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患合作品管圈活动促进腹腔结肠癌根治术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选取福建省肿瘤医院,福建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腹腔结肠癌根治术患者90例,根据入院时间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5例(2016年8月至2017年7月)及观察组45例(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对照组围术期行外科手术常规护理,观察组围术期开展护患合作品管圈活动。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肠鸣音恢复时间、恢复进食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肛门排便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观察组肺部感染、泌尿系统感染、切口感染、肠梗阻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血浆胃动素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护患合作品管圈活动能有效降低腹腔结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并发症,促进胃动素分泌及胃肠功能恢复,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

  • 标签: 护患合作品管圈活动 腹腔镜 结肠癌根治术 胃肠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实验室检查指标对预测溃疡性结肠炎(UC)治疗后内下表现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连续收集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收治的68例确诊UC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前后内下出血、血管纹理、糜烂和溃疡程度分别分为进展[治疗后溃疡性结肠炎内下严重程度指数(UCEIS)评分高于治疗前]组和未进展(治疗后UCEIS评分不高于治疗前)组,比较2组患者的基线血小板计数、血小板体积、血小板压积、血小板分布宽度、血清白蛋白、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分析相关实验室检查指标对预测UC治疗后内下表现的意义。统计学方法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分析。结果按治疗前后内下出血严重程度分为进展组(12例)和未进展组(56例),进展组患者的基线血小板计数和血小板体积均高于未进展组[(375.58±154.30)×109/L比(288.22±103.76)×109/L、(9.29±1.13) fL比(8.52±1.29) f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40、2.08,P=0.019、0.049)。按治疗前后内下血管纹理改变分为进展组(9例)和未进展组(59例),进展组患者的基线血小板体积和血清白蛋白水平均高于未进展组[(9.58±1.18) fL比(8.54±1.26) fL、(41.49±5.08) g/L比(36.63±6.14) g/L],基线CRP低于未进展组[2.26 mg/L(0.95 mg/L)比8.64 mg/L(26.08 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32、2.32, z=-2.27;P=0.022、0.047、0.045)。按治疗前后内下糜烂和溃疡严重程度分为进展组(16例)和未进展组(52例),进展组患者的基线CRP和ESR均低于未进展组[2.21 mg/L(5.26 mg/L)比10.63 mg/L(29.97 mg/L)、14.50 mm/1 h(15.25 mm/1 h)比17.00 mm/1 h(11.00 mm/1 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3.64、-2.42,P=0.001、0.020)。基线血小板计数评估UC治疗后内下出血进展的最佳临界值为336×109/L(灵敏度=0.636,特异度=0.852,曲线下面积=0.698);基线CRP评估UC治疗后内下糜烂和溃疡进展的最佳临界值为3.44 mg/L(灵敏度=0.750,特异度=0.727,曲线下面积=0.727)。结论UC患者基线血小板体积、血清白蛋白和ESR对UC患者治疗后内下黏膜变化有提示意义,基线血小板计数和CRP可预测UC患者的疗效。

  • 标签: 结肠炎,溃疡性 血小板计数 血小板体积 血清白蛋白 C反应蛋白 红细胞沉降率
  • 简介:摘要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普及化,窃电技术也在不断进步,给反窃电带来了许多困难。因此,本文分析了目前窃电形式多样、窃电方法更加隐蔽的特点,从用电检查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入手,分析在用电检查中反窃电工作的一些具体的方法。供于业内人士借鉴。

  • 标签: 用电检查 反窃电 存在的问题 原因 特点 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糖尿病伴脂肪肝患者早期诊断之中应用超声取得的临床效果,探究超声在糖尿病伴脂肪肝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 2014 年年 01 月 -2018 年 02 月在我 单位进行检查的30 例糖尿病伴脂肪肝患者纳入实验组,选取同一个时期进行体检的 30 例体检者作为常规组,常规组 和实验组均接受超声检查,对两组的检查结果展开分析。结果:在常规组和实验组的脂肪肝检出分析之中,在实验组的脂肪肝检查之中,确认脂肪肝例数中实验组和常规组存有明显差异,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 ) 。实验组和常规组中脂肪肝超声诊断声像图显示存有明显的差异,组间具有明显差异(P<0.05 ) 。实验组脂肪肝发病率显著高于常规组,组间具有明显差异(P<0.05 )。 结论:糖尿病伴脂肪肝患者采用超声进行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率,可将糖尿病脂肪肝和肥胖型脂肪肝区分开来,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超声 诊断 糖尿病伴脂肪肝 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