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体位护理在神经外科患者术后的应用研究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10月医院收治的60例神经外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体位护理,比较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体位护理 神经外科 患者 术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细节化管理在神经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随机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方法,观察组在基础管理的同时给予细节化护理管理。比较两组管理质量评分和健康教育评分。结果:观察组管理后的基础管理、健康教育、病房安全、危重症管理、急救物品管理、风险管理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管理后(P

  • 标签: 护理风险 管理 神经外科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OTD[临床观察(observation,O)、理论学习(teaching,T)、案例讨论(discussion,D)]教学结合临床路径在手术室护理规培教学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20年6月在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手术室进行规培的护生50人,按轮转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5人。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研究组采用OTD教学结合临床路径带教。轮转培训结束后通过理论知识考核、临床技能考核、手术室综合能力考核、教学满意度、参加手术医师和患者满意度评分来评估教学效果。采用SPSS 22.0进行t检验和卡方检验。结果研究组轮转护生理论知识考核、临床技能考核、手术室综合能力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学习主动性、激发学习兴趣、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沟通交流能力、临床思维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及教学满意度等8个方面,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参加手术医师[(94.06±2.67) vs. (92.17±2.75)]和患者[(94.90±3.22) vs. (91.25±3.10)]对轮转护生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TD教学结合临床路径有助于提高手术室护理规培生的理论知识、临床技能、手术室综合能力和教学满意度,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 标签: 案例讨论 临床路径 手术室 护理 规培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风险护理在神经外科重症手术管理中的应用及对患者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9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8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风险护理。比较两组患者风险事件发生率、手术结果、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风险事件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天数、手术出血量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院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均P<0.05)。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风险护理,护理效果理想,可降低风险事件和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治疗安全性。

  • 标签: 风险护理 神经外科 重症 手术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颅脑损伤护理中应用手术室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颅脑损伤手术患者取样78例,纳入时间2020年04月至2022年04月,顺序编码分组后分别实施手术室护理干预(实验组,n=39)和常规护理干预(常规组,n=39),观察术后医院感染的控制效果,对比满意度分值和感染发生率。结果:干预后,实验组感染率2.56%,比常规组17.95%低,满意度总分(94.50±3.89),比常规组(86.52±5.99)分高,P<0.05。结论:颅脑损伤患者护理中强化手术室护理干预可有效优化术后医院感染控制效果,提升患者满意度,降低感染发生率。

  • 标签: 医院感染 颅脑损伤 手术室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颅脑损伤手术强化手术室护理的效果与影响作用。方法:研究对象共取62例(即:我院2020年03月至2022年03月收治的颅脑损伤手术患者),随机分组,31例/组,研究组强化手术室护理,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对比QLQ评分和术后住院时间,观察手术进度情况。结果:护理后,研究组 QLQ评分比对照组高,术后住院(12.79±3.58)d,手术耗时(125.04±22.58)min,手术准备时间(24.32±6.81)min,比对照组耗时少,P<0.05。结论:强化手术室护理不仅可确保手术顺利实施,还可提升颅脑损伤手术患者生活质量,促进术后康复。

  • 标签: 生活质量 颅脑损伤手术 手术室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