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目的针对急诊护士急救技能的现状以及提升对策进行深入分析。方法针对我院急诊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护士的个人资料,年龄、学历、急救知识的掌握情况、急救技术的应用以及应急能力等。结果急诊护士的年龄偏小,临床经验不丰富,对急救技能操作的掌握程度不足等。结论通过分析得出,急诊护士的急救技能均有待提高,另外需提高急救知识的培训,可以通过急救知识技能培训来促进急诊护士对急救知识的学习,制定相应的培训制度,并定期进行业务考核,这样才能够改善现状,有效的全面提升急诊护士的综合素质,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急诊科护士 急救技能 现状分析 提升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急诊护理带教中采用持续质量改进方法后的应用效果进行探析。 方法 2018年10月-2020年10月,随机抽取本院急诊接收的50名实习生;给予统一编号后按照单双数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分别在护理带教中给予传统带教方法(n=25)和持续质量改进方法(n=25),以对比的方式探析两种带教方法在急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结果 实验组的操作技能、理论知识以及兴趣评分均相比常规组较高,两组相比(P<0.05)。 结论 在急诊护理带教中采用持续质量改进方法对学生的带教质量具有重要的改善作用,可用于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持续质量改进 急诊科 护理带教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 以我院发生心脏骤停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其进行急诊护理后,对心肺复苏产生的康复效果。方法 从我院收治的患者中,整理心脏骤停且进行心肺复苏的患者资料,以 随机数字表法选取 80例 2018年 5月 -2019年 5月 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 40 例的实验组(实施急诊护理)以及 40 例的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 ,对比各自护理流程下的患者康复情况。 结果 本文对比的数据包括生命体征恢复指标、生活质量评分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在这三种的对比数据结果中可以看出,实验组与参照组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 结论 为了提高心脏骤停且行心肺复苏患者的康复速度,则可以使用急诊护理流程,因其临床效果显著,则可以推广使用。

  • 标签: 急诊护理 心脏骤停 心肺复苏 康复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急诊治疗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中实施超早期气管插管的有效性。方法:随机将本急诊收治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57例分成两组,针对A组28例患者实施常规的气管插管治疗,针对B组29例患者实施超早期气管插管治疗,对比两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效果差异。结果:两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治疗后的治疗优良率、吸入性肺炎发生率、呼吸机使用率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急诊治疗中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实施超早期气管插管的应用效果十分显著,促进患者预后,减少并发症现象的发生,提高急诊治疗效果。

  • 标签: 重症颅脑损伤 急诊治疗 超早期气管插管 干预有效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口腔门诊管理中应用标准预防措施进行院感防控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1月~2022年10月口腔门诊患者100例,根据院感防控管理分组,A组(标准预防措施)50例,B组(常规院感防控措施)50例,比较院感防控管理质量、口腔感染情况。结果:院感防控质量比较,A组[(98.27 ± 0.61)分]高于B组[(85.37 ± 4.2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10.027,P = 0.002);口腔感染情况比较,A组发生率[62.00 %(31 / 50)]低于B组[76.00 %(38 / 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7.296,P = 0.017)。结论:在口腔门诊实施标准预防措施,有利于促进医院感染防控,降低院感风险,应用效果显著。

  • 标签: 标准预防措施 口腔科门诊 医院感染防控 卫生管理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