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自体髂骨骨膜游离移植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效果。方法选用毕格7只,共14个髋关节,制成股骨颈骨折模型。骨折经螺钉固定后,取髂骨骨膜移植于骨折处,于术后1个月和3个月X线拍片并取髋关节标本观察。结果术后1个月;X线见骨折线模糊;肉眼观察;移植的骨膜与股骨颈生长在一起;镜下观察;骨膜内毛细血管大量增生,大量类骨质及软骨细胞生成,术后3个月;X线见骨折愈合;肉眼观察;骨膜移植处有大量骨组织生长,填满了骨折端;镜下;骨膜内血管网非常丰富。大量骨细胞生成,新生骨小梁深入到股骨颈原有骨小梁中并与之融合,结论自体髂骨骨膜游离移植可以成活和成骨,能重建股骨颈血运,促进骨折愈合。

  • 标签: 骨膜游离移植 修复 股骨颈骨折
  • 简介:目的测定6~8月龄Beagle正常生理、生化等数据,为药理、毒理试验提供对照参考.方法血液学、血液生化学、血清激素水平、血压、呼吸、心电图、骨髓象、脏器系数等指标均按现临床检测方法进行.结果48头6~8月龄Beagle(雌雄各半)的正常生理、生化参数,血清激素水平,骨髓象及主要脏器的系数均取得平均值及标准差范围.结论6~8月龄正常Beaele生理、生化等参数的个体差异较小,本研究结果可作为新药Beagle长毒试验中各项测试的正常值参考.

  • 标签: 生理学 血液生物化学 骨髓 临床检测
  • 简介:传染性肉瘤是类动物生殖系统自然发生的肿瘤,其具有独特的同种与异种移植特性.本文着重从肿瘤细胞的生物学特性探讨肿瘤模型的建立,该模型具有可靠的稳定性、模拟性及接种的多样性,能够在难以接种肿瘤的器官及大动物体内建立较为理想的原位移植性肿瘤模型,为临床及影像学科开展原位肿瘤方面的研究提供了较好的实验基础.

  • 标签: 传染性肉瘤 原位移植肿瘤 动物模型
  • 简介:目的研究电针对椎间盘脱出模型脊髓损伤的修复作用及其对体感诱发电位(somatosensoryevokedpotential,SEP)的影响。方法比格随机分为三组,模型组和电针组采用球囊压迫法制作椎间盘脱出模型,电针组术后每天电针治疗;对照组进行假手术处理。术前(0d)和术后1、4、7、14d每只均使用德克萨斯脊髓损伤TexasSpinalCordInjuryScaleforDogs(TSCIS)评分法评分,使用肌电诱发电位仪测量SEP并分析其潜伏期和波幅。结果术后1d模型组和电针组与对照组TSCIS评分相比均显著降低(P〈0.01),术后14d,电针组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术后4d模型组和电针组的SEP潜伏期相比显著降低(P〈0.05),术后14d,电针组与模型组的潜伏期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1d模型组和电针组的SEP波幅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术后14d,电针组与模型组的波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电针能够有效促进椎间盘脱出模型的脊髓损伤修复,提高TSCIS评分,恢复SEP波形,缩短其潜伏期,提升其波幅;SEP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应脊髓损伤程度,评价电针治疗效果。

  • 标签: 椎间盘脱出模型犬 电针 体感诱发电位 潜伏期 波幅
  • 简介:目的应用快速心室起搏的方法制备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模型,并对其方法学进行改进.方法6只成年健康杂种麻醉后先通过射频消融希氏束致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再经静脉植入心内膜起搏电极,脉冲发射器为技术处理后的人用永久起搏器.起搏频率为250次/min,起搏时间持续(23.6±2.57)d.结果除有相应症状、体征外,所有动物均成功制备为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模型;B超和病理解剖检查证实有心脏扩大、心室壁变薄以及肝瘀血、肺瘀血;病理切片显示心肌细胞空泡变性、肝窦扩张充血、肺泡内含铁血黄素沉积.结论改进后的快速心室起搏制备充血性心力衰竭动物模型的方法更为安全、可靠、实用.

  • 标签: 心力衰竭 扩张型心肌病 动物模型 快速心室起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