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腹疝囊高位结扎治疗小儿斜疝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自2006年1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小儿腹股沟斜疝患儿106例,均采用经腹腔疝囊高位结扎,记录患者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结果106例患儿全部治愈,无切口感染、阴囊积液、复发等并发症,手术时间10~25分钟,住院2~5天。结论经腹腔疝囊高位结扎操作简单,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适合在基层医院应用。

  • 标签: 腹股沟斜疝 小儿 经腹腔疝囊高位结扎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胃穿孔修补的手术方法及效果及应用前景。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9月到2012年1月为21例胃穿孔患者行腹腔镜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1例中转开腹(胃癌)20例均获成功,手术时间30-55min,住院7-9天1例切口感染,未发生肠粘连、盆腔脓肿及吻合口漏等并发症。结论胃穿孔行腹腔镜修补,创伤小,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者具有丰富的腹腔镜手术经验,在基层医院大有应用前景。

  • 标签: 消化性溃疡穿孔腹腔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动痔疮套扎(RPH)治疗轻度痔疮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50例痔疮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实施传统根治手术,观察组实施RPH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及手术各项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2%显著高于对照组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轻中度痔疮患者行自动痔疮套扎效果较好,且患者恢复较快,痛苦少,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自动痔疮套扎术 根治手术疗法 并发症 痔疮
  • 简介:【摘要】目的 :比较髋关节置换麻醉中不同麻醉方式的运用效果。 方法: 选取 2016 年 1 月 ~2019 年 12 月我院收治的 70 例行髋关节置换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顺序的先后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35 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腰硬联合麻醉,而对照组患者则采用硬膜外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 结果: 观察组患者麻醉时间和术后苏醒时间明显较对照组短( P<0.05 );观察组的用药剂量较对照组少( P<0.05 )。 结论 :腰硬联合麻醉在髋关节置换中应用具有很好的效果,可以减少药物使用剂量,缩短麻醉时间和术后苏醒时间,值得应用推广。

  • 标签: 髋关节置换术 腰硬联合麻醉 硬膜外麻醉
  • 简介:摘要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TAVR)已成为老年主动脉瓣狭窄的主流治疗方式。股动脉入路是TAVR的首选入路,90%以上的患者可经股动脉完成TAVR,替代入路包括经锁骨下动脉、经腋动脉、经颈动脉、经升主动脉和经心尖入路。对于常规经股动脉或上述替代入路均不适合的患者,近年来国际上报道了经腔静脉入路,但该入路操作步骤相对复杂、技术要求高,在国内尚未见报道。该文报道1例具有明确TAVR指征,但股动脉入路和常规替代入路均不适合的主动脉瓣狭窄病例,通过建立腔静脉至腹主动脉通路成功完成TAVR,植入球扩式脉瓣系统。

  • 标签: 心脏瓣膜假体植入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 经腔静脉入路 主动脉瓣狭窄 二叶式主动脉瓣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与PCNL治疗输尿管上段大结石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3月到2021年3月收治的输尿管上段大结石患者60例进行研究,平均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0例,给予经皮肾镜取石(PCNL),观察组30例,给予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比较两种医治手段对输尿管上段大结石患者的价值。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石清除率高于对照组,2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 作者: 陈勇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4-01-04
  • 出处:《今日健康》2023年29期
  • 机构: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松垭人民医院普外科,四川省绵阳市621000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对高龄胆总管结石患者实施内镜下胰胆管造影取石的效果。方法 抽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高龄胆总管结石患者25例作为此次的观察对象,并对其实施内镜下胰胆管造影取石,并分析临床效果。结果 从并发症发生情况上看,25例患者中出血切口感染者1名、便秘者1名,腹腔感染、肺部感染以及压疮者均无,共计2名患者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8.00%(2/25);从疼痛评分上看,患者术后3天的评分明显低于术后1天,对比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从手术相关指标上看,患者的心率为(84.49±8.29)次/min、呼吸频率为(23.39±6.36)次/min、动脉血氧分压为(85.76±5.61)mmHg、中出血量为(16.78±5.09)ml、术后排气时间为(10.29±3.71)h、住院时间为(6.44±0.51)d;从取石成功率上看,一次性取石成功人数23人,取石成功率为92.00%(23/25),二次取石成功人数为2人,成功率为100%(2/2);从术后满意度上看,25例患者中非常满意者14名、基本满意者10名,不满意者1名,满意人数共计24人,满意度为96.00%(24/25);。结论 对高龄胆总管结石患者实施内镜下胰胆管造影取石的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高龄 胆总管结石 内镜下胰胆管造影取石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闭合复位与切开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9月—2016年9月收治的80例股骨干骨折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40例采用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固定,对照组40例采用切开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随访两组患者19个月膝关节恢复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膝关节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有利于患者膝关节的恢复、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股骨干骨折 闭合复位 切开复位 交锁髓内钉内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选择性膝动脉栓塞治疗膝骨关节炎(KOA)继发性疼痛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前瞻性纳入2020年10月至2021年7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因KOA继发中重度膝关节疼痛的患者17例(23侧膝关节),年龄(68±7)岁,男6例,女11例。术前使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量表评估患者膝关节疼痛、僵硬及功能情况,使用Kellgren-Lawrence(K-L)分级评估KOA严重程度,使用磁共振膝骨关节炎评分(MOAKS)评估患膝MR成像特征。所有患者均进行选择性膝动脉栓塞(GAE)。术后随访6个月,分别于术后1天、1周和1、3、6个月使用VAS、WOMAC量表评估临床结局,包括膝关节疼痛、僵硬及功能改善情况,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23侧患膝均超选并栓塞3~7支膝动脉分支,其中7例K-L分级4级患者栓塞4~7支膝动脉分支。术后1个月临床改善率为95.6%(22/23),术后3个月临床改善率为86.9%(20/23),术后6个月临床改善率为91.3%(21/23)。23侧患膝完成6个月随访,术后1、3、6个月VAS评分、WOMAC疼痛评分及WOMAC总评分分别为(2.5±1.3)、(3.4±2.4)、(19.7±9.8)分,(3.0±1.8)、(4.5±3.4)、(22.3±11.3)分,(2.8±1.5)、(4.1±3.0)、(20.5±11.0)分,均低于术前的(6.6±0.9)、(11.4±2.6)、(47.0±12.0)分(均P<0.001)。随访期间7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3例股动脉穿刺区皮肤瘀斑,4例术后1 d膝关节僵痛感,均在1周内自行缓解;6例患者术后存在伸屈活动时关节弹响,其中3例于术后3个月内自行消退。所有患者均未发生重大手术相关不良事件。结论GAE治疗KOA继发性疼痛临床改善率较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为保守治疗无效的疼痛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 标签: 骨关节炎,膝 疼痛 膝动脉栓塞术 随访研究
  • 简介:摘要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 ERAS)是基于循证医学证据的一系列围手术期优化处理措施的整合。由于胰腺外科的特殊性,ERAS在胰腺外科中的开展相对缓慢,本中心结合具体临床病例分享ERAS在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围手术期中应用的经验体会,并对其中几个热点问题进行探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腹腔镜下胃穿孔修补与开腹手术两种方法治疗老年消化性溃疡穿孔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4年5月~2017年2月间收治的93例消化性溃疡穿孔患者,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开腹组(42例)、腔镜组(51例),回顾性分析两组手术资料。结果与开腹组相比,腔镜组穿孔直径、出血量、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观察指标更优,独立样本t检验提示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显著性(P<0.05)。腔镜组肠梗阻、腹腔感染、切口开裂以及切口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开腹组,卡方检验提示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显著性(P<0.05)。结论腔镜下穿孔修补治疗老年消化性溃疡穿孔创伤小,出血量和并发症较少,更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建议推广使用。

  • 标签: 消化性溃疡穿孔 开腹手术 胃穿孔修补术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皮微穿刺左锁骨下动脉体内重建在短近端锚定区胸主动脉腔内修复(TEVAR)中的应用价值,评价左锁骨下动脉体内开窗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10月至2019年6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行经皮微穿刺左锁骨下动脉TEVAR支架体内开窗的23例患者,其中胸主动脉夹层患者17例、胸主动脉瘤患者6例。在常规TEVAR术后,以预弯的21 G空芯套管穿刺针经左锁骨下动脉内侧段直接穿刺胸主动脉覆膜支架行体内开窗,观察其成功率、临床疗效和并发症,术后1、3、6个月进行随访。结果23例左锁骨下动脉体内开窗的技术成功率为100%,术后即刻胸主动脉造影见胸主动脉覆膜支架及左锁骨下动脉分支支架膨胀良好,周围无内漏发生。围手术期未见左锁骨上区血肿发生。1例患者术后3 d出现左侧少量气胸,未予特殊处理自愈。随访时间为(4.2±1.4)个月,复查胸主动脉增强CT未见支架近端逆撕及左锁骨下动脉分支支架周围内漏形成。结论在TEVAR的基础上行经皮微穿刺左锁骨下动脉重建是一种简单可行、安全高效的体内开窗手术。

  • 标签: 主动脉瘤,胸 放射学,介入性 开窗术 左锁骨下动脉 穿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