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2 个结果
  • 简介:作者于2004年3月至2005年6月期间采集辽宁省广泛栽培的38个品种的玉米种子进行种子带菌分析.利用保湿培养检验法和分离培养检验法分别对种子表面粘附的真菌及内部寄藏真菌进行检验,通过纯化培养和形态鉴定,将几百个菌株鉴定到种.本文报道了从供试的玉米种子上分离得到的共16属的真菌,其中接合菌3属3种;子囊菌2属5种;有丝分裂孢子真菌11属18种,其中金黄色毛壳(ChaetromiumaureumChivers)为中国新记录种.

  • 标签: 玉米 种子 真菌 方法 鉴定 多样性
  • 简介:从植物-真菌的相互作用和植物体内微生态学的角度.综述近年来植物-内生真菌互作关系的研究进展,分析在生物和非生物环境因子胁迫下,植物内生真菌对宿主生态适应能力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特别强调将植物及其内生微生物作为一个整体研究的重要,表明植物内生真菌作为一类重要的微生物资源,可以在增强植物的生态适应,缓解全球气候变化对植物和人类的压力方面发挥其重要的作用,因而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标签: 内生真菌 逆境抗性 生态适应性 植物-微生物相互作用 互惠共生
  • 简介:菌寄生真菌能寄生在其他真菌并抑制其生长这一特性,在防治病原真菌时显示巨大潜力。综述了近年来菌寄生真菌在寄生过程中的识别、信号传导、侵染机制等方面的研充进展,并讨论菌寄生真菌的应用前景。

  • 标签: 菌寄生真菌 识别 信号传导 侵染 水解酶
  • 简介:研究林木内生真菌及其次生代谢产物具有重要的生态学和经济学意义。国内外对多种林木内生真菌作了大量的相关报道。作者就近年来有关林木内生真菌的多样研究、生态学作用以及次生代谢产物的应用前景方面的研究作一综述,以期更好地利用林木内生真菌为农业和医药业服务。

  • 标签: 林木 内生真菌 多样性 次生代谢产物
  • 简介:从一种墨西哥仙人掌[Opuntiamicrodasys(Lehm.)Pfeiff]的肉质茎中分离获得31株内生真菌,经形态观察分类鉴定为3个目、3个科、14个属.同时选择22种病原微生物作为指示菌进行抑菌试验,研究其抗菌活性.结果表明:3株仙人掌内生真菌分别对细菌、植物病原真菌和皮肤致病真菌多种病原微生物有较为明显的抑制生长作用.

  • 标签: 仙人掌 内生真菌 抗菌活性
  • 简介:对昆虫病原真菌座壳孢的功能、资源调查、经典分类发展历程及其传统分类存在的问题、以及应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方法研究座壳孢的系统发育等进行了回顾和总结,旨在为澄清该属真菌的种类及其系统发育关系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昆虫病原真菌 座壳孢 分类研究
  • 简介:以近年来国内外发表的文献为依据,从形态特征、生物学生长特性、主要化学成分、药理学研究等方面综述了文献中称为'桑黄'[包括:鲍氏针层孔菌(Phellinusbaumii)、火木针层孔菌(P.igniarius)、裂蹄针层孔菌(P.linteus)3种]的药用菌子实体、发酵菌丝体、发酵胞外物的研究进展.结果:桑黄的人工栽培(日本、韩国学者采用的室外荫棚段木埋畦栽培法),固体、液体发酵培养均已获成功.其主要化学成分是子实体、菌丝体多糖以及发酵液中的胞外多糖,此外还有黄酮及其衍生物、香豆素类、甾醇类化合物.其子实体、菌丝体及提取物(主要为多糖)、胞外多糖在抗发炎、抗氧化、抑制肿瘤生成、增强免疫力、保护肝脏、预防和治疗关节炎等方面有显著的功效.桑黄的各种产品(包括:子实体、菌丝体微粉末、提取物浸膏、桑黄茶、桑黄口服液等)市场需求量很大,表明桑黄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 标签: 桑黄 生物学特性 化学成分 多糖 药理学
  • 简介:报道了葡萄上两个国内新记录真菌病害:由茶藤子小穴壳菌(Dothiorellaribis)引起的熟腐病和败育假蜜环菌(Armillariellatabescens)引起的根腐病。病害附有症状和病原菌的描述和形态图。

  • 标签: 葡萄 熟腐病 蜜环菌根腐病 真菌性病害
  • 简介:从凹叶厚朴(Magnoliaofficinalissubsp.biloba)根、茎、叶中分离获得内生真菌共计28株,经形态观察。鉴定出13个属。研究表明凹叶厚朴不同部位内生真菌的数量、分布、种群及其组成存在差异。

  • 标签: 凹叶厚朴 内生真菌 多样性
  • 简介:为了加强专业教育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植物病原真菌学》课程教学从以下五个方面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1)专业思想的培养与教育;(2)教学内容的拓展与更新;(3)多媒体教学的应用;(4)加强实验和实践教学;(5)科研水平与教师素质的提高。

  • 标签: 真菌学 教学优化 专业教育 《植物病原真菌学》 专业思想 教学内容
  • 简介:核酸序列的比较研究使进化真菌学的面貌发生了革命的变化,分子系统发育揭示的关系反映出真菌进化的复杂和多样真菌系统学反映真菌进化关系的自然系统还有很大的距离,有赖于新物种的不断发现和分子系统发育证据的不断丰富。

  • 标签: 真菌学 系统发育 教学内容 核酸序列
  • 简介:通过大量筛选从银杏茎中分离到一株内生真菌(编号为No.1028),其代谢产物对重要作物真菌病害病原菌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离体条件下内生真菌发酵液对番茄早疫病菌、黄瓜枯萎病菌、菜豆炭疽病菌、葡萄炭疽病菌、水稻纹枯病菌、黄瓜立枯病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上述不同病原菌的抑制率分别为:66.7%、48.3%、64.6%、36.5%、57.1%和23%。同时也研究了不同碳源、氮源、无机离子对内生真菌N0.1028生物学特性和生长的影响。结果发现玉米粉、黄豆饼粉比较适合其生长和抑菌代谢产物的合成,Na^+对抑菌代谢产物的合成有较明显的促进作用。

  • 标签: 内生真菌 培养条件 真菌病害 抑制作用
  • 简介:对采自辽宁省内14个地方的173份土样和植物组织材料进行分离。获得了54株Trichoderma菌株,采用形态学分类方法鉴定出12种木霉菌,分别是拟康氏木霉(Trichodermapseudokoningii)、长枝木霉(T.longibrachiatum)、粘绿木霉(T.virens)、卷曲木霉(T.spirale)、顶孢木霉(T、fertile)、粗壮木霉(T.strigosum)、长孢木霉(T.longipile)、钩状木霉(T.hamatum)、绿色木霉(T.viride)、康氏木霉(T.koningii)、深绿木霉(T.atroviride)和哈茨木霉(T.harzianum)。其中长孢木霉为中国新记录种,粗壮木霉和卷曲木霉为东北地区首次报道。文中列有辽宁省木霉属真菌的分种检索表,并附有各木霉菌的生境和分布。

  • 标签: 辽宁 真菌 木霉属 形态分类
  • 简介:综述了食药用真菌降血脂药物的研究方法、食药用真菌降血脂的机制以及应用前景。食药用真菌从抑制胆固醇的生物合成、阻止胆固醇或胆酸的吸收或促进其排出以及促进脂类代谢等方面发挥降血脂的作用。

  • 标签: 食药用真菌 降血脂
  • 简介:从连续26年长期定位施肥土壤中的玉米和小麦根围采集土样,从中鉴定出丛枝菌根(ArbuscularMycorrhiza,AM)真菌5属19种,包括Glomus属11种:G.caledonium,G.constrictum,G.eburneum,G.ebuaizatum,G.hyderabadensis,G.mossese,G.sinuosum,G.tortuosum,G.versiforme,G.spl,G.sp2;Acaulospora属2种:A.excacata,A.sp;Gigaspora属2种:Gi.margarita,Gi.sp;Scutellospora属3种:S.cerradensis,S.coralloidea,S.pellucida;Archaespora属1种:Ar.leptoticha。

  • 标签: 丛枝菌根真菌 长期定位施肥
  • 简介:研究了东北地区不同肥力下黑土土壤在玉米一个生育期内真菌数量的动态变化以及与6种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肥力土壤真菌数量全年只有一个高峰值,但高峰出现月份不同;在0~20cm和20~40cm土层内,土壤真菌数量均为正常施肥区高于休闲区.0~20cm土层休闲区和正常施肥区的土壤真菌数量与土壤含水量呈正相关,20~40cm土层中休闲区土壤真菌数量与碱解氮呈正相关;正常施肥区土壤真菌数量与pH值呈正相关.土壤pH值和土壤含水量分别是休闲区0~20cm和20~40cm土层生态系统的主导因素;速效磷和碱解氮分别是正常施肥区0~20cm和20~40cm土层生态系统的主导因素.

  • 标签: 黑土 不同肥力 土壤真菌 通径系数
  • 简介:从采自江苏和陕西的杜仲(Eucommiaulmoides)的组织中共分离获得254株内生真菌,根据形态学特征鉴定分属于9个属。研究结果表明从不同地点杜仲组织中以及从杜仲不同部位组织中分离获得的内生真菌的类群与分布存在明显差异。

  • 标签: 杜仲 内生真菌 形态学特征
  • 简介:综述了中国种子植物内生真菌资源研究概况,比较了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内生真菌种类,它们都具有肉座菌目(Hypocreales),粪壳菌目(Sordariales),散囊菌目(Eurotiales),毛霉目(Mucorales)及不产孢类(Myceliasterilia)内生真菌.裸子植物内生真菌涉及52个属,既包括高等的子囊菌和担子菌,也包括低等的卵菌(Oomycetes)和接合菌(Zygomycetes)类.被子植物涉及60个属,主要为高等的子囊菌(Ascomycetes)和担子菌(Basidiomycetes),低等的卵菌和接合菌报道很少.双子叶植物涉及40个属,单子叶植物内生真菌涉及30个属,两类被子植物所报道的内生真菌只有11个属相同.裸子植物与双子叶植物内生真菌相似程度较高,都具有炭角菌目(Xylariales)、格孢腔菌目(Pleosporales)、柔膜菌目(Helotiales)和白粉菌目(Erysiphales),刺盘孢菌属(Colletotrichum)、拟茎点霉属(Phomopsis)、枝孢霉属(Cladosporium)、地霉属(Geotrichum)等内真菌,共20个属相同.各类种子植物具有自己独特的一些内生真菌.还对植物与其内生真菌的协同进化关系进行了分析.

  • 标签: 种子植物 内生真菌 协同进化
  • 简介:从植物虎杖(PolygonumcuspidatumSieb.etZucc.)的根状茎中分离出24株内生真菌,分别对其液体发酵液进行抗菌活性检测,结果筛选出3株内生真菌具有抗菌活性,它们分别属于曲霉属、青霉属和无孢菌类.

  • 标签: 虎杖 内生真菌 抗菌活性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