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6 个结果
  • 简介:在当下中国学术评价学术期刊评价中,量化评价大行其道。然而以量化为基本手段的学术评价和以影响因子为主要指标的学术期刊评价,由于受功利学术的影响已逐步丧失其学术公信力。本文要追问的是学术评价学术期刊评价一定需要量化吗?谁才是评价的主体?评价的实质标准是什么?评价的最终目的何在?

  • 标签: 学术评价 学术期刊评价 评价主体 评价标准 学术公信力
  • 简介:【 摘要】区域活动是基于幼儿实践活动对幼儿开展的全面的个性化的教育,教师要通过用心观察,全面了解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发展状况,从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情感态度、社会性发展、能力提升这几个方面对幼 儿进行综合性、多元化的 观察评价, 以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 标签: 区域活动 观察 评价
  • 作者: 陈颖 周弘璐 赵玉良 汪萱怡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2022年第02期
  • 机构: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生物医学研究院,上海200032,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疫苗临床研究所,石家庄050021,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生物医学研究院,上海200032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医学分子病毒学教育部 国家卫生健康委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32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上海201102
  • 简介:摘要疫苗的免疫持久性评价方法包括直接评价、间接评价以及模型预测、Meta分析等方法。直接评价通过评价疫苗对所预防疾病发病和(或)感染的保护作用来评价疫苗的免疫持久性,是疫苗的免疫持久性评价的金标准。通过免疫学替代指标间接评价疫苗的免疫持久性,在实践中应用更为广泛。此外,数学模型、Meta分析等方法也可用于疫苗的免疫持久性评价。结合具体情况选择恰当的评价方法分析疫苗的免疫持久性,对完善疫苗免疫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疫苗 评价研究 免疫持久性
  • 简介:   【摘要】摘要:美术教学评价在小学美术教学课程标准中占据着重要的一个环节,评价方式的正确选择对学生学习美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美术教学评价对学生美术的兴趣、激情、自信的培养,对学生身心健康成长至关重要。在美术评价中鼓励学生勇于表现,让个性发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让学生创造;多给学生评价权利,促参与意识,在课堂教学中,恰当运用评价方式,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 标签:     美术  教学评价  学习兴趣
  • 简介:摘 要:随着苏里格气田开发的不断深入,低产低效气井迅速增加,积液井数增多,气井间歇生产工作任务重,大规模推广难度大;且间歇井产量低,单井计量精度不够,导致缺乏准确的数据开展间歇生产效果评价以指导间歇生产制度优化。因此创新性优选集气站开展整站间歇生产。本文结合生产实际,利用集气站的准确计量数据,评价间歇生产效果,试验发现整站间歇可以进一步实现措施有效增产,充分发挥积液气井产能同时减少措施工作量降低劳动强度。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ICU姑息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我国ICU实施高质量的姑息护理提供指导。方法2020年9—11月,通过查阅文献、质性访谈和问卷调查法设计函询问卷,采用Delphi法对20位专家进行2轮专家函询。结果经过2轮专家函询,专家应答率分别为80%、100%,专家权威系数均为0.873;专家意见的协调系数分别为0.198、0.176。最终确立的ICU姑息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包括6个一级指标、22个二级指标和95个三级指标。结论本研究构建的姑息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科学可靠,对我国ICU实施及发展高质量的姑息护理有指导意义。

  • 标签: 重症监护病房 姑息护理 德尔菲法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ICU姑息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我国ICU实施高质量的姑息护理提供指导。方法2020年9—11月,通过查阅文献、质性访谈和问卷调查法设计函询问卷,采用Delphi法对20位专家进行2轮专家函询。结果经过2轮专家函询,专家应答率分别为80%、100%,专家权威系数均为0.873;专家意见的协调系数分别为0.198、0.176。最终确立的ICU姑息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包括6个一级指标、22个二级指标和95个三级指标。结论本研究构建的姑息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科学可靠,对我国ICU实施及发展高质量的姑息护理有指导意义。

  • 标签: 重症监护病房 姑息护理 德尔菲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干休所内居住的空巢老人心理健康及心理干预评价进行分析和讨论。方法本次32例研究对象均为本干休所内居住的空巢老人,按照不同时间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分别是16例,对照组老人接受单一的随访,而研究者在随访的同时实施有效的心理干预对策,对两组老人心理状况进行对比。结果在恐惧、焦虑以及抑郁评分方面,研究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统计学存在意义(P<0.05)。结论空巢老人通常伴有抑郁以及孤独等症状,所以需要给予其有效的干预对策,以此促进老人生活质量以及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

  • 标签: 心理干预 心理健康 空巢老人
  • 简介:摘要:环境监测是将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作为监测对象,然后运用物理、化学、生物等技术手段对监测对象的污染物成分、含量进行分析,其分析结果可以作为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参考依据。近年来,随着自然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环境监测工作的重要性也逐步突显出来,尤其在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时,环境监测数据的准确性与评价结果存在着密切关系,并且也为制定环境保护方案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持。

  • 标签: 环境监测 环境影响评价 作用
  • 简介: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化工企业、化工园区的数量不断增加,化工产业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化工产业在创造许多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同时也有着比较大的环境污染风险。为了减少化工领域环境突发事件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损害,必须了解突发环境事件的特性,对化工企业进行环境风险评估并且提出针对性的应急方案。

  • 标签: 化工企业 环境 风险 突发事件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学科融合在痛风石围手术期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10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行痛风石手术的4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护理措施;2020年11月至2021年4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行痛风石手术的41例患者作为干预组,采用多学科融合管理模式。比较2组患者术后疼痛、血尿酸值、住院费用、住院天数、患者满意度的差异。结果实施多学科融合管理模式后,患者术后4 h、术后1 d、3 d疼痛评分较对照组下降[(3.56±1.00)与(4.1±1.0),t=2.33,P=0.022;(2.5±0.8)与(3.0±0.6),t=3.85,P<0.001;(1.8±0.5)与(2.2±0.7),t=3.52,P<0.001],术后1个月、3个月血尿酸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355±58)与(392±39),t=3.50,P=0.001;(316±48)与(366±47),t=4.84,P<0.001],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明显下降[(8.9±2.5)d与(10.6±4.0)d,t=2.44,P=0.017;(1.00±0.13)万元与(1.11±0.17)万元,t=3.34,P=0.001],患者满意度得到有效提高(97.6%与82.2%,χ2=3.87,P=0.049)。结论痛风石围术期患者采用多学科融合管理模式可有效降低患者术后疼痛,提升患者围术期医疗护理质量,促进患者康复,改善患者结局,降低患者经济负担,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多学科融合 痛风石 围术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水针配合中药热奄包治疗腰椎退行性骨关节病的疗效及护理方法。方法:78例患者在水针刀配合中药热奄包治疗腰椎退行性骨关节病疗效的基础上都给予对应的标准护理。结果:治愈69例,好转10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8%。结论:应用水针治疗配合中药热奄包治疗腰椎退行性骨关节病疗效优良;再结合治疗中及治疗前中后的护理,可提高疗效,达到快速康复的目的,并提高患者的治疗满意度,值得在临床学推广。

  • 标签: 腰痛病 水针 中药热奄包 护理
  • 简介:旅游资源开发价值被夸大是目前旅游资源评价和旅游规划的一大误区.本文分析了该误区的特点.着重探讨了误区形成的理论原因、方法原因和现实原因.初步提出树立大旅游的观念,正确认识旅游的区域影响;深入理解旅游资源开发价值,形成其评价的理论系统;丰富和创新评价方法,构建科学适用的评价模型等走出误区的途径.

  • 标签: 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开发价值 旅游资源独特性 旅游需求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预见性护理与循证护理在手术室麻醉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60例于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30例执行预见性护理,分析组30例执行循证护理,总结两种护理方案具体应用效果。结果分析组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6.67%VS73.33%),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另从两组术后并发症表现来看,分析组发生率为13.33%(4)明显低于对照组30.00%(9),差异同样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室麻醉患者护理干预中,相较于预见性护理效果而言,循证护理有利于提升患总体满意率,并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预见性护理 循证护理 手术室麻醉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通过应用智能语音外呼系统对社区签约患者进行科普教育、提高其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的认知水平和自我防护能力的效果。方法将新冠肺炎相关知识和防护措施设计为12个科普教育模块,从每个模块中提炼出3~6个核心要点作为科普内容。2020年1月23—29日,应用智能语音外呼系统在不同时段对北京市丰台区方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约的所有12 338例慢性病患者进行批量语音电话外呼和发送短信,开展科普教育。采用等距抽样的方法从签约患者中抽取400例,应用智能语音外呼系统调查患者对科普知识的掌握得分情况、科普知识的获得方式以及对本研究开展的科普教育的满意度。设置去敏感化数据查询条件,从智能语音外呼系统数据库查询上述指标的外呼结果。结果有效接通语音外呼电话98 487人次,人均呼叫时长为2.24 min,呼叫总时长折合工作日488.5 d。有效发送信息141 201条,阅读率为97.8%(141 201/144 405)。语音外呼科普教育后,患者对12个新冠肺炎知识和防护措施科普教育模块掌握情况调查得分均较科普教育前显著提高(t=22.4、27.5、24.3、31.2、25.6、18.9、22.5、27.3、28.1、26.4、15.2、22.6,均P<0.01)。94.8%(235/248)的患者新冠肺炎科普知识主要来源于语音外呼。患者对应用智能语音外呼系统开展科普教育的总体满意度为90.8%(225/248)。结论通过采用语音外呼系统对患者科普教育,有效地提高了其对新冠肺炎相关知识和防控措施的认知水平,该种方式患者接受度高,值得国内其他城镇社区参考和借鉴。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社区卫生中心 人工智能 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