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随着世界各地养殖海洋观赏生物和淡水生态缸的兴起,千姿百态的水下世界越来越多地展现在世人的面前,如世界各地海洋水族馆的纷纷崛起和水族展览会的风起云涌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 标签: 水族箱 硅藻 防治 二氧化碳 营养元素 生物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腹泻的病因及治疗方法。方法对128例小儿腹泻患儿应用思密达保护胃肠黏膜、金双歧调节肠道菌群、补充锌元素及调整饮食结构等综合治疗。结果通过一系列的综合治疗后,总有效率可达93.0%。结论针对小儿腹泻病因治疗,忌滥用抗生素,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 标签: 小儿腹泻病 综合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四肢长骨骨折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58例四肢长骨骨折患者护理的基本效果,并对临床资料分析。结果经过我院对四肢长骨骨折患者术前术后以及康复等方面的精心护理,所以患者均顺利地完成治疗,全部完全康复出院,未发生严重的并发症问题。结论对四肢长骨骨折患者实行手术治疗并结合适当的护理措施具有较为明显的效果,能够有促进患者康复,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 标签: 四肢长骨骨折 护理 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表型肝细胞癌(DPHCC)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收集2017年9月至2020年5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DPHCC患者10例,回顾性描述其肿块大体形态、病理切片镜下形态、免疫组化特征。结果10例DPHCC患者中男8例,女2例,年龄57.4(41~73)岁,其中3例有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病史,影像学检查显示肿瘤最大径为6.1 (3.0~10.1) cm。大体类型:巨块型2例,单块型2例,多结节型4例,单结节型2例。镜下见肿瘤细胞呈假腺样、粗梁状、巢状及实性片状排列,细胞呈肝细胞样,胞质中等、嗜碱性、细颗粒状,细胞核圆形或略不规则,核膜较厚,染色质粗块状,大部分可见明显核仁,核分裂象多见,少数可见灶性坏死,未见瘤巨细胞及间变细胞。免疫组化:细胞角蛋白19(CK19)细胞质阳性10例,细胞角蛋白7、细胞角蛋白8强弱不等阳性10例,磷脂酰肌醇蛋白多糖-3大部分阳性,肝细胞抗原部分阳性,糖类抗原199强弱不等的阳性,绒毛蛋白部分阳性,婆罗双树样基因-4均为阴性,Ki67增殖指数30%~70%。结论DPHCC具有肝细胞癌特征并同时表达肝细胞癌和胆管癌的标志物,病理诊断主要依据独特的形态和免疫表型特征,CK19免疫组化染色呈强阳性。

  • 标签: 双表型肝细胞癌 细胞角蛋白19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游离背阔肌肌皮瓣联合人工真皮及刃厚皮治疗下肢脱套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观察性研究方法。2017年12月—2020年12月,宁波市第六医院收治8例下肢脱套伤致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其中男5例、女3例,年龄39~75岁,创面面积为25 cm×12 cm~61 cm×34 cm。以携带12~15 cm宽背阔肌、皮瓣面积为20 cm×8 cm~32 cm×8 cm的游离背阔肌肌皮瓣修复骨/肌腱外露部位或功能区皮肤软组织缺损,其余缺损用双层人工真皮修复,将供瓣区直接缝合。待人工真皮完全血管化后,取大腿刃厚皮按1∶2~1∶4的比例扩展后移植修复残余创面,对供皮区行换药治疗。观察术后背阔肌肌皮瓣、人工真皮、刃厚皮成活情况,记录人工真皮移植和刃厚皮移植的间隔时间,观察供区愈合情况。随访观察术区外观和功能,于末次门诊随访时,采用英国医学研究会评定标准评估皮瓣感觉恢复情况,参照《手外科手术学》中的皮瓣综合评定标准评估皮瓣功能,采用温哥华瘢痕量表(VSS)评估下肢植皮区和大腿供皮区瘢痕情况,询问患者对疗效的满意度。结果6例患者背阔肌肌皮瓣均成活;2例患者背阔肌肌皮瓣出现远侧尖端部分坏死,坏死部分待刃厚皮移植时切除后直接植皮修复。8例患者移植的人工真皮均成活。7例患者移植的刃厚皮成活;1例患者移植的刃厚皮部分坏死,予以再次植皮修复。人工真皮移植和刃厚皮移植的间隔时间为15~26(20±5)d。背阔肌肌皮瓣供区术后均愈合,遗留线性瘢痕;大腿皮片供区术后瘢痕愈合。随访6~18(12.5±2.3)个月,皮瓣色泽、弹性与周围皮肤组织接近,下肢关节活动恢复正常;背部供区线性瘢痕未见增大,大腿供区无明显增生性瘢痕。末次门诊随访时,皮瓣感觉恢复至S2级或S3级;皮瓣功能为优者3例、良者4例、可者1例;下肢植皮区VSS评分为4~7(5.2±0.9)分,大腿供皮区VSS评分为1~5(3.4±0.8)分;患者对疗效表示比较满意。结论采用游离背阔肌肌皮瓣覆盖骨/肌腱外露或功能区创面,移植人工真皮与扩展后刃厚皮覆盖残余创面的方法,修复下肢脱套伤导致的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切取自体皮瓣和皮片面积小,术后功能区恢复效果好,皮片移植区愈合质量佳。

  • 标签: 创伤和损伤 伤口愈合 外科皮瓣 脱套伤 背阔肌肌皮瓣 人工真皮 刃厚皮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上海市收治的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篮状菌病患者的临床和流行病学特点及其变化趋势。方法收集2014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收治的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篮状菌病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检查资料,包括年龄、性别、籍贯、临床症状、影像学表现、血常规、CD4+T淋巴细胞计数等。统计学分析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使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2014年至2021年共收治艾滋病患者12 165例,其中合并马尔尼菲篮状菌病患者169例(1.4%);各年份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篮状菌病患者在AIDS住院患者中的占比总体变化不大,分别为1.8%(21/1 149)、1.1%(14/1 307)、1.3%(19/1 446)、0.9%(15/1 610)、1.2%(20/1 626)、1.2%(22/1 778)、1.7%(28/1 624)和1.8%(30/1 6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9.50,P=0.218)。169例患者中,男157例(92.9%),年龄为(37.9±12.2)岁,户籍为江西省者35例,上海市31例,浙江省29例,安徽省17例,福建省14例,江苏省11例,湖南省8例,黑龙江省4例,广西壮族自治区、贵州省、河南省各3例,湖北省、山东省、山西省、云南省、广东省各2例,重庆市1例,来自非马尔尼菲篮状菌传统流行区的患者未查询到明确的传统流行区的旅居史。整个病程中出现发热、呼吸道症状、皮疹的患者分别为143例(84.6%)、73例(43.2%)和26例(15.4%);有肺部影像学表现者147例(87.0%);合并其他病原体感染者94例(55.6%),肝脾肿大者44例(26.0%);137例(81.1%)CD4+T淋巴细胞计数<50/μL。23例患者死亡,总病死率为13.6%,病死率总体呈逐年下降趋势,不同年份患者病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isher确切概率法,P=0.046)。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首次血小板计数<50×109/L的患者死亡风险增加[比值比(OR)=3.33, 95%可信区间(95%CI)1.13~9.81, P=0.029)。结论上海市收治的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篮状菌病的总体变化不大,近两年患病率上升,病死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多系统受损,无传统流行区旅居史和不以皮疹为首发表现的患者占比高。血小板计数<50×109/L的患者死亡风险增加。

  • 标签: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马尔尼菲篮状菌病 流行病学 临床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普米克令舒空气压缩泵雾化与氧气驱动雾化治疗较小婴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期间,于我院选取90例毛细支气管炎较小婴儿(年龄≤6个月)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n=45例),即对照组采用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普米克令舒,而研究组采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普米克令舒,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7d后,研究组总有效率(95.56%)明显高于对照组(75.56%),差异比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普米克令舒治疗较小婴儿毛细支气管炎,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 标签: 普米克令舒 空气压缩泵雾化 氧气驱动雾化 毛细支气管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