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85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猴头菌提取物颗粒对大鼠慢性萎缩胃炎治疗效果。方法:SD大鼠分为5组,即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维酶素治疗组、猴头菌颗粒小剂量组、猴头菌颗粒大剂量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大鼠用热盐水灌胃方法制作慢性萎缩胃炎模型:模型制成后连续给药28天;处死动物后通过制备病理切片利用试剂盒测定胃粘膜氨基己糖、前列腺素E2(PGE2)含量,由此观察猴头菌提取物颗粒对慢性萎缩胃炎治疗作用。结果:猴头菌颗粒治疗组大鼠胃粘膜G、D细胞数量氨基己糖、PGE2含量高于模型对照组,尤以猴头菌颗粒大剂量组,最为显著(P〈0.01)。结论:猴头菌颗粒对大鼠慢性萎缩胃炎有明显治疗作用

  • 标签: 猴头菌提取物颗粒 慢性萎缩性胃炎 G、D细胞数量
  • 简介:本文简要地回顾了半个世纪以来人们对于哺乳类动物中枢神经系统内源神经干细胞(eNSCs)认识。eNSCs神经前体细胞增殖与分化贯穿生命始终,而不是像传统学说所述出生后神经细胞不再分裂。在脊髓,这些细胞将分化成熟少突胶质及其它胶质细胞。作者基于近年来植入功能电刺激器(FES)治疗脊髓损伤研究工作,回顾了在正常或损伤实验动物,将FES植入大脑皮质或周围神经干可以增加脊髓内eNSCs分化与增生,进而促进脊髓再髓鞘化及组织修复等研究进展。同时探讨了将eNSCsFES研究工作与针灸,尤其是电针治疗相结合可能

  • 标签: 神经干细胞 脊髓损伤 功能性电刺激器 皮质脊髓束
  • 简介:近年,代谢综合征(Metabolicsyndrome,MS)及其高发病率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生命。代谢综合症病因学核心是胰岛素抵抗(InsulinResistance,IR),然而,其相关机制并不是十分清楚,研究显示血浆某些炎因子(: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α)浓度升高与胰岛素抵抗代谢综合症密切相关,表明炎因子在胰岛素抵抗过程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将就这些炎因子影响胰岛素敏感性机制加以介绍。

  • 标签: 胰岛素抵抗 炎症反应 炎性因子
  • 简介:呼吸长时程增强效应(long-termfacilitation,LTF)是中枢呼吸控制系统表现种5-羟色胺(5-HT)依赖记忆活动,表现为间歇低氧或窦神经刺激引起呼吸增强效应在刺激停止后仍可持续时间(几分钟到几十分钟)。LTF均由吸气兴奋刺激所诱发,提示LTF产生需要吸气神经元兴奋性刺激,

  • 标签: 间歇性迷走神经刺激 呼吸长时程增强效应 5-羟色胺 吸气神经元
  • 简介:2007年全国科技活动周暨北京科技周5月19日在京开幕,国务委员陈至立出席开幕式并强调,要在全社会进步营造激励自主创新良好氛围,让建设创新型国家成为全民族自觉行动。

  • 标签: 创新型 民族 科技活动周 自主创新 开幕式 社会
  • 简介:编者按(转自《生理学报》):最近,神经科学顶级期刊“Neuron”(《神经元》,系CellPress出版“Cell”杂志姊妹期刊)在半年内连续刊载了我国学者5篇原创研究论文(Article),并为部分成果配发了特邀评论(Preview),这标志着我国神经科学研究水平在某些研究领域内正在迅速提高并步入国际先进行列。编辑部邀请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所和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两位人员对这些近期发表在“Neuron”上来自中国研究成果做简单介绍。

  • 标签: 研究成果 神经元 原创性 学者 杂志 生命科学学院
  • 简介:在全国上下喜庆中国首次成功举办奥运会后日子里,中国生理学会与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和英国生理学会联合举办“2008北京国际生理科学学术大会”,于2008年10月19日至22日在北京西郊宾馆顺利召开,并取得了圆满成功。

  • 标签: 中国生理学会 生理科学 北京 学术 国际 实验室
  • 简介:心脏等重要器官缺血,低氧损伤可导致患者语言障碍、瘫痪、意识丧失及死亡等系列严重后果,因此直是基础医学研究临床治疗重点。1986、1990年,美国学者Murry日本学者Kitagawa等分别在心脏脑发现了种内源保护机制,即缺血,低氧预适应现象(I/HPC),为临床治疗中风等缺血/低氧性疾病开辟了新道路。因此,对I/HPC机制研究,尤其是对参与I/HPC形成细胞信号传导通路研究,已成为近年研究热点。本文就蛋白激酶C家族(PKCs)在缺血广低氧损伤预适应形成作用简要概述。

  • 标签: 缺血/低氧损伤 缺血 低氧预适应 蛋白激酶C
  • 简介:澳大利亚研究人员完成项研究显示,无脊椎动物——种珊瑚虫具有许多同脊椎动物人类相同基因。让研究人员更加感到意外是,在苍蝇蠕虫这类动物身上并没有找到某些珊瑚虫人类相同基因。新发现导致人们对利用苍蝇蠕虫作为模式生物揭示人类基因某些研究提出了疑问。

  • 标签: 人类基因研究 苍蝇 蠕虫 模式生物 表达序列标记 基因丢失
  • 简介: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于2002年10月7日宣布,将本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英国科学家悉尼·布雷内(Sydney Brenner)、美国科学家罗伯特·霍维茨(Robert Horv比)英国科学家约翰·苏尔斯顿(John Sulston),以表彰他们在器官发育及程序细胞死亡基因调控方面做出贡献^[1]。

  • 标签: 程序性细胞死亡 2002年 诺贝尔奖 生理学奖 医学奖 研究成果
  • 简介:T细胞表位在抗病毒T细胞免疫中发挥核心作用,目前已在多种病原微生物蛋白序列上发现存在T细胞表位聚集现象。本文建立了套功能学与结构学结合策略鉴定病原体上细胞毒性T细胞(CytotoxicTLymphocyte,CTL)表位富集区方法,并以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SARS)相关冠状病毒(SARS.CoV)M蛋白为例,成功鉴定了个HLA—A2限制表位富集区。首先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并合成M蛋白膜区HLA—A2潜在结合多肽,通过体外复性实验T2细胞结合实验验证多肽与HLA.A2结合力;然后在HLA—A2.1/Kb转基因小鼠检测这些多肽免疫原性;最后通过x射线衍射技术,成功解析了其中条多肽与HLA—A*0201复合物结构,其结构显示该多肽具有典型HLA—A*0201表位结构特点,但却呈现出与以往鉴定多肽不同构象锚定残基。本文对于理解机体对SARS—CoV等病原体产生T细胞免疫反应,以及为更广泛的人群设计T细胞疫苗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细胞免疫 表位富集区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 HLA—A2 晶体结构
  • 简介:以科学社会学奖励系统理论社会分层理论为指导,以中国科学院院士所获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自然科学奖数据为依据,分析中国科学家两大国家认可形式——院士制度国家自然科学奖励制度对中国自然科学发展贡献,并将院士获奖群体与国家自然科学奖获得者总体情况做比较,考察二者之间异同联系;统计研究表明,尽管国家自然科学奖获奖群体中院士占据了大多数,但目前中国院士制度与国家自然科学奖励制度关联依然不尽理想,二者之间时常出现有悖常理冲突,因此,两大制度对杰出科学家认可机制均有在彼此参照校准基础上进行进步完善必要和可能。

  • 标签: 院士制度 奖励制度 杰出科学 认可机制
  • 简介:近年来许多出版社出版了大量医学高职及高专教材,笔者注意到些基础医学课程教材名称不够规范,随意较大,现提出来与大家商榷。例如;将《人体解剖学》取名为“正常人体结构”或“人体结构学”,《人体生理学》取名为“正常人体功能”或“人体机能学”,《人体解剖生理学》取名为“正常人体学”或“人体结构生理学”,

  • 标签: 基础医学 课程教材 名称 人体生理学 人体结构 人体解剖学
  • 简介:当前我国学术界对“稿两投”(本文特指篇学术论文以不同文字比如、英文,同时或先后发表在不同学术期刊行为)是否为学术不端行为存在很大争议。笔者认为“稿两投”本质上并不是道德问题,而是个技术问题,因为它并不违反著作权法规定,而且是出自学术交流本身需要,也能促进我国优秀科技成果传播;至于是否允许“稿两投”,则应该由各期刊自行规定为宜。

  • 标签: 中英文 道德 学术论文 学术期刊 学术交流 科技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