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骨科急诊手术治疗多发性创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2021年1月至202年1月收治的140例多发性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设置两组各70例,对照组给予择期手术,观察组应用骨科急诊手术。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面对多发性创伤患者需采取骨科急诊手术治疗,可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增加治疗安全性,利于预后,值得推广采纳。

  • 标签: 骨科 急诊手术 多发性创伤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旨在探析治疗妇产科疾病中应用米非司酮的作用。方法:此试验选择的是2022年4月—2023年11月接收的妇产科疾病患者106例,按照治疗目的不同分为两组,各53例;常规治疗为常规组方案,米非司酮应用在试验组,分析治疗结果。结果:试验组的总有效率高出常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常规组低,生活质量评分偏高于常规组,有差异(P<0.05)。结论:对妇产科疾病患者治疗病情时,应用米非司酮的效果显著,可促进其病情的恢复,改善预后状况,可以在临床中推广。

  • 标签: 妇产科疾病 米非司酮 治疗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4例迟发型鸟氨酸氨甲酰转移酶缺乏症(OTCD)患儿的临床特点及OTC基因变异进行分析。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1年4月收治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童重症监护室的4例OTCD患儿的临床资料,抽取患儿及父母的外周血样,用高通量测序的方法进行全外显子组测序(WES),对候选致病变异进行Sanger测序验证及生物信息学分析变异蛋白结构。结果4例患儿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呕吐、抽搐和意识障碍。WES结果显示患儿1的OTC基因第5外显子存在c.421C>T(p.R141X)变异。患儿2和3的OTC基因第2外显子均存在c.119G>A(p.R40H)变异。患儿4的OTC基因第5外显子存在c.607T>A (p.S203T)变异。c.607T>A变异既往未见报道,根据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变异相关指南,判定为可能致病性变异(PM1+PM2_Supporting+PP3+PP4),蛋白结构预测显示该变异将造成氢键断裂。Sanger测序验证患儿2 ~ 4的变异均为母源性。结论OTC基因变异可能是4例迟发型OTCD患儿的遗传学病因。c.607T>A的发现丰富了OTC基因的变异谱。

  • 标签: 鸟氨酸氨甲酰转移酶缺乏症 高氨血症 血尿有机酸检测 OTC基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家庭赋权护理模式在重症肺炎患儿出院后延续性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9年8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重症肺炎患儿102例作为研究对象,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家庭赋权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儿遵医行为、干预前后患儿肺功能指标及家长心理状态。结果观察组患儿按时按量服药、饮食控制及适当锻炼等方面依从率分别为98.04%、92.16%、96.08%高于对照组患儿的86.27%、76.47%、84.3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儿干预后用力肺活量(FVC)、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VV)、第1秒用力呼吸容积(FEV1/FVC)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家长干预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家庭赋权护理模式在重症肺炎患儿出院后延续性护理的效果显著,能有效提高患儿的遵医行为,改善患儿肺功能,调节患儿家长的心理状态。

  • 标签: 重症肺炎 儿童 家庭赋权护理模式 延续性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反向和正向两种导丝置入方式在小体重婴儿超声引导下颈内静脉置管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12月至2020年4月体重≤5 kg行超声介导下颈内静脉穿刺置管的160例患儿的临床资料。按照导丝置入方式,分为导丝正向置入组和反向置入组,每组按体重分为3个亚组,其中Ⅰ组:体重≤2 kg;Ⅱ组:2 kg<体重≤3 kg;Ⅲ组:3 kg<体重≤5 kg。比较正向置入组和反向置入组首次穿刺成功率、3次穿刺总成功率、穿刺成功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并进一步分析不同体重亚组婴儿两种导丝置入方式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结果所有患儿均穿刺成功。反向置入组首次穿刺成功率、3次穿刺总成功率明显高于正向置入组,而总穿刺时间明显短于正向置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亚组分析中,Ⅰ组和Ⅱ组两个亚组中的反向导丝置入的首次穿刺成功率和3次总穿刺成功率均高于正向置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Ⅲ组中两种导丝置入方式的首次穿刺成功率和3次总穿刺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向置入组相比,反向置入组近期出现局部血肿、远期出现血栓等并发症较少,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未出现血气胸、误穿动脉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在体重≤3 kg的婴儿行超声介导下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时导丝反向置入可提高置管成功率,缩短置管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小体重婴儿 导丝置入方向 超声引导 颈内静脉置管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幼儿支气管异物取出术围术期采取医护合作一体化模式的应用成效。方法选取支气管异物的患儿7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9例。在异物取出术围术期,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干预组采取医护一体化模式。结果干预组住院天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儿家属满意度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护之间的合作态度得分干预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对医生的医护合作态度得分干预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医护一体化合作模式进一步减少患病婴儿住院天数与提高患儿家属满意度,同时有利于激励医护合作的默契度和工作效率,提升医疗护理服务质量。

  • 标签: 医护一体化 支气管异物 纤维支气管镜
  • 简介:摘要报道1例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八医院内分泌中医科就诊的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后,转换为利拉鲁肽序贯治疗的诊疗过程并进行文献复习。患者为30岁男性,体型肥胖,因“口渴、多饮、多尿、消瘦1个月”为主诉收入住院,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明确诊断为2型糖尿病(T2DM)。予胰岛素泵联合口服降糖药物治疗,后调整为利拉鲁肽(0.6 mg,1次/d)皮下注射,联合地特胰岛素(22 U,1次/d)睡前皮下注射,14 d后血糖控制平稳且达标。利拉鲁肽是一种新型的胰高糖素样肽-1类似物,能够在控制血糖的同时减轻体重,同时增加胰岛素敏感性,可作为单一疗法或与其他降糖药物联合使用来治疗T2DM。

  • 标签: 糖尿病,2型 利拉鲁肽 胰岛素强化治疗 肥胖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研究C5/6与C6/7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X线、CT以及MRI影像学特点,分析两者解剖参数、脊髓压迫的静动态因素及脊髓损害差异。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21年7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两个病区接受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的C5/6或C6/7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共85例。其中C5/6节段脊髓型颈椎病57例(C5/6组),C6/7节段脊髓型颈椎病28例(C6/7组)。比较两组患者颈椎X线、CT和MRI测量的影像学指标,包括静态因素(椎间盘退变、黄韧带肥厚、骨赘增生和椎体滑移)、动态因素(颈椎活动度、颈椎节段活动度、椎体不稳和项韧带骨化)、脊髓受压情况(压迫位置、压迫性质、压迫程度和脊髓信号改变)和解剖参数(颈椎曲度、棘突长度和Pavlov比值)。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身高和体质量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在解剖参数方面,两组间颈椎曲度、棘突长度和Pavlov比值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在静态因素方面,C5/6组椎体滑移发生率高于C6/7组[(21.05%,12/57)比(3.57%,1/28),P<0.05],C5/6组黄韧带肥厚评分低于C6/7组(0.26分比0.89分,P<0.05),两组间骨赘增生和椎间盘退变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在动态因素方面,C5/6组颈椎活动度大于C6/7组[(47.28±10.33)°比(39.06±6.25)°,P<0.05],C5/6组C5/6节段活动度大于C6/7组C6/7节段[(10.44±3.81)°比(7.69±2.38)°,P<0.05],C5/6组颈椎不稳发生率高于C6/7组[(26.32%,15/57)比(7.14%,2/28),P<0.05],C5/6组项韧带骨化发生率高于C6/7组[(40.35%,23/57)比(17.86%,5/28),P<0.05]。两组间压迫位置和脊髓信号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间压迫性质和压迫程度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5/6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容易发生节段滑移、项韧带骨化和脊髓信号改变,而C6/7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易出现后方黄韧带压迫,提示生物力学因素在两者发病机制中存在显著差异。

  • 标签: 脊髓 颈椎病 影像学研究 生理解剖 生物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反向和正向两种导丝置入方式在小体重婴儿超声引导下颈内静脉置管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12月至2020年4月体重≤5 kg行超声介导下颈内静脉穿刺置管的160例患儿的临床资料。按照导丝置入方式,分为导丝正向置入组和反向置入组,每组按体重分为3个亚组,其中Ⅰ组:体重≤2 kg;Ⅱ组:2 kg<体重≤3 kg;Ⅲ组:3 kg<体重≤5 kg。比较正向置入组和反向置入组首次穿刺成功率、3次穿刺总成功率、穿刺成功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并进一步分析不同体重亚组婴儿两种导丝置入方式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结果所有患儿均穿刺成功。反向置入组首次穿刺成功率、3次穿刺总成功率明显高于正向置入组,而总穿刺时间明显短于正向置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亚组分析中,Ⅰ组和Ⅱ组两个亚组中的反向导丝置入的首次穿刺成功率和3次总穿刺成功率均高于正向置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Ⅲ组中两种导丝置入方式的首次穿刺成功率和3次总穿刺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向置入组相比,反向置入组近期出现局部血肿、远期出现血栓等并发症较少,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未出现血气胸、误穿动脉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在体重≤3 kg的婴儿行超声介导下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时导丝反向置入可提高置管成功率,缩短置管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小体重婴儿 导丝置入方向 超声引导 颈内静脉置管术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采用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方法,针对人工智能在宫颈液基细胞片病理图像自动筛查中的应用价值,开展多中心的实际应用研究,并与细胞学医师的诊断进行比较及分析。方法采用深度分割网络提取5 516张细胞学病理图像中的感兴趣区域618 333个,结合医师的经验训练出具有分析能力的深度分类网络,利用其分类结果构建特征,使用决策模型完成细胞病理图像的分级。结果该方法对4 908例宫颈液基细胞片进行病理图像自动筛查,灵敏度为89.72%,特异度为58.48%,阳性预测值为33.95%,阴性预测率为95.94%。在4种不同制片或染色方法的细胞片中,本算法对于巴氏染色自然沉降片效果最佳,灵敏度为91.10%,特异度为69.32%,阳性预测值为41.41%,阴性预测值为97.03%。结论深度卷积神经网络图像识别技术可初步应用于宫颈细胞学筛查。

  • 标签: 人工智能 细胞学技术 卷积神经网络
  • 简介:摘要1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规律化疗2年余,因“间断发热、走路不稳”收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头颅及脊髓磁共振成像提示多发白质脱髓鞘改变,脑脊液二代测序检测出巨细胞病毒,加用更昔洛韦及膦甲酸抗巨细胞病毒治疗后患儿体温恢复正常,意识好转,但患儿脱机困难,家属放弃治疗,出院后死亡。儿童巨细胞病毒感染相关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罕见,预后较差,抗巨细胞病毒治疗可能改变预后。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儿童急性肝衰竭病因构成,优化病因查找方向、评估短期疗效。方法收集2011年11月至2019年11月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并确诊的儿童急性肝衰竭病例,统计不同性别、年龄段、居住环境、发病季节的病因构成,并分析不同病因的短期预后情况。率的比较和组间构成比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236例病例中,病因不明者114例(48.31%),病因明确者122例(51.69%)。在病因明确组中,药物/毒物相关38例(16.10%),感染性相关27例(11.44%),先天发育性/血管性/胆道性相关22例(9.32%),遗传代谢性疾病15例(6.36%),肿瘤相关17例(7.20%),自身免疫性疾病3例(1.27%);且整体病因分布在不同性别、年龄别及发病季节等因素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不同居住环境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首诊科室的确因率也不同,其中,肝移植科最高(78.26%),儿科最低(26.09%)。在病因明确的122例患儿中,不同病因组之间在性别比例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年龄别、居住环境和发病季节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3岁患儿以先天发育/血管性/胆道性和感染性相关为主,而>3岁患儿以药物/毒物相关原因为主;农村患儿以药物/毒物相关原因和感染性相关原因居多,而城市患儿以肿瘤及药物/毒物相关居多;且夏秋季以药物/毒物相关为主,冬春季以感染相关为主。在病因不明组中,内科治疗与外科治疗组相比,临床治愈+好转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7.50%比20.00%,P>0.05);而在病因明确组中,上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3.96%比83.87%,P<0.05)。不同病因组之间先天发育性/血管性/胆道性组短期疗效最好(72.72%,16/22),药物/毒物相关组次之(60.53%,23/38),肿瘤相关组最差(23.53%,4/17)。结论儿童急性肝衰竭约有一半尚不能明确病因,明确病因的患儿其人群分布与年龄、居住环境和季节有关,与性别无关。而不同年龄、不同生活环境、不同发病季节的病因有所倾向,明确病因后对因治疗的临床短期疗效明显好转。

  • 标签: 急性肝衰竭,儿童 病因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报道1例应用肝移植治疗毒蕈中毒并多脏器衰竭的儿童病例,探讨应用肝移植技术治疗儿童毒蕈中毒的手术效果及远期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收治的1例毒蕈中毒患儿的临床资料,常规治疗不理想情况下行同种原位肝移植治疗,并进行文献复习,评估肝移植治疗儿童毒蕈中毒的有效性及可行性。结果患儿,男,2岁,术前Child-pugh分级C级,手术过程顺利,术后恢复良好,术后1周黄疸消退,肝酶下降,凝血功能明显好转,复查头颅磁共振成像存在脑萎缩及脑室扩张,术后规律随访2年,患儿智力运动等各项发育指标明显落后于健康同龄儿。结论毒蕈中毒导致暴发性肝衰竭是儿童接受肝移植治疗的适应证,同种原位肝移植治疗是治疗毒蕈中毒的有效方法,可有效改善患儿肝功能、代谢紊乱、凝血功能等指标,但毒蕈中毒所致神经系统损伤是不可逆的,肝移植技术治愈了患儿的肝衰竭,但仍遗留了严重的神经系统后遗症。

  • 标签: 儿童 毒蕈中毒 肝移植
  • 简介:摘要目的对5例经基因确诊的DiGeorge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表型、诊断及治疗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及文献复习。方法收集整理本院儿科收治的5例确诊为DiGeorge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资料,基于二代基因测序(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 NGS)技术的基因组拷贝数变异测序(copy number variation sequencing, CNV-seq)对患儿进行遗传学病因诊断,重点对比5例患儿之间的临床表型与基因型的对应关系。结果本研究收集的5例患儿就诊年龄均小于6个月,随访时间为2个多月~1年,首诊症状多为抽搐和(或)反复感染,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生长迟缓,伴或不伴特殊面容、癫痫、先天性心脏病等,血离子钙水平相似均显示低钙血症,但临床发生抽搐的频率和严重程度不一。5例患儿均检测到染色体22q11.21的拷贝数变异,缺失片段在2.56~2.6 Mb之间,与Decipher数据库收录的DiGeorge综合征缺失区域(chr22:19009792-21452445)大部分重合。1例提示为新生变异,其余4例父母未做CNV-seq验证。结论DiGeorge综合征存在较大临床异质性,基于NGS的CNV-seq技术不仅有利于精准的遗传学病因诊断,还有助于深入认识遗传性综合征临床表型与基因型的对应关系,提高临床医生对其认识,免误诊漏诊。

  • 标签: DiGeorge综合征 生长迟缓 矮小症 智力异常 低钙血症 先天性心脏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病毒性脑炎急性期痫性发作(ASS)患儿脑炎后癫痫(PE)的发生率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至2018年7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32例ASS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最后随访时是否为PE,将患儿分为PE组(62例)和非PE组(70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ASS患儿发生PE的危险因素。结果PE发生率为46.97%(62/132例)。PE组精神行为异常[19.4%(12/62例)比2.9%(2/70例)]、反复痫性发作(次数>5)[67.7%(42/62例)比17.1%(12/70例)]、癫痫持续状态(SE)[30.6%(19/62例)比11.4%(8/70例)]、全面性痫样发作[72.6%(45/62例)比88.6%(62/70例)]、气管插管[21.0%(13/62例)比2.9%(2/70例)]、热程[5.5(3.0,11.0) d比3.0(2.0,6.0) d]、重症监护室(ICU)住院时间[13(5,21) d比6(3,8) d]、脑电图痫样异常[49.1%(27/55例)比6.8%(4/59例)]、头颅影像学示皮质下受累[37.3%(22/55例)比20.3%(14/59例)]与非PE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示,反复痫性发作(次数>5)(OR=5.256,95%CI:1.538~17.961,P=0.008)、SE(OR=6.003,95%CI:1.411~25.539,P=0.015)、脑电图痫样异常(OR=36.693,95%CI:7.031~191.485,P<0.01)、ICU住院时间(OR=1.170,95%CI:1.058~1.298,P=0.002)是ASS患儿发生PE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ASS患儿PE发生率高;急性期反复痫性发作(次数>5)、出现SE、脑电图痫样异常、ICU住院时间长的ASS患儿更易发生PE。

  • 标签: 儿童 病毒性脑炎 痫性发作 脑炎后癫痫 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