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采用GUS基因瞬时表达检测方法,通过正交试验以AS浓度、侵染菌液OD值、侵染时间、共培养时间和恢复培养时间5个因素在4个水平上进行分析,优化了农杆菌介导的大豆胚尖遗传转化体系,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抗逆基因GmPK的遗传转化。结果表明,采用共培养培养基中添加100μmol/LAs、侵染菌液OD600值0.9、侵染15h、共培养5d和恢复培养3d的转化条件最佳,GUS阳性率达74.59%,经PCR及RT—PCR进一步验证获得了转基因阳性植株。利用优化的最佳条件进行抗逆基因GmPK的转化,炼苗移栽成活的再生植株经PCR及PCR—Southernblotting验证,初步证明外源基因已经整合至大豆基因组,转化率为0.6%。

  • 标签: 大豆 胚尖 遗传转化 根癌农杆菌 GmPK基因
  • 简介:大麻THCA合成酶基因CsTHCA在调控大麻THC含量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RT-PCR方法从大麻中克隆了CsTHCA,该基因开放阅读框全长1638bp,共编码545个氨基酸。通过pSKint中间载体,构建CsTHCARNA干扰植物转化载体并转化大麻茎尖,获得转基因植株,通过分析大麻中THCA合成酶基因的表达并结合薄层色谱法和SPE-HPLC法发现,转基因植株中基因表达量降低且THC含量降低,这表明CsTHCA通过某种机理正调控THC的含量。

  • 标签: 大麻 CsTHCA RNA干扰 遗传转化
  • 简介:目的探讨中药有效成分黄芩苷(Baicalin,BA)联合氟康唑(Fluconazole,FLC)对白念珠菌(Candidaalbicans)形态转化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在菌丝诱导培养基(液体和固体培养基)上观察两药联用对白念珠菌酵母-菌丝形态转化的影响;ELISA法检测两药联用对胞内cAMP含量的影响;回补实验验证两药联用对胞内cAMP的影响;qRT-PCR检测两药联用对白念珠菌cAMP相关基因RAS1,CDC35和PDE2表达的影响。结果黄芩苷联合氟康唑能显著抑制白念珠菌酵母-菌丝形态转化,降低胞内cAMP水平;外源性cAMP能逆转两药联用所造成的菌丝抑制;两药联用使RAS1和CDC35表达分别下调35%和27%,使PDE2上调1.21倍。结论黄芩苷协同氟康唑显著抑制白念珠菌形态转化,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胞内cAMP有关。

  • 标签: 白念珠菌 黄芩苷 氟康唑 形态转化 CAMP
  • 简介:甲真菌病是真菌引起的指(趾)甲感染,病原菌包括皮肤癣菌、酵母菌(主要是念珠菌)和霉菌,在2002~2004年对中国部分地区甲真菌病的致病菌调查研究表明,皮肤癣菌感染占甲真菌病的66.4%-67.9%,多数为红色毛癣菌和须癣毛癣菌。甲真菌病约占浅部真菌病的30%,

  • 标签: 甲真菌病 失败 对策
  • 简介:通过检索近10a国内外期刊发表的资料包括以往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皮肤科报道的临床资料,复习、探讨国内外有关儿童和老年人真菌感染的概况和防治对策。结果发现儿童和老年人真菌感染有上升趋势。儿童浅部真菌病主要是皮肤念珠菌病和头癣,老年人浅部真菌病主要是手、足癣和甲癣;深部真菌病主要是念珠菌病,其他依次为隐球菌病、曲霉病、马尔尼菲青霉病、毛霉病等。由于深部真菌病诊断困难,目前主张对高危人群,应及早给予预防治疗和经验治疗,一旦确诊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和药敏监测等确立具体治疗方案。

  • 标签: 真菌感染 儿童 老年人
  • 简介:念珠菌是临床上深部真菌感染的主要致病菌,致死率高,耐药性严重,耐药机制主要包括:药物作用靶标结构变异;靶标表达增加;靶标缺失;影响药物外排;改变细胞膜甾醇成分;形成生物被膜;钙调神经磷酸酶通路激活等。针对真菌耐药性问题,首要的应对策略应是研究发现新的药靶,开发全新结构和作用方式的新药。同时,筛选研究能降低真菌耐药性的新药,通过与现有的抗真菌药物联合使用,也可作为临床克服真菌耐药,防治真菌感染的有效策略。

  • 标签: 念珠菌 耐药机制 新药靶 对策
  • 简介:由冉玉平教授负责的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皮肤真菌病基础和临床研究新进展》(编号2006—04012-007)于2006年4月19—26日在成都举办。该项目从1998年至2002年已成功举办了6期,冉教授作为“国际新发性传染病研究员”在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做了2年多医学真菌研究,2006年3月又赴荷兰真菌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CBS)接受3周的全球真菌学高级研究班培训。邀请国内知名真菌学专家,将国外真菌学研究的最新进展融入到传统真菌班是本项目的主要特色。

  • 标签: 皮肤真菌病 医学教育 真菌学 临床 基础 讲习班
  • 简介:蓉城的3月春意盎然,由冉玉平教授负责的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皮肤真菌病基础和临床研究进展讲习班》(编号2009-04—12060)于2010年3月25—29日在成都顺利举办。该项目从1998年至今已成功举办了11期,在我国皮肤性病学及医学真菌学同行中享有盛誉。邀请国内外知名真菌学专家,将国内外真菌学研究的最新进展融入到传统真菌班是我们的办班宗旨,

  • 标签: 皮肤真菌病 医学教育 讲习班 国家级 临床 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