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初步观察血管内机械取栓治疗Alberta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ASPECTS)<6分的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卒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20年1月北京医院神经外科采用血管内机械取栓治疗的30例ASPECTS<6分的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30例患者的术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中位数(范围)为17(7~37)分,ASPECTS为(3.8±1.0)分。头颅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显示,大脑中动脉闭塞13例(其中M1段闭塞11例,M2段闭塞2例),颈内动脉闭塞13例,颈内动脉与大脑中动脉串联闭塞病变4例。采用改良脑梗死溶栓(mTICI)分级对术后即刻血管再通情况进行评估,以mTICI分级2b或3级作为血管成功再通标准。根据欧洲急性卒中协作研究Ⅱ中的标准对出血转化进行分类,观察Ⅱ型脑实质血肿的发生率,用以评价血管内治疗的安全性。术后90 d通过门诊或电话进行随访,定义改良Rankin量表评分0~2分为神经功能预后良好,3~6分为预后不良。结果30例患者中,24例(80.0%)血管成功再通,术后2例(6.7%)发生Ⅱ型脑实质血肿。术后90 d行临床随访,33.3%(10/30)的患者获得良好临床预后,其中成功再通组9例(9/24,37.5%),未成功再通组1例(1/6);10例患者(10/30,33.3%)死亡,其中成功再通组7例(7/24,29.2%),未成功再通组3例(3/6)。基线ASPECTS 3~5分的患者中,获得良好神经功能预后者占37.0%(10/27),病死率为25.9% (7/27);基线ASPECTS 0~2分的患者中,获得良好神经功能预后者占比为0/3,病死比例为3/3。结论初步观察发现,对于基线ASPECTS 3~5分的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卒中患者,行血管内机械取栓治疗仍可能是安全有效的;但基线ASPECTS 0~2分的患者行血管内机械取栓治疗预后仍差。

  • 标签: 脑梗塞 动脉闭塞性疾病 血管内手术 治疗结果 手术后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龄对前循环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取栓术后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1月于北京医院神经外科接受取栓治疗的86例前循环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86例患者分为高龄组(年龄≥80岁,33例)和非高龄组(<80岁,53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和结局。包括高龄在内的临床因素对所有患者功能结局不良(90 d改良Rankin量表评分为3~6分)的影响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探讨。结果高龄组患者中女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和心房颤动的比例以及就诊时的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均高于非高龄组(均P<0.05),而吸烟和术中动脉内应用替罗非班的比例低于非高龄组(均P<0.05);两组患者术前阿尔伯塔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ASPECTS)、影像学上成功再通[改良脑梗死溶栓(mTICI)分级为2b或3级]以及症状性颅内出血所占比例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高龄组患者功能结局不良的比例高于非高龄组[63.6%(21/33)对比35.8%(19/53),P=0.012]。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高龄、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就诊时的NIHSS评分、发病至股动脉穿刺的时间、应用抽吸取栓、成功再通、完全再通以及合并症状性颅内出血均可能为患者功能结局不良的影响因素(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就诊时的NIHSS评分高(OR=0.846,95%CI:0.764~0.937,P=0.001)和未能获得成功再通(OR=0.130,95%CI:0.022~0.764,P=0.024)为前循环急性缺血性卒中取栓患者功能结局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而高龄并非患者功能结局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高龄组获得成功再通患者功能结局良好的比率为44.4%(12/27),而未获得成功再通患者功能结局良好的比例则为0/6。结论就诊时NIHSS评分高和未能获得成功再通的前循环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功能结局较差。高龄本身可能与前循环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行取栓治疗后的功能结局不良无关;但高龄患者如能获得成功再通,仍可能获得较好的功能结局。

  • 标签: 卒中 栓子清除术 治疗结果 老年人,80岁以上 因素分析,统计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药物涂层球囊(DCB)在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至2020年5月北京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48例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DCB行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通过影像学随访评估术后再狭窄情况,动脉狭窄程度>50%定义为再狭窄。临床随访观察患者有无再发责任血管区域缺血事件发生。所有患者根据动脉狭窄部位分为前循环组(30例)和后循环组(18例),比较两组在一般资料、围手术期并发症、随访期卒中发生率及再狭窄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48例患者共51处颅内动脉狭窄采用DCB进行治疗;DCB的到位率为98.0%(50/51),术后残余狭窄程度的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为22.5%(25.0%),与术前的狭窄程度[80.0%(20.0%)]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8.745,P<0.001)。围手术期发生卒中2例(4.2%),无死亡患者。46例患者的影像学随访时间[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为5.5(5.0)个月,动脉再狭窄的发生率为4.3%(2/46),症状性再狭窄的发生率为2.2%(1/46);48例患者均行临床随访,随访时间[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为8.0(6.0)个月,发生缺血性并发症2例(4.2%),包括责任血管供血区域的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各1例。前、后循环组在围手术期并发症、随访期卒中发生率及再狭窄率上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于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无论病变位于前、后循环,采用DCB行血管成形术均相对安全,且近期疗效满意。

  • 标签: 颅内动脉硬化 血管内手术 治疗结果 颅内动脉狭窄 药物涂层球囊
  • 作者: 李玲 刘芳 张顺 于克祯 逯瑶 高群 王宏 胡深 陈涓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放射学杂志》 2022年第04期
  • 机构:国家老年医学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老年医学研究所 北京医院 国家卫生健康委北京老年医学研究所 国家卫生健康委老年医学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730,国家老年医学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老年医学研究院 北京医院神经内科,北京 100730,国家老年医学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老年医学研究院 北京医院神经外科,北京 100730,国家老年医学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老年医学研究院 北京医院放射科,北京 100730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四维CT血管成像(4D CTA)对急性缺血性卒中(AIS)患者血管内治疗(EVT)后出血转化的预测因素及基于预测因素建立的列线图模型预测出血转化的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20年11月在北京医院急诊绿色通道进行“一站式”CTA-CT灌注成像及EVT的101例颈内动脉和(或)大脑中动脉闭塞的AIS患者的影像学资料。根据是否发生出血转化分为出血转化组(45例)及未出血转化组(56例)。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筛选相关临床、影像学变量,如年龄、初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4D CTA侧支循环评分、Alberta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ASPECTS)、血栓负荷评分等,并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及曲线下面积(AUC)评估模型对AIS是否发生出血转化诊断的效能。结果单因素分析发现,出血转化组与未出血转化组患者的年龄[分别为79.00(68.00,85.00)岁、73.00(62.75,80.00)岁,Z=-2.20、P=0.028]、NIHSS评分[分别为16.00(12.00,21.00)分、9.50(6.00,14.00)分,Z=-4.44、P<0.001]、ASPECTS评分[分别为5.00(3.00,8.00)分、8.00(7.00,9.00)分,Z=-4.23、P<0.001]、4D CTA侧支循环评分[分别为2.00(0,3.00)分、3.00(3.00,4.00)分,Z=-5.39、P<0.001]、血栓负荷评分[分别为4.00(1.00,7.00)分、7.50(6.00,9.00)分,Z=-3.42、P=0.001]、闭塞位置(颈内动脉/大脑中动脉分别为23/22例、11/45例,χ²=9.70、P=0.002)及心房颤动(分别为27、19例,χ²=5.83、P=0.01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纳入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ASPECTS评分(OR=0.64,95%CI 0.47~0.87)、NIHSS评分(OR=1.13,95%CI 1.01~1.26)、4D CTA侧支循环评分(OR=0.40,95%CI 0.22~0.76)是AIS患者术后发生出血转化的独立预测因素(P<0.05)。以ASPECTS评分、NIHSS评分、4D CTA侧支循环评分构建列线图模型预测AIS是否发生出血转化的AUC为0.876,95%CI 0.807~0.945,灵敏度为77.8%,特异度为87.5%。结论低ASPECTS评分、高NIHSS评分及低4D CTA侧支评分的AIS患者术后更易发生出血转化,结合三者建立的列线图模型可以较好地预测AIS患者发生出血转化的概率,为临床决策提供有效的帮助。

  • 标签: 卒中 脑缺血 出血转化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药物涂层球囊(DCB)在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至2020年5月北京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48例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DCB行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通过影像学随访评估术后再狭窄情况,动脉狭窄程度>50%定义为再狭窄。临床随访观察患者有无再发责任血管区域缺血事件发生。所有患者根据动脉狭窄部位分为前循环组(30例)和后循环组(18例),比较两组在一般资料、围手术期并发症、随访期卒中发生率及再狭窄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48例患者共51处颅内动脉狭窄采用DCB进行治疗;DCB的到位率为98.0%(50/51),术后残余狭窄程度的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为22.5%(25.0%),与术前的狭窄程度[80.0%(20.0%)]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8.745,P<0.001)。围手术期发生卒中2例(4.2%),无死亡患者。46例患者的影像学随访时间[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为5.5(5.0)个月,动脉再狭窄的发生率为4.3%(2/46),症状性再狭窄的发生率为2.2%(1/46);48例患者均行临床随访,随访时间[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为8.0(6.0)个月,发生缺血性并发症2例(4.2%),包括责任血管供血区域的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各1例。前、后循环组在围手术期并发症、随访期卒中发生率及再狭窄率上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于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无论病变位于前、后循环,采用DCB行血管成形术均相对安全,且近期疗效满意。

  • 标签: 颅内动脉硬化 血管内手术 治疗结果 颅内动脉狭窄 药物涂层球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龄对前循环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取栓术后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1月于北京医院神经外科接受取栓治疗的86例前循环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86例患者分为高龄组(年龄≥80岁,33例)和非高龄组(<80岁,53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和结局。包括高龄在内的临床因素对所有患者功能结局不良(90 d改良Rankin量表评分为3~6分)的影响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探讨。结果高龄组患者中女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和心房颤动的比例以及就诊时的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均高于非高龄组(均P<0.05),而吸烟和术中动脉内应用替罗非班的比例低于非高龄组(均P<0.05);两组患者术前阿尔伯塔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ASPECTS)、影像学上成功再通[改良脑梗死溶栓(mTICI)分级为2b或3级]以及症状性颅内出血所占比例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高龄组患者功能结局不良的比例高于非高龄组[63.6%(21/33)对比35.8%(19/53),P=0.012]。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高龄、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就诊时的NIHSS评分、发病至股动脉穿刺的时间、应用抽吸取栓、成功再通、完全再通以及合并症状性颅内出血均可能为患者功能结局不良的影响因素(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就诊时的NIHSS评分高(OR=0.846,95%CI:0.764~0.937,P=0.001)和未能获得成功再通(OR=0.130,95%CI:0.022~0.764,P=0.024)为前循环急性缺血性卒中取栓患者功能结局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而高龄并非患者功能结局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高龄组获得成功再通患者功能结局良好的比率为44.4%(12/27),而未获得成功再通患者功能结局良好的比例则为0/6。结论就诊时NIHSS评分高和未能获得成功再通的前循环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功能结局较差。高龄本身可能与前循环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行取栓治疗后的功能结局不良无关;但高龄患者如能获得成功再通,仍可能获得较好的功能结局。

  • 标签: 卒中 栓子清除术 治疗结果 老年人,80岁以上 因素分析,统计学
  • 简介:摘要目的初步观察血管内机械取栓治疗Alberta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ASPECTS)<6分的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卒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20年1月北京医院神经外科采用血管内机械取栓治疗的30例ASPECTS<6分的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30例患者的术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中位数(范围)为17(7~37)分,ASPECTS为(3.8±1.0)分。头颅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显示,大脑中动脉闭塞13例(其中M1段闭塞11例,M2段闭塞2例),颈内动脉闭塞13例,颈内动脉与大脑中动脉串联闭塞病变4例。采用改良脑梗死溶栓(mTICI)分级对术后即刻血管再通情况进行评估,以mTICI分级2b或3级作为血管成功再通标准。根据欧洲急性卒中协作研究Ⅱ中的标准对出血转化进行分类,观察Ⅱ型脑实质血肿的发生率,用以评价血管内治疗的安全性。术后90 d通过门诊或电话进行随访,定义改良Rankin量表评分0~2分为神经功能预后良好,3~6分为预后不良。结果30例患者中,24例(80.0%)血管成功再通,术后2例(6.7%)发生Ⅱ型脑实质血肿。术后90 d行临床随访,33.3%(10/30)的患者获得良好临床预后,其中成功再通组9例(9/24,37.5%),未成功再通组1例(1/6);10例患者(10/30,33.3%)死亡,其中成功再通组7例(7/24,29.2%),未成功再通组3例(3/6)。基线ASPECTS 3~5分的患者中,获得良好神经功能预后者占37.0%(10/27),病死率为25.9% (7/27);基线ASPECTS 0~2分的患者中,获得良好神经功能预后者占比为0/3,病死比例为3/3。结论初步观察发现,对于基线ASPECTS 3~5分的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卒中患者,行血管内机械取栓治疗仍可能是安全有效的;但基线ASPECTS 0~2分的患者行血管内机械取栓治疗预后仍差。

  • 标签: 脑梗塞 动脉闭塞性疾病 血管内手术 治疗结果 手术后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药物涂层球囊(DCB)在治疗症状性颅内椎基底动脉狭窄中的安全性及近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至2019年12月北京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6例应用DCB治疗的症状性颅内椎基底动脉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5例,女性1例,年龄(63.1±9.2)岁(范围:48~77岁)。分析患者介入治疗情况、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16例患者共有19处颅内椎基底动脉狭窄进行经皮腔内球囊成形术治疗,患者术前狭窄程度为75%(20%)[M(QR)],所有DCB均成功置入并实施扩张,术后残余狭窄率为0(20%);围手术期1例患者出现穿支血管闭塞所致后循环卒中。术后平均影像随访时间5.5个月,均无再狭窄发生,平均临床随访时间6.3个月,均无新发症状。结论对于症状性颅内椎基底动脉狭窄患者,DCB血管成形术相对安全,近期疗效满意。

  • 标签: 血管成形术,气囊 颅内动脉硬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管内再通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非急性期闭塞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1月至2019年10月于北京医院神经外科行血管内再通治疗的25例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的连续病例资料。男性20例,女性5例,年龄(60.5±11.0)岁(范围:41~73岁)。术前改良Rankin量表评分为2(2.5)分[M(QR)](范围:1~5分)。颅内动脉闭塞时间为40(54)d(范围:17~570 d)。分析患者血管内治疗情况、临床和影像学随访结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25例患者共接受27例次血管内再通治疗,其中20例次获得成功,技术成功率为74.1%;3例次(11.1%)出现手术相关并发症,其中1例次为导丝穿破动脉导致出血,1例次为动脉夹层出血,1例次为穿支闭塞;永久性并发症发生率为3.7%(1/27)。25例患者全部进行了临床随访,中位随访时间8个月(范围:1~33个月),改良Rankin量表评分改善或稳定者23例(92.0%)。1例(4.0%)出院后2个月出现新发缺血症状,1例(4.0%)因卧床相关并发症死亡。20例再通成功的患者获得影像学检查随访,中位随访时间为4个月(范围:2 d~9个月),5例(25.0%)患者出现再闭塞。结论症状性颅内动脉闭塞的非急性期血管内再通是一种技术可行、相对安全的治疗方式,但术前需进行充分的临床和影像学评估,严格筛选病例。

  • 标签: 颅内动脉疾病 动脉闭塞性疾病 亚急性 慢性 血管内再通
  • 简介:摘要本文分析了白垢电厂水轮机2#机组导水叶剪断销频繁剪断事故的原因,介绍了剪断销频繁剪断的检查处理方法。

  • 标签: 剪断销 剪断 间隙
  • 简介: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应尽早确定适合目前社会发展的道德原则,使其在社会生活的诸方面起到积极正确的导向作用。本文认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主义道德原则应该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正义与公平原则”,它代表“真”的尺度,集中体现社会进步性与合理性;二是“爱人原则”,它代表“善”的尺度,集中体现了以人为最终目的;三是“集体主义原则”,它代表“美”的尺度,集中体现了人的高尚情操。

  • 标签: 代表 正义 集体主义原则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社会进步性 道德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