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6 个结果
  • 简介:真菌聚半乳糖醛酸酶是降解植物细胞壁果胶的主要降解酶之一,是植物病原真菌的致病因子之一。文中对真菌聚半乳糖醛酸酶及其序列特征、聚半乳糖醛酸酶的基因及其序列特征、聚半乳糖醛酸酶的表达调控以及与病原真菌致病力之间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 标签: 真菌 多聚半乳糖醛酸酶 序列特征 致病性
  • 简介:腐木担子菌菌丝拮抗是真菌菌群发展的关键决定因素,同时菌丝拮抗已有研究,且其中大多集中在两种交互作用上,而不是像自然界中发生的物种交互作用。不同时期真菌演替菌群间的三方交互作用模式在琼脂培养基上被建立,揭示了与真菌两两互作不同的三方交互作用结果。进一步研究显示,物种空间定位也影响交互作用的结果,两个竞争菌群中菌群边缘菌丝比两者之间的菌丝更易竞争成功。然而,麦芽糖培养基实验显示额外增添的营养并未影响两两相互作用的结果。拮抗策略的差异显而易见,比如原毛平菌菌索是竞争者的过度生长的结果,而毛韧革菌的菌丝是受抑制生长的结果,但这些策略与以往的研究报道不同,很可能是培养基质的不同导致的,今后可将不同的天然木质资源进行组合来验证。

  • 标签: 拮抗 群落动态 真菌 相互作用 木腐烂 多种
  • 简介:镰刀菌是农作物和经济作物的重要病原菌,其产生的真菌毒素可危及人畜健康.近十几年来欧美的科学家在研究技术上有新的突破,使镰刀菌属种的概念在认识上有迅速的发展,尤其是那些引起谷类作物严重病害,并产生毒素的种类.在我国,从谷类粮食、饲料中检出镰刀菌毒素的现象屡有报道,我们对镰刀菌属种以及产生这些毒素的菌种(菌株)的认识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 标签: 分类系统 形态学种的概念 系统发育学种的概念
  • 简介:对同一菌物不同形态型分别命名的做法于2011年结束,这就需要对非地衣化的型性子囊菌和担子菌采用统一的命名。地衣生的Koordersiella属因此也只需要单一的名称,而后发表的Hansfordiellopsis就是该属的异名。此属共有5个种,包括在此发表的2个新组合:K.tenuissima和K.variegatecombs.Nov.。本文列举了该属的地衣寄主和已报道的地理分布,同时也提供了已被接受的物种检索表。此外,在Hansfordiellopsis下发表的1个种和在Koordersiella下发表的2个种,因与该属的模式种显然为不同的属而被排除。由于缺乏分子序列数据,Koordersiella属在座囊菌纲(Dothideomycetes)中的系统学地位目前仍然不明确。

  • 标签: Ascohansfordiellopsis 子囊菌 座囊菌纲 丝孢纲 地衣
  • 简介:在中国特别是西南地区块菌属Tuber资源调查的基础上,本文综合形态特征、生态特征以及分子系统学分析,对比研究了欧洲和北美的部分块菌属标本,对中国块菌属已知种类进行了分类订正和系统的总结。研究确认我国分布有17种块菌,其中3/4的种类分布于西南地区。尚有6种因未观察到可靠的标本而存疑,3种排除在我国分布。文中对该属在我国分布的每个种的形态特征、生态习性及其在中国的主要分布区进行了简要论述与介绍,并给出了中国块菌属分类检索表。

  • 标签: 块菌 分类 生态
  • 简介:摘要:应用真菌特异性引物PCR测序、克隆测序和SNP质谱基因分型法,鉴定2株蝙蝠蛾幼虫活体肠道的真菌分离株(CHl和CH2)中的多种菌物。应用这2株分离株与中国被毛孢分生孢子联合侵染蝙蝠蛾幼虫,观察其协同侵染活性。结果表明这2株分离株呈现中国被毛孢的体外培养生长和显微形态特征。通用引物ITS4/5和蝙蝠蛾拟青霉特异性引物Pp4/5扩增子测序检出蝙蝠蛾拟青霉和中国被毛孢ITS序列。扩增子克隆一测序和SNP基因分型法证实多种转换和颠换点突变基因型在2株分离株中共存。反复固体、液体培养证实蝙蝠蛾拟青霉和中国被毛孢ITS序列共存,并非真菌间DNA片段漂移。应用子囊孢子或中国被毛孢侵染4~5龄蝙蝠蛾幼虫,幼虫染菌率为1.37%~3.52%,幼虫变僵时间为35~50d。应用2株分离株与中国被毛孢分生孢子联合侵染,幼虫变僵时间为5—8d,染菌率达55.2%(P〈0.001),侵染效能提高15~39倍。蝙蝠蛾拟青霉和多种点突变基因型冬虫夏草菌(包括中国被毛孢)在蝙蝠蛾幼虫肠道以天然真菌复合体形式共存;多种菌物组成的侵染源联合侵染蝙蝠蛾幼虫大幅度提高侵染效能,呈现菌协同侵染的共生关系。

  • 标签: 天然冬虫夏草 蝙蝠蛾拟青霉 转换点突变和颠换点突变基因型冬虫夏草菌 中国被毛孢 多菌联合侵染
  • 简介:2006—2011年间对中国广东省的木材腐朽菌资源进行了7次调查,期间共采集木材腐朽菌标本900余号,经鉴定,共发现多孔菌219种。文中提供了这些多孔菌的名录,其中包括寄主和采集号。

  • 标签: 多样性 多孔菌目 分类
  • 简介:在生物多样中,地衣是一类独特的生物.新疆地衣资源丰富,至今在新疆已定名的地衣有398种,隶属于98属;包括不完全真菌类地衣4属、4种.深入了解新疆地衣物种多样和其生态环境及地衣的应用价值,有利于合理利用新疆的生物资源,有效保护生态环境.

  • 标签: 地衣 物种多样性 生态环境 应用 新疆
  • 简介:为阐明内蒙古白粉菌区系组成特点、探讨其起源和演化,对其区系多样进行了分析。区系中含有10种以上的属为白粉菌属(Erysiphe)、单囊白粉菌属(Podosphaera)和高氏白粉菌属(Golovinomyces),3属共104种,占总种数的84.55%。根据地理分布资料,内蒙古白粉菌可划分为世界广布种(13.82%)、北温带成分(26.83%)、旧世界温带成分(17.07%)、温带亚洲成分(5.69%)、地中海—西亚及中亚成分(2.44%)、东亚—北美成分(4.88%)、东亚成分(18.70%)、中国特有种(8.12%)和北美成分(2.44%)等9个分布型;内蒙古白粉菌区系表现出明显的温带区系特征,并且东亚成分占有重要地位;在区系亲缘关系上与甘肃、吉林和新疆较为接近,与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区系较为疏远。

  • 标签: 白粉菌科 地理分布 相似性系数
  • 简介:对采自海南省瓜菜主产区蔬菜的真菌标本500余份进行鉴定,共鉴定出63种,隶属8科24属,其中卵菌6种,担子菌2种,半知菌55种。发现海南省新记录种5种,分别为菠菜匍柄霉Stemphyliumspinaciae、菜豆匍柄霉Stemphyliumphaseolina、莴苣匍柄霉Stemphyliumlactucae、苦瓜匍柄霉Stemphyliummomordi、囊状匍柄霉Stemphyliuvesicarium。文中对海南新记录种进行了简单描述。

  • 标签: 无性型真菌 资源调查 海南 冬季蔬菜
  • 简介:为探讨大球盖菇的交配型,以鲜大球盖菇为材料,经担孢子弹射,稀释分离法获得22个单孢菌株。经单孢出菇验证其遗传模式为异宗结合。再经单孢配对试验,得到4种不同交配型的单孢菌株,单孢的极性比为4:4:11:3。经异核体菌株出菇试验,证实大球盖菇的遗传模式为四极性异宗结合。

  • 标签: 大球盖菇 极性 性遗传模式
  • 简介:2006—2011年间对中国广东省的木材腐朽菌资源进行了7次调查,期间共采集木材腐朽菌标本900余号,经鉴定,共发现多孔菌219种。文中提供了这些多孔菌的名录,其中包括寄主和采集号。

  • 标签: 多样性 多孔菌目 分类
  • 简介:裂解噬菌体在高效防治动植物致病菌(细菌和真菌)、解决耐药性、快速检测等方面效果显著,具备研制新生物制剂的条件。文中主要介绍了裂解噬菌体抗菌优势,探讨了利用其检测致病菌的新方法和开发新生物制剂,重点论述了该噬菌体在防治植物病原菌上的应用和探索及其面临的挑战和问题,旨在说明裂解噬菌体的开发潜力。

  • 标签: 裂解性噬菌体 检测方法 生物制剂
  • 简介:记载吉林省核茵纲和盘茵纲高等子囊茵150种,隶属于22个科.补充吉林省新分布种4个,它们是碳壳胶球、银莲花核盘茵、皱盖钟茵和钟茵.新记录种提供形态描述,标本存放在吉林农业大学茵物标本馆(HMJAU)内.

  • 标签: 物种多样性 真菌区系 新记录种
  • 简介:作者于2004年3月至2005年6月期间采集辽宁省广泛栽培的38个品种的玉米种子进行种子带菌分析.利用保湿培养检验法和分离培养检验法分别对种子表面粘附的真菌及内部寄藏真菌进行检验,通过纯化培养和形态鉴定,将几百个菌株鉴定到种.本文报道了从供试的玉米种子上分离得到的共16属的真菌,其中接合菌3属3种;子囊菌2属5种;有丝分裂孢子真菌11属18种,其中金黄色毛壳(ChaetromiumaureumChivers)为中国新记录种.

  • 标签: 玉米 种子 真菌 方法 鉴定 多样性
  • 简介:对长白山地区黏菌区系进行初步研究,结果如下:含20种以上的大科有5个,分别为绒泡菌科、团毛菌科、钙皮菌科、发网菌科和筛菌科,共含195种,占总种数的92.86%;含10种以上的属有绒泡菌属、团网菌属、筛菌属、双皮菌属、团毛菌属、钙皮菌属和发网菌属,共含144种,占总数的68.57%.从物种的区系成分上看,世界分布和北温带成分占绝对优势,二者占总种数的66.66%.另外,特有成分也较多.说明长白山黏菌区系丰富多彩并具有特色.

  • 标签: 黏菌 区系组成 特有种 长白山
  • 简介:红树林是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潮间带的湿地林,为多样化的生物群落提供了必要的栖息之所。内生真菌是指一类生活于健康宿主体内,而不引起宿主组织发生任何病变的真菌,它们不仅在维护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中起着重要作用,而且还具有多样化的应用潜能。文中在总结了红树林内生真菌多样的基础上,对红树林内生真菌在工业、农业和医药业上的应用潜能进行了探讨,旨在为后续红树林内生真菌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 标签: 红树林 生态系统 内生真菌 多样性 抗菌性 生物农药
  • 简介:从植物-真菌的相互作用和植物体内微生态学的角度.综述近年来植物-内生真菌互作关系的研究进展,分析在生物和非生物环境因子胁迫下,植物内生真菌对宿主生态适应能力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特别强调将植物及其内生微生物作为一个整体研究的重要,表明植物内生真菌作为一类重要的微生物资源,可以在增强植物的生态适应,缓解全球气候变化对植物和人类的压力方面发挥其重要的作用,因而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标签: 内生真菌 逆境抗性 生态适应性 植物-微生物相互作用 互惠共生
  • 简介:在内蒙古阿尔山地区采集到大型真菌标本205种,隶属于2门5纲13目44科89属,其中子囊菌门3纲3目4科4属7种,担子菌门2纲10目40科85属198种。记载2个中国新记录种,即黄盖环柄菇(拟)LepiotaflavaBeeli和亚托丝盖伞(拟)InocybesubvolvataHongo,73个内蒙古新记录种。凭证标本保存于吉林农业大学菌物标本馆(HMJAU)。

  • 标签: 大型真菌 黄盖环柄菇 亚托丝盖伞 资源
  • 简介:以滇中1~2年生云南松幼苗为研究对象,观察鉴定与其共生的棉革菌属真菌外生菌根真菌。通过形态观察发现了6种形态型菌根。文中对这6种形态型菌根的外观和显微特征进行了详细描述。对rDNAITS片段比对分析结果表明,6种形态型对应6种棉革菌属真菌,它们分别是与Tomentellabadia、T.coerelea、T.uiridula、T.stuposa、T.subclavigern及T.bryophila相近的棉革菌种类。这一研究与前人对该属真菌的菌根形态及分娄举研察某本吻合.椭堇苗屠真荫旱云亩松1~2年幼苗期的主要共生真菌。

  • 标签: 云南松 棉革菌属 外生菌根 形态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