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前由于盐业市场开放和市场流通,在同一地区的食用盐市场中可能同时存在加碘酸钾碘盐、加碘化钾碘盐、加海藻碘碘盐及非碘盐,这给实验室检测食盐碘含量工作带来了新问题。为更好地开展碘缺乏病防治监测的盐碘检测工作,本文介绍了作者建立的对不同形式碘的碘盐与非碘盐的快速定性、半定量和定量检测的一些方法,并对方法做了进一步的应用说明和讨论,供碘盐监测参考。

  • 标签: 盐类 监测 检验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碘盐浓度标准调整前后厦门市8 ~ 10岁儿童和孕妇碘营养状况,评价新标准碘盐调整政策对厦门市的适宜性。方法在调整前(2011年)和调整后(2018年),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和分层整群抽样法,选择厦门市所有下辖的6个区为调查点。抽样检测居民户和孕妇家中盐碘,8 ~ 10岁儿童和孕妇尿碘,8 ~ 10岁儿童甲状腺肿大情况,并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调整后儿童盐碘中位数为23.5 mg/kg,低于调整前的28.9 mg/kg,调整后孕妇盐碘中位数为23.7 mg/kg,低于调整前的29.2 mg/k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 = - 10.512、- 12.622,P均< 0.05);合格碘盐食用率由调整前97.1%(1 608/1 656)下降为调整后95.7%(1 196/1 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4.250,P < 0.05);调整前、后孕妇家中合格碘盐食用率分别为94.7%(124/131)和95.9%(579/60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 0.015,P > 0.05)。8 ~ 10岁儿童尿碘中位数由调整前(625份尿样)的204.2 μg/L下降为调整后(1 250份尿样)的183.9 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 = - 3.583,P < 0.05);调整前(132份尿样)、后(604份尿样)孕妇尿碘中位数分别为130.2和130.8 μg/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 = - 1.715,P > 0.05)。调整前、后8 ~ 10岁儿童甲状腺肿大率分别为1.1%(14/1 239)和0.2%(2/1 2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9.195,P < 0.05)。结论厦门市碘盐防控碘缺乏病措施总体落实到位,碘盐浓度标准调整后8 ~ 10岁儿童碘营养处于适宜水平,但孕妇存在碘缺乏风险。

  • 标签: 营养 盐类 尿 甲状腺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