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4 个结果
  • 简介:对40份初选萝卜种质分别接种Xcc8004和XccBJ两个菌株,进行苗期抗性鉴定,对其中8份代表性萝卜种质肉质根切片接种Xcc8004进行抗性鉴定和27份萝卜种质幼苗接种8个效应物基因进行过敏反应鉴定。结果表明:不同萝卜种质苗期对的抗性存在显著差异,筛选出高抗Xcc8004的材料3份、抗病1份、中抗4份,高抗XccBJ的材料1份、抗病2份、中抗5份。萝卜苗期对Xcc8004和XccBJ的抗病性极显著相关,幼苗和肉质根对Xcc8004的抗病性极显著相关。筛选出17份对不同效应物表现过敏反应的萝卜种质。对效应物XC_0241表现过敏反应的种质数最多,对XC_0542和XC_0541表现过敏反应的种质数次之。不同抗源对不同效应物的过敏反应程度有所不同。稳定可靠抗病资源的获得为萝卜抗病育种和抗病机理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基础材料。

  • 标签: 萝卜 黑腐病 苗期 肉质根 抗源 效应物
  • 简介:花生果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世界性的严重病害,直接影响花生的产量及品质。通过田间自然发病对引进的77份美国资源和39份国内资源进行连续2年的鉴定,筛选抗果的花生种质资源,为花生抗果育种提供优异材料。结果表明:供试花生材料间的受害指数差异极显著(P〈0.01),两年间的差异也达到显著水平(P〈0.05)。根据受害指数的聚类分析将供试花生材料的果抗性分为高抗、抗、中抗、感和高感5组,该结果作为花生果抗性评价标准,能够明确评价供试花生材料对果的抗性。综合两年抗性表现较一致的96份种质,筛选到高抗材料2份,平均受害指数分别为16.67和21.91;抗性材料6份,平均受害指数分布在26.33-42.41之间;中抗材料32份,平均受害指数在45.19-60之间;感材料34份,平均受害指数在60.87-74.39之间;高感材料22份,平均受害指数在75.27-83.34之间。该结果为评价花生果抗性和合理利用种质资源进行花生抗病品种遗传改良提供了参考和优异材料。

  • 标签: 花生 种质资源 果腐病 鉴定
  • 简介:由大豆疫霉菌引起的大豆疫霉根是严重影响大豆生产的毁灭性病害之一.防治该病唯一经济、有效和环境安全的方法是利用抗病品种.本研究对野生大豆资源进行抗大豆疫霉根初步筛选,以期探讨野生大豆的抗性水平、分布和获得抗性野生大豆资源.通过苗期接种大豆疫霉菌对412份野生大豆资源进行抗病性鉴定,有13.4%的资源抗大豆疫霉根,15.3%的资源表现为中间反应类型.对野生大豆资源的来源分析表明,抗大豆疫霉根野生大豆资源在我国分布广泛,其中安徽省野生大豆资源抗性最丰富.

  • 标签: 野生大豆 抗性 大豆疫霉菌 大豆疫霉根腐病 筛选 大豆资源
  • 简介:为了发掘我国小麦种质资源中具有禾谷镰孢菌茎基(crownrot)抗性的材料,采用禾谷镰孢菌苗期接种试验的方法,研究了82份小麦种质对禾谷镰孢菌茎基的抗性。结果表明,在鉴定的材料中没有发现高抗材料;中抗材料13份,占总数的15.8%,包括CI12633、红蚰子、FHB143、Tiszataj和紫秆子等;大多数材料为感材料。值得注意的是不同小麦材料对禾谷镰孢菌赤霉病和茎基具有不同的抗性水平,两种病害没有正相关性,暗示小麦茎基和赤霉病的抗性机制可能不同,因此,需要广泛挖掘具有茎基抗性的小麦资源。

  • 标签: 小麦 禾谷镰孢菌 茎基腐病 赤霉病
  • 简介:为研究烟草不同亲本来源的抗性遗传规律,定位抗性基因位点,本研究利用抗品种Beinhart1000-1构建了220个F2分离群体。通过圃接种鉴定和遗传分析,确定Beinhart1000-1对烟草的抗性由多基因控制。利用筛选到的70对稳定SSR引物对烟草抗性进行了QTL分析,绘制了一张包含14条染色体的遗传连锁图谱,且定位到5个与烟草抗性紧密相关的QTLs,分别在2、3、3、6、12号染色体上,其贡献率分别为6.2%、6.0%、6.7%、5.6%和5.1%。此结果使烟草抗性研究进一步深入,推进了烟草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 标签: 烟草 Beinhart1000-1 黑胫病 SSR QTL定位
  • 简介:报道1例由棕黑质霉属(Humicolafuscoatra)导致的真菌性腹膜炎。此菌分离自1名长期腹膜透析患者的腹水。质霉属在自然界广泛存在,棕黑质霉导致的人类感染罕见。现对棕黑质霉的真菌学特点进行研究,并进行分子测序。体外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对伊曲康唑的MIC为0.008μg/mL,伏立康唑的MIC为0.016μg/mL,两性霉素B的MIC为1.5μg/mL。患者拔除腹透管,改行血液透析。口服伊曲康唑0.1g/12h,28d后病情明显改善,出院。

  • 标签: 棕黑腐质霉 真菌性腹膜炎 真菌感染
  • 简介:素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一类暗褐色或黑色物质,在真菌主要存在于细胞壁,与真菌的形态和毒力密切相关,具有增强真菌在逆环境中的存活力、抵抗宿主免疫攻击和耐受抗真菌药物等作用。随着临床真菌感染发病率逐渐上升,对抗真菌药物耐药现象增多,探讨真菌素与其抗药性关系将为阐明真菌感染的发病机制奠定基础,为开发新型的抗真菌药物提供依据。本文重点从真菌素的生物学特性及其与人类致病真菌抗药性方面研究进展进行阐述。

  • 标签: 真菌黑素 抗药性 致病性真菌
  • 简介:目的报道1例手掌发病的儿童掌癣,并文献复习此临床特点。方法患儿女,5岁9个月,因左手掌黑色斑疹6个月就诊。取局部皮屑完善真菌学检查,分离菌株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并文献检索统计在中国大陆报道掌癣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分离菌株鉴定结果为威尼克何德霉。总结文献病例9例特点:多见于儿童;左手掌受累比例略多;长江以南为主要发病区域;致病菌均为威尼克何德霉;全部病例外用抗真菌药,3周内治愈。结论掌癣主要发生于儿童手掌,镜检可快速诊断,菌种鉴定建议完善分子鉴定,外用抗真菌药膏疗效显著。

  • 标签: 掌黑癣 威尼克何德霉 中国大陆
  • 简介:目的探讨Fonsecaeamonophora素的理化性质及其合成途径。方法通过化学分析、紫外光谱、红外光谱和电子顺磁共振波谱等明确F.monophora素的理化性质;通过比对F.monophora菌株在基础培养基(马铃薯葡萄糖琼脂(PDA)培养基、L-DOPAPDA培养基)和含素抑制剂培养基(DOPA素抑制剂培养基、DHN素抑制剂培养基)的菌落生长情况,采用BioTek酶标仪EON定量分析其素合成,以明确F.monophora的素合成途径。结果F.monophora素与合成L-DOPA素的理化性质相似;菌株在含L-DOPA培养基较PDA培养基产生更多的素,且在含DOPA素抑制剂叠氮化钠及DHN素抑制剂苯肽、三环唑培养基中其素合成均明显降低。结论F.monophora素主要为LDOPA素,可能共同存在DOPA素和DHN素合成途径。

  • 标签: Fonsecaea monophora 黑素 理化性质 合成途径
  • 简介:孢子丝菌(sporotrichosis)是由孢子丝菌感染所致,主要引起皮肤感染,也可引起黏膜、骨骼甚或系统性病变。

  • 标签: 孢子丝菌病 流行病学 病理
  • 简介:甲真菌是由皮肤癣菌、酵母菌及其他丝状真菌侵犯甲板或甲下组织引起的一种常见传染性疾病,它的流行因不同地区而存在差异。为了解太原地区甲真菌的临床分类、菌种构成等情况,我们对近1a来我院皮肤科的甲真菌门诊患者及合并甲真菌的住院患者(共235例)从临床及病原学方面进行流行学分析,现报告如下。

  • 标签: 甲真菌病 真菌 流行病学
  • 简介:植入性真菌或称皮下组织真菌,常见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此类感染有许多共同特征,包括相似的流行学和感染方式等,有些还有明显的地域性。其临床表现形态各异,治疗困难,如不及时治疗常会导致畸形甚至致残,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旨在对临床上重要的植入性真菌,如孢子丝菌、足菌肿、着色芽生菌、暗色丝孢霉病和接合菌的流行学特征、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进展做一复习。

  • 标签: 植入性 真菌感染 泊沙康唑 伊曲康唑
  • 简介:报道1例肺隐球菌。患者男性,35岁,体检发现右肺下叶阴影1个月余。胸腔镜下行右肺下叶切除术,组织病理可见多量大小不一的酵母细胞,PAS、黏蛋白卡红、阿申兰、免疫组化染色均阳性,血清隐球菌荚膜多糖抗原乳胶凝集试验阳性(++)。术后给予口服氟康唑400mg/a治疗3个月,停药2个月后化验血清隐球菌荚膜多糖抗原乳胶凝集试验阴性。

  • 标签: 肺隐球菌病 血清学试验 手术 氟康唑
  • 简介:甲营养不良是指各种原因造成的指甲形态及结构异常[1]。临床上部分甲营养不良是由于甲真菌感染所致,但大部分导致甲营养不良损害的病因复杂,可以为先天性,也可能为获得性,多与系统性疾病、其他皮肤或某些药物摄入有关。与此同时,很多甲营养不良损害的患者无自觉症状,仅因为美学问题而就诊。甲营养不良病因复杂,表现多样,诊断困难,治疗效果常常不佳。

  • 标签: 甲营养不良 真菌 非真菌性
  • 简介:黏膜念珠菌主要包括口咽念珠菌、外阴阴道念珠菌和念珠菌性包皮龟头炎。上述3种病症各自有不同的易感因素、临床表现及治疗预防特点。

  • 标签: 念珠菌病 黏膜 治疗
  • 简介:毛霉菌是由毛霉目真菌引起的一类条件致病性真菌,可引起易感人群鼻、脑、胃肠道、皮肤等多部位的感染。近年来该病的发病率渐有上升趋势。国内外对该病的研究也有了一些新的进展。本文对毛霉菌的流行学、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治疗方面进行综述。

  • 标签: 毛霉菌病 接合菌病 真菌感染
  • 简介:水稻白叶枯病和水稻细菌性条斑是由稻黄单胞细菌(Xanthomonasoryzae)不同致病变种引起的两种最重要的水稻细菌性病害。发掘和利用抗性基因,培育抗病品种是防治这两种病害的最有效手段之一。本文分别综述了这两种高度相关的病害的抗性遗传研究进展,包括已发掘和利用的主效抗性基因特点及目前国内外对这两种病害的抗性QTL定位研究进展,为水稻抗白叶枯和细菌性条斑育种研究提供有用信息。

  • 标签: 水稻 白叶枯病 细菌性条斑病 抗性遗传
  • 简介:甲真菌是皮肤真菌的常见.外伤、足癣和糖尿等是其常见的诱发因素.为研究糖尿合并甲真菌病患者发病特点,本文对临床单纯甲真菌病患者及糖尿合并甲真菌病患者甲真菌的临床类型、严重程度和菌种分布进行了比较.现报告如下.

  • 标签: 甲真菌病 糖尿病 差异 糖尿病合并甲真菌病
  • 简介:利用抗、感青枯的花生品种为亲本配制杂交组合中花5号×远杂9102,构建重组近交系,以其F6为研究材料,分析青枯抗性遗传规律,结果表明,花生青枯抗性是由两对主效基因控制的遗传,并且主效基因的遗传力较高,为84%;同时采用AFLP技术和BSA分析方法,获得两个与花生青枯抗性连锁的分子标记,标记与抗性间的遗传距离分别为8.12cM和11.46cM。利用获得的分子标记对抗、感青枯的花生种质进行了分子鉴定,证实了标记P3M59与青枯抗性的符合率为70%,标记P1M58的符合率为50%,从而为花生青枯抗性辅助选择育种提供理论基础。

  • 标签: 花生 青枯病 AFLP 重组近交系
  • 简介:念珠菌性甲真菌是由念珠菌引起的一类特殊类型甲真菌,近年来有逐渐增多的趋势,在有些国家或地区其发病率甚至占主要地位。念珠菌性甲真菌在发病机理、流行学、诊断、临床形态及治疗等方面与皮肤癣菌性甲真菌有诸多差异。

  • 标签: 念珠菌 甲真菌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