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作者: 陈颖 周弘璐 赵玉良 汪萱怡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2022年第02期
  • 机构: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生物医学研究院,上海200032,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疫苗临床研究所,石家庄050021,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生物医学研究院,上海200032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医学分子病毒学教育部 国家卫生健康委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32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上海201102
  • 简介:摘要疫苗的免疫持久评价方法包括直接评价、间接评价以及模型预测、Meta分析等方法。直接评价通过评价疫苗对所预防疾病发病和(或)感染的保护作用来评价疫苗的免疫持久,是疫苗的免疫持久评价的金标准。通过免疫学替代指标间接评价疫苗的免疫持久,在实践中应用更为广泛。此外,数学模型、Meta分析等方法也可用于疫苗的免疫持久评价。结合具体情况选择恰当的评价方法分析疫苗的免疫持久,对完善疫苗免疫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疫苗 评价研究 免疫持久性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国产口服六价重配轮状病毒活疫苗在中国健康成人、儿童和婴幼儿中服用的安全。方法2016年7月至2017年8月在河北省疫苗临床研究基地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的临床试验设计,纳入受试者为18岁以上成年人40名,2~6周岁儿童40名,6~12周龄婴儿120名,共计200名。研究对象依据年龄、剂量共分为5个阶段组。每组按照2∶1∶1的比例分别口服我国国产的六价重配轮状病毒活疫苗、安慰剂1或者安慰剂2。采用定期随访和主动报告相结合的方式,观察疫苗接种后28 d内的不良反应。结果成年人中,试验组、安慰剂1组和安慰剂2组分别有5例(5/20)、1例(1/10)和1例(1/10)发生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42)。儿童中,试验组、安慰剂1组和安慰剂2组分别有8例(8/20)、5例(5/10)和3例(3/10)发生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46)。婴儿中,高、中、低剂量组分别有16例(16/20)、13例(13/20)和11例(11/20)发生不良反应;安慰剂1组和安慰剂2组分别有15例(15/30)和18例(18/30)发生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00,P=0.287)。不良反应主要以1级为主,成人组和儿童组受试者未发生3级不良反应,但在婴儿的高剂量组和中剂量组各有1例受试者发生3级不良反应。结论国产口服六价重配轮状病毒活疫苗应用于成年人、2~6周岁儿童和6~12周龄婴儿后不良反应少,安全较好。

  • 标签: 轮状病毒 疫苗 安全性 不良反应 免疫原性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1~12岁儿童接种国产1剂次冻干水痘减毒活疫苗后的安全和免疫原性。方法2018年10月至2020年12月在河北省疫苗临床试验基地采用随机、盲法、同类疫苗对照的非劣效临床试验设计开展临床研究,研究对象为1~12岁健康儿童,共计1 080名,按1∶1的比例随机分配到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接种1剂试验疫苗(北京万泰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和对照疫苗(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观察疫苗接种后30 d内的不良反应,在接种疫苗前和接种疫苗后30 d分别采集儿童2.5~3.0 mL静脉血,采用膜抗原荧光抗体法(FAMA)检测抗水痘病毒抗体,并计算抗体阳转率及几何平均滴度(GMT)。结果试验组的抗体阳转率96.00%(240/250),高于对照组的88.74%(χ2=9.128,P<0.01);试验组人群阳转率(4倍增长)为92.95%(501/539),高于对照组的78.52%(χ2=45.915,P<0.01);试验组GMT为192.42(167.92~220.50),高于对照组的85.65(73.29~100.09)(t=7.683, P<0.01);试验组抗体GMT≥1∶128的比例为61.97%,高于对照组的38.33%(χ2=60.266,P<0.01)。试验组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4.12%(130/539),对照组为26.48%(143/54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见的局部不良反应以发红、肿、疼痛为主。两组均未发生与疫苗接种有关的严重不良事件。结论在1~12岁儿童中进行国产1剂次冻干水痘减毒活疫苗免疫,具有较高的安全和免疫原性。

  • 标签: 水痘疫苗 安全性 免疫原性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Vero细胞)在60岁及以上人群中的安全。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设计开展临床研究,于2020年5月,在河北省任丘市招募符合标准的60岁及以上常住老年人为研究对象。共纳入受试者422名(Ⅰ、Ⅱ期临床试验分别为72、350名)。按照0、28 d的免疫程序随机接种2剂次试验疫苗或安慰剂。Ⅰ期受试者随机分为中剂量、高剂量组,每个剂量组按照2∶1的比例分别接种试验疫苗和安慰剂,Ⅱ期受试者按照2∶2∶2∶1的比例随机分成4组,分别接种低剂量、中剂量、高剂量试验疫苗和安慰剂。采用定期随访和主动报告相结合的方式,观察疫苗接种后28 d内的不良反应,并分析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422名研究对象年龄为(66.45±4.70)岁,男性占48.82%(206/422);低、中、高3个剂量疫苗接种组和安慰剂组分别纳入100、124、124、74 名。剔除1名未接种疫苗者后,共将421名至少接种1剂次疫苗者纳入安全分析。接种完第1剂或第2剂后28 d内,共有20.67%(87/421)的受试者发生不良反应(征集和非征集)。76名发生严重程度1级不良反应[18.05%(76/421)];22名发生严重程度2级不良反应[5.23%(22/421)];未发生3级及以上不良反应。共有19.71%(83/421)的受试者发生征集不良反应,1级不良反应中,最常见的为接种部位的疼痛,其次是发热和疲劳乏力;2级不良反应中,最常见的为发热、疲劳乏力,其次为肌肉痛和接种部位红晕。共有2.61%(11/421)受试者发生非征集不良反应。共有1.66%(7/421)受试者在疫苗接种后发生了严重不良事件,未发现与疫苗接种有关的严重不良事件。结论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应用于60岁及以上人群时安全较好。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 随机对照试验 老年人 灭活疫苗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呼吸机Y管雾化倍氯米松联合异丙托溴铵治疗慢性阻塞肺疾病急性发作期(AECOPD)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7月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行气管插管、需呼吸机支持的AECOPD患者60例,采用间隔选择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给予呼吸机Y管雾化倍氯米松联合异丙托溴铵,对照组给予无雾化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和血气分析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6.95±1.86)d]少于对照组[(7.98±1.65)d],气道压、平台压及气道阻力[(23.69±2.58)cmH2O/(L·s)(1 cmH2O=0.098 kPa)、(23.58±2.48)cmH2O、(19.56±1.62)cmH2O]小于对照组[(25.74±2.83)cmH2O/(L·s)、(25.84±2.65)cmH2O、(20.86±1.73)cmH2O],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二氧化碳分压低于对照组,pH值、氧分压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BE值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机Y管雾化倍氯米松联合异丙托溴铵治疗AECOPD呼吸机支持的患者有较好的作用。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倍氯米松 异丙托溴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