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临床效果,总结相关临床经验。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00例偏头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时间为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随机抽签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患者接受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50例患者接受中医内科疗法,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4.00%(47/50),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0.00%(40/5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00%(1/50),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5/5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偏头痛患者采用中医内科治疗,能够大大提高临床疗效,降低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有着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中医内科治疗 偏头痛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侵袭性思维与自我损耗在工作场所暴力影响临床护士职业倦怠中的作用机制。方法于2019年5月,用抓取随机球方法,选择河南省、福建省的10个城市为采样城市,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22个三甲医院、23个二甲医院的临床护理工作岗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横断面流行学调查,共纳入1 200名护士。共回收有效问卷1 159份,问卷回收有效率96.6%。采用《工作场所暴力量表》、《事件影响量表》、《自我调节疲劳量表》和《职业倦怠量表》对1 159名临床护士进行调查。采用Harman单因素检验法对问卷所含的项目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用s-n-k进行两两比较分析护士工作场所暴力、侵袭性思维、自我损耗、职业倦怠的人口学特征得分差异。结果36~50岁临床护士的职业倦怠得分大于19~35岁临床护士,工龄<3年者侵袭性思维、自我损耗得分大于工龄3年及以上者,职业倦怠得分小于工龄3年及以上者;未婚者职业倦怠得分小于已婚者;非在编者侵袭性思维、自我损耗得分大于在编者;三级医院临床护士工作场所暴力、侵袭性思维、自我损耗、职业倦怠得分大于二级医院临床护士;本科及以上者职业倦怠得分大于专科及以下者;手术科室临床护士工作场所暴力、侵袭性思维、自我损耗得分大于非手术科室临床护士;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侵袭性思维和自我损耗在工作场所暴力与职业倦怠之间起中介作用,工作场所暴力通过侵袭性思维的单独中介作用、自我损耗的单独中介作用、侵袭性思维-自我损耗的链式中介作用影响职业倦怠(β=0.16、0.08、0.03,95%CI:0.251~0.190、0.121~0.028、0.050~0.012,P<0.05)。结论工作场所暴力通过侵袭性思维和自我损耗的单独中介作用以及侵袭性思维和自我损耗的链式中介作用影响临床护士的职业倦怠。

  • 标签: 工作场所暴力 侵袭性思维 自我损耗 职业倦怠 临床护士
  • 简介:【摘要】目的:将互动式健康教育模式应用至小儿骨折护理中,探究其临床研究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6月-2023年7月收治的60例骨折患儿,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比组,各30例。对比组应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应用互动健康教育模式,观察两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研究组治疗配合度为96.67%高于对比组的76.67%,P<0.05。研究组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33%低于对比组的26.67%,P<0.05。结论:应用互动式健康教育模式至小儿骨折患者护理中,能够提升患儿治疗配合度,同时减少其并发症的发生,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互动健康教育 护理模式 小儿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提升急诊科的护理质量与护理满意度中应用无缝式护理的效果。方法本文随机选取了我院2015年10至2016年12月收治的66例急诊科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n=33)和观察组(n=33)。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无缝隙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是。结果观察组急诊科患者护理后的总满意度(96.97%)明显高于对照组(78.79%),组间数据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急诊科患者护理期的基础护理、护理态度、护理操作、护理管理及工作效率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具显著差异(P<0.05)。结论无缝式护理课明显提升急诊科患者对护理的质量与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护理中广泛应用。

  • 标签: 无缝式护理 急诊科 护理质量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AS患者英夫利西单抗(IFX)谷浓度(TLs)与疗效的关系,了解抗IFX抗体(ATI)产生情况。方法连续纳入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苏北人民医院接受IFX治疗的AS患者38例。在第8次应用IFX前空腹抽取检测血清IFX-TLs和ATI水平,在第1次、第6次、第8次应用IFX前进行AS病情活动度评分(ASDAS),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秩和检验、χ2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从而进行疗效评价。结果① 38例AS患者,其中6例(16%)出现了ATI。这6例患者第8次IFX给药(38周)时出现病情反弹。②以第8次IFX治疗相比第6次IFX治疗的ASDAS是否上升进行分组,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曲线,计算出IFX-TLs维持在0.635 μg/ml以上时,患者病情不易反跳。③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IFX-TLs与BMI相关[OR(95%CI)=1.536(1.023,2.308),P=0.039],与合并用药相关[OR(95%CI)=0.218(0.06,0.797),P=0.021]。结论ATI的产生以及IFX-TLs变化与IFX失应答密切相关,应定期监测,调整治疗方案。

  • 标签: 脊柱炎,强直性 英夫利西单抗 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