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 个结果
  • 简介:RNA干涉(RNAi)在昆虫遗传和功能基因研究方面广泛应用。近年来,RNAi被认为是具有应用潜力的害虫防治新方法。具有良好抗虫性状的RNAi生物技术作物已研究成功,预示其商业化应用成为可能。因此,有关RNAi作物的生态风险是商业化应用前人们所关心的问题。要建立RNAi生物技术作物环境安全评价准则,监管者、受益各方及风险评估者必须要了解RNAi理论及其在生物技术领域的应用。科学分析并准确提出RNAi作物的生态风险问题,如非期望的基因沉默、靶外结合或脱靶效应、靶标害虫的抗性、小干涉RNA(siRNA)的环境持久性和不确定性等,并通过研究获得科学数据,将为政府依法监管提供依据。RNAi生物技术作物的环境风险评估主要包括功能基因及其表达特征(如dsRNA序列、长度、表达浓度及沉默效果的持续性等)、杀虫谱及对非靶标生物的影响、环境中的残留问题、功能性状的持续稳定性等。现行的生物技术作物环境风险评估方法和内容需要进一步修改完善,以适应今后RNAi生物技术作物的发展和应用。

  • 标签: RNAI 生物技术作物 害虫防治 环境风险评估
  • 简介:[背景]红火蚁入侵后对新发生地区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及土著物种的关系是入侵生物学研究的重点之一,解释红火蚁类似生态位的土著蚂蚁的关系对全面了解该蚁入侵的生态学效应具有重要意义。[方法]通过野外模拟设置蚁巢,观察、记录距离红火蚁和黑头酸臭蚁蚁巢30(3Ill处诱集到的黑头酸臭蚁工蚁在红火蚁人侵前、入侵中及移除后的数量变化,研究短期入侵红火蚁实验种群荒草地和荔枝园黑头酸臭蚁间的干扰竞争。[结果]红火蚁实验种群短期入侵对荒草地生境黑头酸臭蚁的干扰较明显,而对荔枝园生境黑头酸臭蚁的干扰较小;红火蚁未入侵荒草地生境黑头酸臭蚁受干扰最明显,移除红火蚁20rain后,处理诱饵上召集的黑头酸臭蚁数量才入侵前差异不显著;红火蚁未入侵荔枝园生境黑头酸臭蚁受干扰最小,移除红火蚁仅5min后,处理诱饵上黑头酸臭蚁数量就恢复到入侵前,甚至超过入侵前数量。[结论意义]红火蚁入侵对黑头酸臭蚁的觅食行为存在较大的干扰抑制作用,其影响程度生境的复杂性有着密切关系。研究结果可为了解红火蚁入侵的生态学效应提供证据。

  • 标签: 红火蚁 黑头酸臭蚁 短期入侵 干扰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