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对于β-榄香烯来说,并不陌生,它是一种中药温莪术根茎中抗癌成分,利用它已经生产出新型的抗癌产品,并且得到有效的推广和使用.β-榄香烯作为一种有机成分,以其自身独有的药理成分,在治疗肺癌、消化道肿瘤、脑癌以及其它的浅表性肿瘤上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临床上也取得了不错的成果.β-榄香烯自身的抗癌性很强,能很好的杀死肿瘤细胞或者有效的抑制肿瘤的再生长.β-榄香烯具有抗癌性强的特点,并且在使用的过程中,操作简单,副作用较少,安全高效,并且无毒,对人体肝肾功能几乎没有任何损害,对人体骨髓也没有抑制作用,对其他的身体机能也没有损伤,可以提高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给癌症患者的治愈带来了福音.

  • 标签: Β-榄香烯 合成 抗癌性 临床应用
  • 简介:本文对108个绿茶样品的微生物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绿茶样品中霉菌总数的中位数为180CFU/g,菌落总数的中位数为560CFU/g,大肠菌群的检出率为26.85%,并进一步探讨了茶叶中微生物污染的途径和应对措施.

  • 标签: 绿茶 菌落总数 霉菌 大肠菌群
  • 简介:目的:分析体检人群甲状腺结节(Thyroidnodules,TN)的检出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来我院行甲状腺超声检查12000名体检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观察体检人群的检出情况及相关因素.结果:本组12000名检查者,检出率为39.78%,男性检出率低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状腺结节检出率与年龄呈正相关,不同群体TN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检人群甲状腺结节检出率较高,为了控制TN发病率,医护人员应积极开展健康教育,缓解体检者的身心压力.

  • 标签: 体检 甲状腺结节 检出率 相关因素
  • 简介:目的:合成新型蛋白转导域PTD4,研究其细胞内穿膜效应及在体组织分布。方法:设计并采用固相合成法合成新型蛋白转导域PTD4,用FAM(羧基荧光素)进行标记,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和质谱仪测定其纯度与相对分子质量;采用荧光倒置显微镜和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其在细胞内的穿膜情况;采用裸鼠活体成像观察穿膜肽在体内的组织分布及代谢特性,并切片观察各组织器官的分布情况。结果:合成了新型蛋白转导域PTD4,纯度为95.76%,相对分子质量为1776.5;PTD4在体外的穿膜效应有时间与浓度依赖性,约24h代谢完毕,且共聚焦显微镜细胞层扫证实穿膜肽进入胞内;尾静脉注射的PTD4在裸鼠体内可迅速分布于各组织器官,但组织分布不均一,且有时间与浓度依赖性,6h后荧光强度下降了大半,且腹腔注射方法不如尾静脉注射的穿膜效率高。结论:采用Fmoc固相肽合成法可成功合成蛋白转导域PTD4;PTD4能高效穿透细胞膜,穿膜效应呈时间与浓度依赖性;PTD4在体内能迅速分布于各组织细胞。

  • 标签: 蛋白转导 细胞穿膜肽 组织分布 固相合成
  • 简介:伊春林区141个苗圃,按其所在地理位置,划分南、北、中三片。红松、落叶松、樟子松、红皮云杉等四个主要更新造林树种,苗圃面积2512亩,年平均苗木产量15362万株,苗木病害近年出现加重趋势,特别是个体苗圃因技术力量薄弱,尤为严重。

  • 标签: 伊春林区 苗圃 病害
  • 简介:目的:分析1980—2005年各国脊髓灰质炎发病例数的变化,主要的发病国家,当前全球消灭脊髓灰质炎面临的一些新的挑战。方法:对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各年度脊髓灰质炎病例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980—2005年全球脊髓灰质炎病例数总体呈下降的趋势,目前只有少数国家有病例发生,但病例数自2003年后有增加的趋势,全球消灭脊髓灰质炎仍然面临挑战。结论:在全球消灭脊髓灰质炎的进程中不能放松警惕,中国同样需要警惕新的病例的发生。

  • 标签: 脊髓灰质炎 发病 分析
  • 简介:目的:为进一步的临床试验提供重组人ω-干扰素(rhIFN-ω)的分布和排泄试验数据。方法:用^125I同位素示踪法结合三氯醋酸(TCA)沉淀法测定各主要器官组织的总放射性浓度和酸沉淀部分放射性浓度,获得rhIFN-ω的尿粪排泄和胆汁排泄数据。结果:各主要器官组织的总放射性浓度AUC0-dh排序由大到小依次为:尿、胸腺、胆囊、膀胱、肾、肾上腺、肠内容物、肠淋巴结、空肠、肺脏、血清、卵巢、脾、肝、肌肉、心脏、骨髓/股骨、睾丸、脂肪、脑。皮下注射^125I-rhIFN-ω后48h尿和粪的累计排出量分别达到注入放射量的87.9%±2.8%和4.0%±1.6%,尿粪合计排出量占注入放射性量的91.9%±2.1%,而皮下注射^125I-rhIFN-ω后20h内胆汁排泄放射性量占注入放射性量的3.34%。结论:rhIFN-ω在泌尿系统分布比较高,与血清蛋白结合比较少,在脑、脂肪和肌肉等组织的药物浓度最低。rhIFN-ω主要以尿的形式排泄。

  • 标签: 重组人 ω-干扰素 组织分布 排泄
  • 简介:目的:了解南充地区有患过或家属患过食管癌的农村居民食管癌知情者对食管癌的认知情况程度,为食管癌的预防和知识宣传提供依据。方法:以自制问卷对四川省西充县两乡镇居民进行入户调查。结果:家庭成员或亲戚朋友患过食管癌的人中了解、清楚食管癌的人分别为25人(23.1%)、6人(5.6%)。结论:四川省西充县农村居民食管癌的患病数较多,但对食管癌知晓者对该病的认知程度较低,以食管癌的预防措施为甚。农村居民对食管癌的了解比较表浅,对食管癌的健康教育宣传有待进一步加强。

  • 标签: 食管癌 高发区 认知情况
  • 简介:目的:构建GFE-1多吠与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d(rmhTNF一仅)融合蛋白(GFE-1-rmhTNF),研究该融合蛋白的体外活性和体内分布。方法:利用基因工程方法,将人工合成的编码GFE—l的寡核苷酸片段连接在rmhTNF—d序列的3’端,转入大肠杆菌中诱导表达,采用Q—SepharoseFF阴离子层析柱和SP—SepharoseFF阳离子层析柱纯化蛋白,SDS—PAGE和Western印迹鉴定,测定该融合蛋白的体外活性,观察其在小鼠体内的分布情况。结果:构建了融合蛋白GFE-1-rmhTNF,并在大肠杆菌中获得高效表达。体外活性实验显示,GFE-1-rⅢhTNF对L929细胞有明显的杀伤活性;体内分布实验证实,GFE-I-rmhTNF在小鼠肺组织的富集远高于肝肾组织。结论:构建了融合蛋白GFE-1-rmhTNF.,可显著杀伤L929细胞并特异性富集于小鼠肺组织。

  • 标签: 人肿瘤坏死因子 GFE-1多肽 融合蛋白 体外活性 体内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