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肺癌化疗后继发肺部感染患者采用抗菌药物+痰热清注射液完成治疗后获得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时间范围处于2020年2月~2022年5月阶段的74例肺癌化疗后继发肺部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投掷硬币法作为治疗研究分组依据,展开所有肺癌化疗后继发肺部感染患者不同组别划分;其中施以抗菌药物联合治疗的设为参照组(n=37);参照组基础上,施以痰热清注射液治疗的设为研究组(n=37);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结果:研究组肺癌化疗后继发肺部感染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相较于参照组,表现为明显提升(P

  • 标签: 抗菌药物 痰热清注射液 肺癌 化疗 继发肺部感染 疗效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睡眠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EEG)监测在小儿癫痫(epilepsy,EP)诊断、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淮南市妇幼保健院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的收治的临床诊断为小儿癫痫的患儿56例的临床资料。分析睡眠EEG监测下癫痫样放电阳性率、出现部位及与睡眠时相的关系。结果56例患儿中36例(64%)曾行常规清醒EEG监测结果正常,结果异常20例(36%);56例患儿睡眠EEG正常9例(16%),异常47例(84%);2种状态下EEG监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08,P < 0.001)。47例异常EEG中阵发性异常即癫痫样放电44例,非特异性异常3例;44例描记到癫痫样放电的患儿中,清醒期即出现癫痫样放电的5例(11%),思睡期出现11例(25%),浅睡期出现28例(64%)。EEG癫痫放电出现部位:44例中癫痫样放电以中央颞区为主9例(21%),颞区为主8例(18%),以顶枕区为主1例(2%),额区为主5例(11%),额颞区为主6例(14%),广泛性放电14例(32%),广泛性高度失律1例(2%)。结论临床高度疑似癫痫的患儿,如果常规清醒EEG监测结果正常的应重视复查睡眠EEG,以减少癫痫患儿的误诊、漏诊。

  • 标签: 癫痫 儿童 青少年 睡眠 清醒 脑电描记术 阳性 误诊
  • 简介:摘要目的对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的关系进行探讨,为临床诊治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接受胃镜检查患者300例作为观察对象,按照检查结果划分为消化性溃疡组、慢性胃炎组、正常组,每组各100例。统计并对比3组幽门螺杆菌阳性情况、检测结果。结果消化性溃疡组感染率为92.0%,慢性胃炎组感染率为82.0%,正常组感染率为10.0%,消化性溃疡组、慢性胃炎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消化性溃疡组IL-17、TGF-β1为(39.56±11.45)pg/ml、(538.87±122.46)pg/ml;慢性胃炎组IL-17、TGF-β1为(40.64±11.76)pg/ml、(540.56±123.76)pg/ml;正常组IL-17、TGF-β1为(19.23±10.45)pg/ml、(338.88±121.34)pg/ml。消化性溃疡组、慢性胃炎组IL-17、TGF-β1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慢性胃炎组、消化性溃疡组、正常组胃黏膜IL-17、TGF-β1水平和幽门螺杆菌指标检测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发病和幽门螺杆菌感染存在密切的关系,临床治疗中需将幽门螺杆菌彻底清除,以保证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慢性胃炎 消化性溃疡 幽门螺杆菌 关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诱发急性胆囊炎患者出现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近年来来我院治疗的急性胆囊炎患者作为试验样本,梳理分析病例资料,挑选出250例符合要求的患者建立研究模型,对患者感染状况进行分析,梳理患者病例资料后分别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研究样本中有52例(20.80%)研究个体出现感染情况,对受试个体的年龄、性别、病史、白细胞计数等7项风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证实所有观察因子均是急性胆囊炎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且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7项研究要素间无关联性,是致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对于有糖尿病史的老年女性急性胆囊炎患者具有较高的感染风险,且诱发感染的因素多,需要采取科学有效的诊疗措施以降低感染发生率。

  • 标签: 急性胆囊炎 危险因素 相关性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