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手术部位感染(SSI)的发生可显著延长术后住院时间,加重患者及社会经济负担,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本研究旨在调查全国范围内腹部手术后SSI的发生率,分析其风险因素,为腹部手术后SSI的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多中心横断面研究方法,收集全国68家医院2020年6月1—30日期间所有接受腹部手术的成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的一般资料、围手术期的相关临床数据以及感染切口微生物培养结果。主要结局指标为腹部手术后30 d内SSI发生率,次要结局变量为重症监护室(ICU)住院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以及术后30 d病死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SSI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5 560例腹部手术患者,术后有163例(2.9%)发生SSI,其中器官(腔隙)感染98例(60.1%)、深部切口感染19例(11.7%)、浅部切口感染46例(28.2%)。切口微生物培养结果显示,大肠埃希菌为SSI的主要病原菌(22.7%,37/163)。多因素分析显示,高血压病史(OR=1.792,95% CI:1.194~2.687,P=0.005)、手术部位为小肠(OR=6.911,95% CI:1.846~25.878,P=0.004)、手术时间延长(OR=1.002,95% CI:1.001~1.003,P<0.001)、手术切口等级(污染切口:OR=3.212,95% CI:1.495~6.903,P=0.003;感染切口:OR=11.562,95% CI:3.777~35.391,P<0.001)为SSI发生的危险因素,而行腹腔镜或机器人手术(OR=0.564,95% CI:0.376~0.846,P=0.006)以及术前白蛋白水平每升高1 g/L(OR=0.920,95% CI:0.888~0.952,P<0.001)为SSI发生的保护因素。与非SSI患者相比,SSI患者术后ICU入住率[26.4%(43/163)比9.5%(514/5 397),χ2 =54.999]和术后30 d病死率[1.84%(3/163)比0.01%(5/5 397),χ2 =33.642]更高,ICU住院时间(中位数:0比0,U=518 414)、术后住院时间(中位数:17 d比7 d,U=656 386)和总住院时间(中位数:25 d比12 d,U=648 129)均显著延长,住院费用亦明显增加(中位数:7.1万元比3.9万元,U=557 96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结论腹部手术后SSI发生率为2.9%。为降低术后SSI的发生,术前应纠正低蛋白血症,选择微创手术,尽量缩短手术时间;在围手术期内对高血压、小肠手术以及切口污染较严重的患者,予以关注并加强护理。

  • 标签: 腹部手术 手术部位感染 横断面研究 危险因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全凭静脉麻醉和吸入麻醉对老年手术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双盲法随机将我院收治的60例老年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持续吸入七氟醚和50%N2O维持麻醉,观察组给予全凭静脉麻醉,采用瑞芬太尼0.05~0.2μg/kg·min和丙泊酚3~6mg/kg·h推注泵持续输注,并观察分析两种不同麻醉方式对患者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前和术后24hMMSE评分与对照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而术后1h、3h、6hMMSE评分观察组均比对照组高,两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时观察组患者术后睁眼时间、拔管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两组患者手术麻醉时间无差异(P>0.05)。结论全凭静脉麻醉方式在老年腹部手术中应用,麻醉恢复快,术后清醒时间短,认知功能影响小,安全性和可行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吸入麻醉 全凭静脉麻醉 老年手术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局部进展期Siewert Ⅱ型和Ⅲ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的近期疗效。方法采用倾向评分匹配和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19年4月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404例行胃癌根治术局部进展期Siewert Ⅱ型和Ⅲ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331例,女73例;中位年龄为62岁,年龄范围为34~90岁。404例患者中,104例行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胃癌根治术设为机器人组;205例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设为腹腔镜组;95例行开腹胃癌根治术设为开腹组。观察指标:(1)倾向评分匹配情况及匹配后3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2)手术情况。(3)术中淋巴结清扫情况。(4)术后情况。(5)并发症情况。(6)随访情况。术后1个月采用门诊和电话方式进行随访,了解患者出院后生存和严重并发症发生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19年6月。倾向评分匹配分析应用SPSS 23.0统计软件和R软件3.6.1 MatchIt程序对机器人组、腹腔镜组和开腹组患者进行1∶2∶1最近邻匹配法匹配。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范围)表示,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以绝对数或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1)倾向评分匹配情况及匹配后3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404例患者中,312例患者配对成功,其中机器人组78例,腹腔镜组156例,开腹组78例。倾向评分匹配前机器人组患者年龄,组织组织病理学分级(G1、G2、G3级),手术切除范围(近端胃、全胃)分别为(62.2±1.0)岁,0、37、67例,13、91例,腹腔镜组患者上述指标分别为(60.9±8.1)岁,0、98、107例,31、174例,开腹组患者上述指标分别为(58.5±9.8)岁,1、32、62岁,27、68例;3组患者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4.269,6.356, χ2=10.416,P<0.05)。经倾向评分匹配后机器人组患者上述指标分别为(61.2±10.8)岁,0、28、50例,12、66例;腹腔镜组患者上述指标分别为(60.7±8.0)岁,0、56、100例,25、131例;开腹手术组患者上述指标分别为(60.7±8.4)岁,0、25、53例,18、60例;3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0.074,0.379, χ2=2.141,P>0.05)。(2)手术情况:倾向评分匹配后机器人组、腹腔镜组、开腹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近端切缘长度分别为300.0 min(188.0~420.0 min)、276.0 min(180.0~400.0 min)、244.5 min(125.0~461.0 min),137.5 mL(50.0~400.0 mL)、150.0 mL(40.0~800.0 mL)、200.0 mL(55.0~800.0 mL),6.0 cm(3.0~12.0 cm)、6.0 cm(3.0~12.0 cm)、20.0 cm(18.0~25.0 cm),2.5 cm(1.5~5.5 cm)、3.0 cm(1.0~5.0 cm)、2.0 cm(1.0~5.5 cm),3组患者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7.619,30.069,179.367,11.560,P<0.05)。(3)术中淋巴结清扫情况:倾向评分匹配后机器人组、腹腔镜组、开腹组患者淋巴结清扫总数,第一站淋巴结清扫数目,膈肌与食管周围淋巴结清扫数目分别为30.5枚(10.0~70.0枚)、29.0枚(12.0~79.0枚)、29.0枚(18.0~58.0枚),18.0枚(6.0~42.0枚)、19.0枚(6.0~47.0枚)、18.0枚(12.0~38.0枚),4.0枚(0~13.0枚)、5.0枚(0~15.0枚)、5.0枚(0~8.0枚),3组患者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3.676,1.014,0.827,P>0.05);3组患者第二站淋巴结清扫数目,胰腺上区淋巴结清扫数目,第110组淋巴结清扫数目,第111组淋巴结清扫数目分别为9.0枚(2.0~30.0枚)、6.5枚(0~25.0枚)、6.5枚(0~19.0枚),9.0枚(2.0~30.0枚)、7.0枚(0~25.0枚)、6.5枚(0~19.0枚),1.0枚(0~4.0枚)、0枚(0~3.0枚)、0枚(0~1.0枚),0枚(0~3.0枚)、0枚(0~4.0枚)、0枚(0~1.0枚),3组患者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9.027,24.368,19.236,11.147,P<0.05)。(4)术后情况:倾向评分匹配后机器人组、腹腔镜组、开腹组患者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分别为3 d(2~5 d)、3 d(2~8 d)、4 d(2~10 d),2 d(1~4 d)、2 d(1~7 d)、4 d(2~10 d),9 d(5~20 d)、9 d(6~56 d)、11 d(8~41 d),10.6万元[(5.4~18.0)万元]、8.6万元[(5.7~40.8)万元]、8.4万元[(5.8~15.2)万元],3组患者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8.487,95.069,39.443,83.899,P<0.05)。(5)并发症情况:倾向评分匹配后机器人组患者术后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严重并发症(Clavien-Dindo分级≥3)发生率、胃肠道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切口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呼吸系统并发症发生率、感染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1.8%(17/78)、5.1%(4/78)、10.3%(8/78)、1.3%(1/78)、7.7%(6/78)、2.6%(2/78),腹腔镜组患者上述指标分别为21.8%(34/156)、7.1%(11/156)、5.1%(8/156)、1.3%(2/156)、11.5%(18/156)、3.8%(6/156),开腹组患者上述指标分别为29.5%(23/78),6.4%(5/78)、9.0%(7/78)、2.6%(2/78)、14.1%(11/78)、2.6%(2/78),3组患者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1.913.0.321,2.394,0.866,1.641,0.335,P>0.05)。(6)随访情况:倾向评分匹配后312例患者均获得术后随访,随访时间为术后1个月。随访期间,2例患者因严重并发症自动出院后死亡,310例患者均未出现输入襻和输出襻梗阻、倾倒综合征等严重并发症。结论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胃癌根治术治疗局部进展期Siewert Ⅱ型和Ⅲ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安全可行。与腹腔镜及开腹手术比较,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在第二站淋巴结清扫,尤其是胰腺上区淋巴结清扫更具优势。

  • 标签: 食管胃结合部肿瘤,腺癌 Siewert Ⅱ型 Siewert Ⅲ型 局部进展期 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 近期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腹腔镜胆囊手术中应用不同剂量的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的麻醉效果。方法:将2019年3月—2021年3月接诊且行低剂量(0.3μg·kg-1)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和瑞芬太尼麻醉的60例腹腔镜胆囊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将同期接诊且行高剂量(0.6μg·kg-1)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和瑞芬太尼麻醉的60例腹腔镜胆囊手术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组间血流动力学、认知功能评分(MMSE)展开分析。结果:(1)入室时,组间心率(HR)、舒张压(DBP)、收缩压(SBP)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切皮时、拔管时HR、DBP、SB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d时的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不同剂量 右美托咪定 丙泊酚 瑞芬太尼 腹腔镜胆囊手术 麻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