传播尘埃磁声波色散关系,结合空间环境讨论了尘埃电荷相关涨落尘埃磁声波影响。

  • 标签: 尘埃等离子体 电荷涨落 尘埃磁声波 彗星 行星环
  • 简介:本文采用我国上海、昆明和乌鲁木齐三个VLBI站对流层大气高度参数ht和对流层内温度垂直梯度βt参数月均值资料,估计了干大气时延影响,结果表明在地平高度ε=10°-20°时两参数变化可引起干大气时延周年变化幅值分别为1-5mm和2-15mm;ht周日变化也可引起大气时延周日变化约1mm,因此,对于1ps级精度VLBI物理模型,ht和βt不应当采用测站固定常数值。

  • 标签: 甚长基线干涉测量 大气参数 对流层 温度垂梯度 时延
  • 简介:本文利用模拟观测资料,估计了中国卫星跟踪网近地测地卫星定轨和测定一些跟踪站地心坐标所能达到精度。同时分析了近地卫星定轨主要误差源,如大气模型、地球引力场模型不确定性和跟踪网站坐标的误差等所产生影响。

  • 标签: 近地测地卫星 定轨精度 地心坐标 大气模型 地球引力场 SLR观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