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儒家的为已之学传统是一以贯之的。儒家的为已之学传统其价值导向的精神实质,一是成人成圣的心性之学,而非功名利禄的事功之学,旨在强调一种道德价值而非功利价值;二是对人的自我完善、安身立命的内在价值的弘扬,是对人不受外在的功名利禄所役的独立精神和人的主体性的肯定;三是对为学的正确学风的倡导,对功利的、虚浮的不良学风的贬抑。其现代意义体现为:第一,对于当代社会生活提升价值理性、弘扬人文精神,克服工具理性与功利主义思潮过于膨胀的偏颇有积极的借鉴意义。第二,对于引导民众注重修德成善、安身立命的内在价值,提高国民道德素质,提升民族精神气质有积极作用。第三,对于端正学风教风,克服学术与教育中过于功利化、工具化的偏颇和不良社会风气有积极作用。

  • 标签: 儒家 为己之学 精神实质 道德价值 主体性 学风
  • 简介:2015年11月初闭幕的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全会提出,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对于五大发展理念之一的开放发展,全会强调要"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

  • 标签: 经济治理 互利共赢 文化走向 行为方式 洋节 泱泱中华
  • 简介:儒家传统伦理与现代公共伦理首先是一种传统与现代的历时性关系。二者的区别是:第一,传统伦理重私德,现代伦理重公德。第二,传统伦理的调节范围是熟人社会,而现代伦理则着力调整陌生人社会关系。第三,传统伦理是一种基于人性自我完善的高标准的圣贤道德,而现代伦理则是一种旨在调整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普遍性的基本伦理规范。第四,传统伦理坚持群体本位基础上的以义为上,现代伦理则坚持个体本位基础上的权利为先。第五,传统伦理以仁之爱人的情感为基础,现代伦理以义之合宜的理性为根本。

  • 标签: 传统伦理 现代伦理 公共伦理 儒家 熟人社会 社会关系
  • 简介:中国文化以伦理为本位与特色,这已经成为学界共识,在中国伦理思想史上,礼与德是较之仁要出现更早、更为重要的观念与实践。礼,三代甚至更早既已产生,到了周代形成了礼乐文明制度,德观念的出现,体现了周代人文意识的觉醒。要研究清楚中国道德文明的渊源、本质、特色与规律,就不能不对上古社会的礼与德或者宗教与伦理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中国传统伦理注重礼仪,礼仪文化在中华大地源远流长,因此中国有"礼仪之邦"的美称;

  • 标签: 伦理思想史 中国传统伦理 中华民族 礼仪文化 核心观念 信仰
  • 简介:在中华民族文化出现复兴曙光,全民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与弘扬之际,重新审视孝与中华文化的关系,对于增强民族文化自觉、自信、自强,实现“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孝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根本与命脉。如果把传统文化比做一棵大树,那么,孝就是这棵大树的“根”。根是树的存在之本。树没有根了,失去了本,就难以存活。因此,我们一定要“把根留住”,这样才会使中华传统文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经过不断的浇水施肥,剪掉不必要的枝叉,使其焕发出勃勃生机。

  • 标签: 中华文化 中华民族文化 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传统文化 文化自觉
  • 简介:伦理学是一门关于道德的价值哲学与人生、社会哲学学说.它是科学理论(历史主义)、哲学观点与价值学说(人本主义)的内在统一.伦理学的研究范围是:探讨人生、社会、道德现象的状态、规律;反思建构人生、社会、道德的价值基础和价值目标;探讨确立人和社会实践的行为法则;研究道德实践的机制和广泛运用.伦理学的学科性质是指它是哲学学秘还是具体的社会科学,在这个问题上尚有争论,我们认为,它仍然是哲学性质的,这是因为:第一,这是由其研究对象--道德现象的抽象性与广泛联系性所决定的.第二,道德作为人"实践精神的掌握世界的方式"本身具有世界观意义.第三,在哲学史上,伦理问题一直是哲学思考与研究的中心问题.伦理学不仅是哲学,而且它还是一种价值哲学而非认识哲学,是人生与社会哲学,而非自然哲学.

  • 标签: 伦理学 研究对象 学科性质 道德 社会 人生
  • 简介:孝道养老的文化效力随着社会发展会逐渐递减,自助养老、社会养老与家庭养老将一并成为未来中国社会的养老的主要方式,未来中国社会的代际关系将以自立、亲情、平等、共喻为特点。

  • 标签: 孝道养老 养老方式 代际关系
  • 简介:在传统中国,慈善行为和慈善事业之所以长盛不衰,自有其坚实的思想基础。仁爱同情与慈悲为怀是中国传统慈善行为和事业的情感动力,积善成德与见义勇为是慈善行为和事业的理性基础和道德实践,而福善祸淫与善恶有报则是传统慈善行为的普遍价值信念和赏罚机制,三者一起构成了中国传统社会慈善行为和事业的思想基础。在当前我们努力推动慈善事业发展的时候,批判继承中国传统慈善思想的合理因素,有助于推动现代慈善事业的进步。

  • 标签: 中国 慈善事业 思想基础
  • 简介:<正>人的价值问题是一个为理论界热衷讨论,青年人苦苦探求的课题。笔者在本文中愿就人的价值问题的含义与特征两个方面略述管见。一、人的价值问题的含义及其历史发展讨论一个问题,其基本的前提是要搞清问题的含义。在目前已发表的有关文献中,对“人的价值”这个概念实际上是在不同意义上使用的。解决问题首先要明确问题,因此先让我们搞清这一问题的含义。笔者以为,人的价值这个概念似可包含如下三方面的含义:

  • 标签: 个人价值 社会价值 马克思主义 类价值 近代资产阶级 价值观
  • 简介:《贞观政要》与《君王论》虽然同为封建帝王学的专著,又各自在其民族文化的发展史上具有代表性并产生过巨大影响,但二者在君德思想上有着极大差异。前者重君德,表现为君德观上的理想主义,后者重君术,表现为君德观上的现实主义。对二者进行比较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从学术上明了产生这种差异的必然性,从而获得一定的启示。

  • 标签: 理想主义 政治生活 德治主义 儒家思想 思想家 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