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伴海马硬化的颞叶癫痫(TLE-HS)患者成簇癫痫发作与皮质醇节律改变的关系,从神经内分泌调节角度了解其发生机制。方法纳入2012年5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在青海省人民医院确诊的57例单侧TLE-HS患者,根据入院1个月前是否有成簇癫痫发作的病史,将其分为伴有成簇癫痫组(即成簇癫痫组,共纳入27例)和不伴成簇癫痫组(NSC组,共纳入30例)。检测两组的患者同日不同时段的血浆皮质醇浓度,并通过磁共振波谱(MRS)分析海马代谢物浓度,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卡方检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协方差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两组间数据的统计学分析。结果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皮质醇水平的时间效应、组间效应及时间与组间的交互效应均有统计学意义。以年龄为协变量,采用协方差分析发现成簇癫痫组的3个不同时间点(8:00、16:00以及次日0:00)的皮质醇:皮质醇16[(126.22±19.98)μg/L]、皮质醇0[(51.63±21.43)μg/L]及皮质醇8-16浓度变化率(以斜率表示,为-7.78±4.54)高于NSC组[分别为(97.70±18.55)、(31.90±10.73)μg/L和-12.40±4.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587、4.320、4.013,均P<0.05)。成簇癫痫组的皮质醇0-8变化率(以斜率表示,17.11±6.32)低于NSC组(20.62±6.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065,P<0.05)。两组不同侧别的海马硬化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两组病侧海马区的N-乙酰天冬氨酸(NAA)/(胆碱+肌酸)的比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成簇癫痫组病灶对侧海马NAA/(胆碱+肌酸)比值(0.71±0.03)低于NSC组(0.76±0.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999,P=0.02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皮质醇16(OR=1.328,95%CI 1.073~1.642,P=0.009)、皮质醇8-16(OR=3.657,95%CI 1.404~9.525,P=0.008)是TLE-HS患者成簇癫痫发作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日间皮质醇节律紊乱可能是TLE-HS患者成簇癫痫发作产生的神经生物学基础。

  • 标签: 癫痫,颞叶 海马 硬化 成簇癫痫发作 皮质醇节律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泪器病患者的护理。方法根据配合治疗进行护理。结论急性泪囊炎早期全身应用抗生素治疗和局部热敷,热敷前后在泪囊区皮肤涂抗生素眼膏,可增加热敷的效力。新生儿泪囊炎护理每日按摩泪囊数次,按摩方法用示指沿上泪道按摩泪囊,并向后向下加压,按摩后在结膜囊内点抗生素眼液。泪囊摘除术的护理按眼科手术护理常规。泪囊鼻腔吻合术的护理术前按外眼术前常规护理。

  • 标签: 泪器病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我院白血病患者化疗期感染相关因素,Markov模型在白血病患者化疗期感染预防与护理研究中的应用。方法采用流行病学横断面研究方法,以面对面调查结合查看病例等方式,应用个体化问卷调查表。结果Markov回归模型统计分析后,表明白血病患者化疗期感染影响因素包括护理技术、患者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种类等。结论Markov模型在白血病患者化疗期感染预防与护理研究中的应用为医院减少或消除医院感染提供新的手段与依据。

  • 标签: 白血病 化疗 临床感染 预防 护理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09-0101-01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用药治疗对小儿腹泻患者的干预效果,分析患者的腹泻发病原因。方法:选取104例该症患者,对比组采取常规治疗,实验组加用对症治疗,比较两组干预情况。结果:两组止泻时间、治疗效果等指标差异显著(P<0.05)。结论:小儿腹泻多存在季节性高发的特点,多由于饮食不当、滥用药物、肠道内或肠道外感染导致患病,利用对症治疗的效果更高,值得重视。

  • 标签: 小儿腹泻 用药治疗 相关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介入护理在心血管介入治疗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从我院在2019年10月至2020年8月期间接收的心血管患者中行以随机择取,共计60例患者参与试验,使用数字编号盲选法完成平均分组,产生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介入护理),就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并发症发生率展开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比于对照组更高(P

  • 标签: 介入护理 心血管介入治疗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气管镜介入治疗气道狭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后的效果。方法:以我院2022年1月-2023年1月期间收治的80例行气管镜介入治疗的气道狭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常规组和研究组,40例为每组例数。常规组以常规护理为主,研究组以综合护理为主,分析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研究组SAS/SDS分数更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术后出血停止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常规组,在并发症几率上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气管镜介入治疗气道狭窄患者的护理中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后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不良心理状态,降低并发症几率,缩减住院时间,值得推广。

  • 标签: 综合护理 气管镜介入 气道狭窄 并发症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是针对急性肠胃炎患者探讨综合性护理的临床成效。方法:随机选择来我院的急性肠胃炎患者80例进行研究分析,按照抽签的模式把其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有4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见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则采用综合性护理方法,然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成效。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之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高达94%,远远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6%,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电图报告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早期诊断,减少漏诊,误诊,降低死亡率。方法对于我们接诊的230例心血管急诊病人中,通过心电图的报告结合心脏彩超和心肌酶谱肌钙肌红蛋白,最终诊断为急性心肌梗塞患者71例,及时处理和治疗,有67例治愈出院,死亡5例,病情平稳后及时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62,为下一步的治疗提供依据。结果对于早期心电图诊断治疗67例急性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后期经过冠状动脉造影证实有62例病人单支病变或者多支病变,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严重狭窄。结论心电图诊断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仍然是目前及今后一段时间的最迅速最准确的简便辅助检查。

  • 标签: 急性心肌梗塞 心电图 心脏彩超 冠状动脉造影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减重代谢手术患者采用个体化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80例接受减重代谢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个体化护理模式干预,在手术前、术后3个月和6个月进行术后恢复指标、SAS评分、SDS评分,并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结果:研究组术后恢复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SAS、SDS评分评分各项相比差距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均有所降低,且研究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减重代谢手术患者采用个体化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恢复效果及SAS、SDS评分,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减重代谢手术 个体化护理干预 体重减轻 生活质量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 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使用透皮化瘀与康复相结合疗法所产生的效果进行探析。方法 选取我院就诊于2019年1月-2020年1月期间的5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配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单独采取康复疗法,实验组实施透皮化瘀与康复治疗联合方案。将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功能缺损程度等视为观察重点,比较两组运用不同方案所产生的效果。结果 两组被干预后,实验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指标数据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对照组与实验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等指标数据均优于本组治疗前,即P<0.05。结论 透皮化瘀结合康复疗法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临床效果更佳,脑卒中偏瘫患者临床症状得到缓解。

  • 标签: 透皮化瘀方 康复疗法 脑卒中偏瘫患者
  • 简介:目的探讨无痛病房在膝关节炎患者中的回顾性护理分析。方法通过数据库分析随机抽签法选择2017年4月—2019年8月收治的64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一般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2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治疗方案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无痛病房管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评价两组患者的治疗后各项炎症指标,对比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数据记录为90.62%,其数据较对照组患者的65.63%来说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对两组患者的IL-6和IL-8水平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IL-6和IL-8水平均有降低表现,但实验组患者水平较对照组来说更趋于正常值,数据对比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膝关节炎进行治疗时,应用无痛病房管理模式对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有效配合治疗工作的开展,对于患者的炎症状况改善来说有积极意义作用。

  • 标签: 无痛病房 膝关节炎 回顾性的护理分析
  • 简介:【 摘要 】 本研究目的是针对探讨骨科患者,分析在术后使用镇痛泵对于患者快速康复( eras )理念的临床效果。方法是选择在 2017 年 1 月到 2019 年 1 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骨科手术患者 96 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患者 48 例。在对照组中 , 实施术后常规镇痛措施与普通护理 ; 观察组 48 例 , 术后应用镇痛泵 , 同时辅以针对性护理 , 比较两组患者的镇痛有效率。结果观察组中 , 疼痛数字评分法 (NRS) 评分 0 分者 8 例、 1 ~ 3 分 22 例、 4 ~ 6 分 14 例、 7 ~ 9 分 3 例、 10 分 1 例 , 镇痛有效率 91.67%; 观察组中 ,1 例患者 NRS 评分 0 分、 5 例 1 ~ 3 分、 6 例 4 ~ 6 分、 24 例 7 ~ 9 分、 12 例 10 分 , 镇痛有效率 25.00%(P<0.01) 。结论是对于骨科患者手术后,镇痛泵的应用联合针对性护理能够有效地贯彻快速康复( eras )理念,有着理想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使用。

  • 标签: 术后镇痛泵 骨科 快速康复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研讨延续性护理对手烧伤患者修复术后的影响。方法 取2020年7月-2022年7月我院手烧伤修复患者8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 观察组关节活动度、肌力感觉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灵巧性/协调性评分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延续性护理下,手烧伤患者的功能康复效果将更好,对其生活质量也有明显改善。

  • 标签: 延续性护理 手烧伤患者 修复手术 康复质量 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肛周脓肿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综合性护理措施及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自2018年8月至2019年2月共收治肛周脓肿并糖尿病患者22例,均采取切开引流手术治疗,采取多方面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对患者恢复有很大帮助,治疗效果满意。结果:22例患者均达到了治愈水平,在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及术后生活质量方面都有明显改善。结论:对于肛周脓肿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采取的综合性护理对患者的治疗效果有显著的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肛周脓肿 糖尿病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为提高结直肠癌患者护理质量,给予其早期经口进食护理措施,对其在快速康复外科应用效果进行研究。方法:研究对象为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选取时间:2019.03-2021.03,例数:80例,将纳入研究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40例)、对照组(40例),二组患者均施行腹腔镜结直肠癌切除术,术后给予对照组传统进食法,实验组则采取术后早期经口进食干预,对比二组患者康复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首次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

  • 标签: 结直肠癌 早期经口进食 快速康复外科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例3p缺失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表型及遗传学特点。方法选取分别于2021年11月、2020年10月至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生殖遗传门诊就诊的2例3p缺失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患者1为胎儿。收集二者的临床资料,采集患者1母亲的羊水样本30 mL,患者2的外周血样5 mL,进行G显带染色体核型分析和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芯片(SNP-array)检测。结果患者1主要临床表现为左侧胸腔积液,患者2表现为智力低下、原发不孕。二者G显带染色体核型分别为46,XY,del(3)(p25)和46,XX,del(3)(p25)。SNP-array显示其均在3p26.3p25.3区存在杂合缺失,缺失片段分别为9 369 kb和9 404 kb,且均涉及CNTN4、CNTN6、OXTR、CHL1和SRGAP3等21个OMIM基因,患者2的缺失还涉及SETD5基因。患者1父母经遗传咨询后选择了终止妊娠。结论本研究确诊了2例3p缺失综合征患者,3p26.3p25.3杂合缺失可能为其临床表型的遗传学病因。上述发现丰富了该综合征的临床表型谱。

  • 标签: 3p缺失综合征 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芯片 胸腔积液 智力低下 原发不孕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研究脊髓小脑共济失调3型(SCA3)患者皮肤成纤维细胞中高尔基体形态的变化。方法收集2016—2020年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3例SCA3患者和3名正常对照,其中3例SCA3患者胞嘧啶-腺嘌呤-鸟嘌呤重复序列拷贝数分别为14/76、20/80和21/82,采用组织块培养法分别获得其皮肤成纤维细胞;采用细胞计数试剂法检测细胞的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的凋亡水平;采用蛋白质印迹法以及免疫荧光法检测皮肤成纤维细胞共济失调3型蛋白、高尔基基质蛋白 130(GM130)以及高尔基重排堆蛋白2(GORASP2)的蛋白表达;采用透射电镜观察皮肤成纤维细胞中高尔基体形态。结果通过组织块培养法成功地获得了SCA3患者与正常对照的皮肤成纤维细胞;患者来源的皮肤成纤维细胞表达突变的共济失调3型蛋白,细胞活力降低(t=5.06,P=0.007)、凋亡增加(t=3.77,P=0.020),高尔基体形态发生碎裂,GM130表达量增加(t=5.23,P=0.006),GORASP2蛋白表达量下降(t=4.35,P=0.012);透射电镜观察结果显示患者皮肤成纤维细胞中高尔基体结构混乱。结论SCA3患者来源的皮肤成纤维细胞高尔基体发生碎裂,高尔基体形态和结构异常可能参与了SCA3的发病。

  • 标签: 脊髓小脑共济失调 成纤维细胞 皮肤 高尔基体 细胞凋亡 细胞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