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克隆和测定剑尾鱼(Xiphophorushelleri)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cytb)的全序列。方法提取剑尾鱼肝脏的总DNA。设计合成特异引物进行PCR扩增,扩增产物经琼脂糖电泳检测,纯化后克隆到pGEM-Teasyvectorsystem中的T载体上,筛选转化子,提取质粒,酶切鉴定。挑取重组质粒pGEM-T-xhcytb11进行序列测定。结果获得了剑尾鱼线粒体cytb基因的全序列,共1140bp。结论用BLAST与GenBank中的线粒体DNA序列进行比较,显示剑尾鱼与其他鱼类的cytb基因具有较高的同源性,根据剑尾鱼与其他13种鱼的cytb基因序列同源性所建立的是进化树,与传统的分类地位基本吻合。

  • 标签: 剑尾鱼 线粒体 细胞色素B基因 序列分析
  • 简介:为提供黑色素类动物实验相关参考资料,对黑色素相关疾病发生机制和药物防治研究中常用的模式生物和实验动物进行了综述。通过介绍斑马鱼、Smythline鸡、C57BL小鼠、无毛小鼠、棕黄色豚鼠等多种实验动物的研究用途,为黑色素的相关实验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黑色素 实验动物 斑马鱼 Smythline鸡 C57BL小鼠
  • 简介:目的建立实验大小鼠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快速检测方法--PCR法.方法根据已公布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耐热核酸酶nuc基因的序列,设计并合成一对特异性的引物,利用PCR技术扩增nuc基因片段.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其他非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株抽提的DNA进行扩增.结果金黄色葡萄球菌PCR产物出现668bp的特异性DNA扩增片段,而其他非金黄色葡萄球菌未出现扩增片段,证实了合成的引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特异性.将抽提的金黄色葡萄球菌DNA进行系列稀释,测定此PCR体系的敏感性,结果显示,该PCR体系能检出3pg金黄色葡萄球菌DNA,且从抽提DNA到PCR扩增及电泳结束仅需4h.结论本研究所建立的扩增耐热核酸酶nuc基因检测鼠金黄色葡萄球菌的PCR方法,具有快速、可靠、敏感和特异的特点,可用于临床样品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时的检测,适合应用于实验大小鼠的监测.

  • 标签: 大鼠 小鼠 葡萄球菌 金黄色 聚合酶链反应 j诊断技术
  • 简介:目的通过剑尾鱼属内鱼类的杂交,观察黑色素瘤在其杂交后代的形成情况.方法白体剑尾鱼(♀)与黑体剑尾鱼(♂)杂交,子一代(F1)和子二代(F2)分别自交,观察其后代外部特征变化和黑色素瘤形成的情况;对黑色素瘤进行组织病理观察.结果剑尾鱼杂交种的F2代开始出现性状分离,F3中有较高的黑色素瘤发生率,为20.5%.HE染色和Lillie黑色素染色证实增生组织为黑色素瘤.结论通过不同剑尾鱼的杂交和自交,后代有黑色素瘤形成,可望进行黑色素瘤模型的构建.

  • 标签: 剑尾鱼 杂交种 黑色素瘤 组织病理学 形成 动物模型
  • 简介:目的以斑马鱼为模型,重点研究水仙鳞茎的醇提物对斑马鱼黑色素合成的抑制效应。方法将斑马鱼胚胎暴露在0、50、100、200、500μg/mL不同浓度的水仙花醇提物中,观察其黑色素生成情况,并进一步测定体内黑色素合成通路关键蛋白酪氨酸酶的酶活性变化和其他标记基因的时空表达,同时以200μg/mL的熊果苷(arbutin,Ar)处理组为阳性对照。结果定性观察表明,随着水仙提取物处理浓度的增加,对斑马鱼黑色素合成的抑制明显增强;进一步检测黑色素合成相关基因的时空表达,证明了水仙醇提物通过抑制酪氨酸酶(TYR)、银色毛发(SILV)和Mitfa等基因的mRNA表达而抑制黑色素合成;最后,通过检测酪氨酸酶的酶活性,发现随着醇提物浓度的增加导致酶活性逐渐降低。结论水仙醇提物能有效地抑制斑马鱼胚胎黑色素的生成,同时该研究也为斑马鱼模型在天然美白化合物筛选和产品开发的应用提供了研究基础和思路。

  • 标签: 斑马鱼 水仙醇提物 基因表达 酪氨酸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