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氢脉泽是现代一种高精度的时间和频率标准,其在基础理论、导航和通信等领域具有重要作用。随着空间科学技术的发展,小型、易搬运、高性能氢原子钟的研制势在必行。介绍了一种主动型真空氢原子钟的小型化设计,并将其与传统型氢原子钟设计进行了比较。

  • 标签: 主动型氢脉泽 小型化 双真空
  • 简介:本文介绍了1985年国际搬钟时间同步实验和1987年国内搬钟时间同步实验中使用混频时差(DMTD)测量技术的结果。实验结果表明:DMTD测量技术在搬钟时间同步实验中,对于确定钟速和同步精度以及严密监视钟的相位、频率跳变等方面是很有用的。它与秒脉冲(1PPS)时差测量技术可同时使用和相互补充。

  • 标签: 时间同步 双混频时差测量技术 钟速 相位 频率跳变
  • 简介:为实现高精度鉴相,净化振荡器需采用混频鉴相器。本文首先分析了混频提高鉴相精度的原理,然后介绍了混频模块、DDS模块和测量程序的实现,最后通过测量同源氢钟5MHz信号,采集数据并处理,得到了系统的自校频率稳定度。

  • 标签: 氢原子钟 双混频 DDS FPGA 数字锁相环 频率稳定度
  • 简介:从硬件和软件的设计角度介绍了水平式卫星跟踪望远镜运动控制卡的技术实现。其检测运动角的编码器采用BISS传输,能够高速通信(10MHz),比传统的SSI模式传输数据更稳定和安全可靠。望远镜的二个运动轴具有快/慢/微动三档,可以由用户分别设置速率,同时又设置了限位功能。GPS模块则为系统提供了精确的时间,激光发射的设置则满足了用户的特殊需求。通过测试表明该电控卡能够配合CPU的相关软件实现对卫星的精确定位和跟踪,满足了实际的性能要求。

  • 标签: 运动控制 BISS GPS 卫星跟踪
  • 简介:回顾了作为实用天文学和大地测量学中基本研究课题之一的大气折射映射函数研究的进展。介绍了近几年上海天文台发展的大气折射函数方法,以及由此导出的大气折射解析解。对如今广泛地应用在空间测量技术中的几种映射函数做出评述;分析了NMF模型的优点和不足之处。介绍了由大气折射函数方法引出的大气延迟新连分式映射函数和天文大气折射的映射函数方法。利用VLBI实验中高度截止角与基线长度重复率的关系、探空气球(radiosonde)观测资料、PRARE资料比较了各种映射函数的结果。特别指出了映射函数方法对天文大气折射和光学波段测距精度的改进。讨论了大气折射计算中的主要误差源。

  • 标签: 大气折射 母函数法 解析解 映射函数
  • 简介:在白天卫星激光测距中,太阳及其附近背景强光会损坏测距系统高灵敏光电探测器,这就需要采取有效的强光保护措施。介绍了一种以软件方式实现强光保护的方法,通过编写程序实现此算法,给出该方法在白天卫星跟踪中的应用情况,验证了此软件方式强光保护措施是有效的。此工作已在上海SLR等台站的白天卫星跟踪中得到应用。

  • 标签: 卫星激光测距 白天跟踪 强光保护 环日路径
  • 简介:针对广义回归神经网络用于日长变化预报过程中,样本的输入方式对预报结果的影响进行了研究。采用2种输入方式:即样本按不同跨度输入以及按连续输入,对日长变化进行预报。最终证明不同的样本输入方式对日长变化预报精度的影响较大,样本按跨度输入在超短期预报中预报精度较高,样本采用连续输入的方式在短期和中期预报中预报精度较高。

  • 标签: 广义回归神经网络 日长变化预报 输入方式 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