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髋臼骨折合并髋关节前脱位的分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7月至2018年3月期间北京积水潭医院创伤骨科诊治的12例髋臼骨折合并髋关节前脱位患者资料。男7例,女5例;年龄为24~80岁,平均49.6岁。参照髋关节前脱位Epstein分及Letournel-Judet髋臼前柱骨折,对髋臼骨折合并髋关节前脱位归纳出一种分系统,共分4:A1例,髋关节髂骨脱位,髋臼骨折线涉及髂骨翼;B4例,髋关节髂骨脱位,髋臼骨折涉及髂前下棘;C5例,髋关节耻骨脱位,髋臼骨折涉及整个前壁;D2例,髋关节闭孔脱位,髋臼骨折仅涉及前角区。髋臼骨折保守治疗5例,手术内固定治疗6例,一期关节置换1例。分析各型患者骨折复位质量及功能结果。结果1例A髋臼骨折为不典型高位前柱骨折,4例B、3例C、2例D髋臼骨折为不典型前壁骨折。10例患者获平均17.2个月(3~46个月)随访,1例失访,另1例关节置换患者未纳入随访。术后根据Matta评分标准评定髋臼骨折复位质量,末次随访时根据改良Merle d'Aubigne & Postel评分系统评定患髋功能:1例A患者手术复位差,功能结果差。1例B患者手术复位满意,功能结果为优;保守治疗及手术复位差各1例,功能结果均为差。C患者手术复位满意3例,功能结果满意2例,差1例(并发Brooker Ⅳ级异位骨化);保守治疗1例,复位及功能结果均差。2例D患者保守治疗,髋臼骨折复位差,功能结果均满意。结论髋臼骨折合并髋关节前脱位为一特殊类型损伤,可分为4:A、B、C需选择恰当手术入路复位固定髋臼骨折,D髋关节前脱位复位后可保守治疗。

  • 标签: 髋臼 骨折 髋脱位 分型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尸体标本解剖研究自主研发的智能化骨折复位机器人系统辅助骨盆骨折微创复位的效果。方法以10例新鲜冰冻成人尸体标本骨盆为实验对象(男7例,女3例),参考10例不稳定骨盆骨折患者的骨折形态建立骨盆骨折模型(依据Tile分:B13例,B24例,C13例),使用本团队研发的新型智能化骨盆骨折复位机器人系统完成模型骨的自动复位并测量术中配准导航时间、自主复位时间、手术总时间和复位误差。结果10例骨盆模型均通过机器人系统完成了有效复位。术中配准导航时间平均为47.4 min(32~74 min),自主复位时间平均为73.9 min(48~96 min),手术总时间平均为121.3 min(83~170 min)。复位误差平均为2.02 mm(1.67~2.62 mm),复位结果满足临床手术要求。结论智能化骨折复位机器人系统可以辅助完成骨盆骨折的闭合复位,复位过程符合临床手术流程,具有较高的复位精度和操作可行性,同时彻底避免了传统手术过程中医生的放射暴露,为临床骨盆骨折微创复位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 标签: 机器人 外科手术,微创性 解剖学 骨盆骨折 骨折复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科机器人辅助治疗髋臼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北京积水潭医院创伤骨科采用"天玑"机器人辅助治疗的31例髋臼骨折患者资料。男27例,女4例;平均年龄为42.3岁(17~71岁)。骨折Letournel-Judet分:前柱骨折5例,横形骨折12例,横形伴后壁骨折2例,T形骨折8例,前方伴后半横形骨折2例,双柱骨折2例。受伤至手术时间平均为9.0 d(2~21 d)。23例患者采用经皮内固定术,8例患者采用有限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记录患者的螺钉固定数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量、ICU使用率、住院时间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等。结果31例患者平均置入螺钉1.9枚(1~5枚),手术时间平均为3.3 h(1.0~8.5 h),术中出血量平均为298.7 mL(20~2 000 mL),异体输血量平均为77.4 mL(0~800 mL),自体输血量平均为56.5 mL(0~800 mL),并发症发生率为9.7%(3/31),ICU使用率为29.0%(9/31)。住院时间平均为6.0 d(1~23 d)。29例患者术后获平均34.2个月(6~65个月)随访,2例失访。末次随访时改良Merle d'Aubigne & Postel评分平均为16.7分(12~18分);Majeed评分平均为85.4分(60~100分),其中优18例,良7例,可4例,优良率为86.2%(25/29)。结论骨科机器人可以帮助临床医生准确定位髋臼螺钉的安全通道,并辅助安全置入通道螺钉,实现髋臼骨折的微创固定,效果良好。

  • 标签: 手术机器人 髋臼 骨折 骨折固定术,内 外科手术,微创性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股骨颈动力交叉钉系统(FNS)和空心螺钉(CCS)固定治疗中青年股骨颈骨折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12月期间北京积水潭医院创伤骨科采用FNS治疗的29例中青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资料。根据性别、年龄、体重指数匹配29例采用CCS治疗的患者,并据此分为两组:CCS组29例,男14例,女15例;年龄为(48.2±12.3)岁;采用CCS固定;FNS组29例,男14例,女15例;年龄为(48.2± 12.0)岁;采用FNS固定。比较两组患者的骨折复位质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末次随访时股骨颈短缩程度、髋关节功能、Barthel指数、健康调查12条简表(SF-12)评分及随访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及随访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CCS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20(10,50) mL]显著少于FNS组患者[50(20,50) mL],末次随访时股骨颈短缩程度(1级5例,2级18例,3级6例)显著重于FNS组患者(1级21例,2级6例,3级2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的骨折复位质量、手术时间、随访期间并发症发生率、末次随访时Merle d'Aubigné&Postel评分、Barthel指数及SF-12量表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中青年股骨颈骨折,FNS和CCS都是较好的内固定选择。与CCS比较,FNS可显著减轻患者的股骨颈短缩程度,更好地维持股骨颈长度。

  • 标签: 股骨颈骨折 骨折固定术,内 骨钉 股骨颈动力交叉钉系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骨科手术机器人辅助经皮固定骶髂关节螺钉治疗不稳定型骨盆后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北京积水潭医院创伤骨科急诊接受经皮骶髂关节螺钉固定的26例骨盆骨折患者资料。根据术中是否应用骨科手术机器人辅助置钉分为两组:观察组14例,男10例,女4例;年龄为(45.9 ± 10.1)岁;利用天玑®(TiRobot)骨科手术机器人辅助置钉。对照组12例,男9例,女3例;年龄为(49.2 ± 11.3)岁;按传统方式在X线透视下徒手置钉。所有患者均于伤后24 h内完成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螺钉置入时间、导针置入次数、术中出血量、透视时间、术后骶髂关节螺钉位置、骨折复位质量及末次随访时髋关节Harris评分等。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及随访时间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置入20、18枚螺钉。观察组患者的螺钉置入时间[(16.1 ± 3.4) min]和透视时间[(8.1 ± 3.3) s]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26.4 ± 5.4) min、(25.2 ± 7.4)s],导针置入次数[1(1,2)次]显著少于对照组患者[6(3,8)次],术中出血量[(10.5 ± 6.4) mL]显著少于对照组患者[(24.8 ± 6.7) 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骶髂关节螺钉位置:观察组优18枚,良2枚;对照组优14枚,良2枚,差2枚;术后骨折复位质量:观察组优12例,良1例,可1例;对照组优10例,良1例,可1例,以上项目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末次随访时髋关节Harris评分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徒手置钉比较,急诊骨科手术机器人辅助经皮固定骶髂关节螺钉治疗不稳定型骨盆后环骨折能够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创伤,且置钉准确率高。

  • 标签: 骨盆 骨折 骨折固定术,内 骨钉 外科手术,微创性 手术机器人 急诊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腹直肌旁入路与髂腹股沟入路内固定治疗髋臼骨折的围手术期结果。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纳入2018年6月至2021年1月期间北京积水潭医院创伤骨科收治的74例髋臼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37例,男28例,女9例;年龄为(55.8±15.2)岁;骨折Letournel-Judet分:前柱骨折10例,前方伴后半横形骨折7例,横形骨折1例,T形骨折3例,双柱骨折16例;采用腹直肌旁入路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B组37例,男28例,女9例;年龄为(49.4±14.6)岁;骨折Letournel-Judet分:前柱骨折8例,前方伴后半横形骨折6例,横形骨折及T形骨折各2例,双柱骨折19例;采用髂腹股沟入路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复位质量及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两组患者除合并伤之外其他术前一般资料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A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中位数为150(120,180)min,显著低于B组患者[180(150,225)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中位数分别为800(600,1 000)、1 000(600,1 300)mL,术后骨折复位质量优良率分别为91.9%(34/37)、78.4%(29/37),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4.3%(9/37)、45.9%(17/37),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髂腹股沟入路比较,腹直肌旁入路内固定治疗髋臼骨折可明显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

  • 标签: 髋臼 骨折 骨折固定术,内 手术入路 随机对照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