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青霉素类药物发生不良反应的药学作用。方法:对2019年1月~2020年12月在我院采用青霉素类药物后出现不良反应的300例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其不良反应临床表现、不同给药途径下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药物剂型等进行探讨。结果:对研究结果分析显示,大部分患者出现轻微皮疹(40.00%),且在诊治后治愈,部分患者出现恶心呕吐以及头晕目眩等(20.00%),且均在基础治疗后好转,极少部分患者出现变态反应以及过敏性休克(3.33%),且在急救后生命体征均平稳;采用溶液剂青霉素后出现的不良反应比例最高(70.00%);采用静脉滴注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比例最高(40.00%)。结论:口服青霉素类药物诊治的效果更佳,不良反应更低,且在日常用药中需加强青霉素类药物的不良反应监测力度,以保证用药合理性以及安全性。

  • 标签: 青霉素类药物 不良反应 药学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慢性胰腺炎腹痛患者应用镇痛药物治疗的药学作用。 方法: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将100例慢性胰腺炎腹痛患者分为50例/组。对照组采取临床常规治疗,观察组增加镇痛药物治疗。比较临床各项观察指标。 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腹痛评分(1.05±0.34分)低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96.00%)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17.18±2.10天)短于对照组(p<0.05)。 结论:在慢性胰腺炎腹痛患者治疗中,合理应用镇痛药物可以缓解腹痛,提升疗效。

  • 标签: 慢性胰腺炎 腹痛 镇痛药物 药学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床旁连续性血液净化(CBP)中应用风险流程管理对护理质量的提升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90例在我院接受床旁连续性血液净化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管理方式的不同分为一般组(40例,一般管理)与风险流程管理组(50例,风险流程管理)。对比不同组别护理质量评分、总护理不良事件。结果风险流程管理组基础护理、仪器操作、护理安全评分明显比一般组高(P<0.05);风险流程管理组总护理不良事件出现率明显比一般组低(P<0.05)。结论CBP中应用风险流程管理可提升护理质量、减少总护理不良事件。

  • 标签: 风险流程管理 床旁连续性血液净化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复方制剂缬沙坦氨氯地平对高血压治疗的药学作用。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高血压患者94例为观察对象,且依据不同的药物治疗方案进行分组,对照组47例--常规氨氯地平片治疗方案,观察组47例--复方制剂缬沙坦氨氯地平治疗方案,分析比较两组药学作用。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的收缩压以及舒张压均更低,相比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在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13%明显更低,相比于对照组,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高血压患者实施复方制剂缬沙坦氨氯地平治疗方案,可显著改善患者血压水平,且不良反应低,安全性较高,值得采纳。

  • 标签: 复方制剂缬沙坦氨氯地平 高血压 药学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活动期SLE患者IL-38表达水平变化,并探讨IL-38对IκB激酶复合物(IκK)的调控作用。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IL-38、IκB激酶复合物基因表达水平;ELISA检测血清IL-38水平;蛋白印迹法检测IκKα/β表达水平;采用t检验或Mann-Whitney秩和检验。结果①活动期SLE患者IL-38 mRNA表达水平(0.36±0.09)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1.00±0.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07,P<0.01);活动期SLE患者IL-38蛋白表达水平(5.86±2.76)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18.48±1.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76,P<0.05);②活动期SLE患者IκKα和IκKβ mRNA表达水平(7.45±0.31)和(6.01±1.51)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1.16±0.04)和(1.16±0.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67,P<0.05;Z=-4.37,P<0.01);且活动期SLE患者IL-38 mRNA表达水平分别与IκKα和IκKβ mRNA表达水平呈负相关(r=-0.78,P<0.05;r=-0.83,P<0.05);③活动期SLE患者非磷酸化IκKα/β蛋白表达水平(2.38±0.03)高于健康对照组(1.00±0.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96,P<0.05);磷酸化IκKα/β蛋白表达水平(1.90±0.03)高于健康对照组(1.00±0.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99,P<0.05);④在体外实验中,活动期SLE患者外周血中加入IL-38后,IκKα和IκKβ mRNA表达水平(1.70±0.12)和(2.52±0.10)较未处理活动期SLE患者明显下降(2.56±0.28)和(3.82±0.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96,P<0.05;Z=-1.37,P<0.05);⑤在体外实验中,活动期SLE患者外周血中加入IL-38后,非磷酸化IκKα/β蛋白表达水平(1.54±0.06)较未处理活动期SLE患者组明显下降(2.93±0.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9,P<0.05);磷酸化IκKα/β蛋白表达水平(0.970±0.012)较未处理活动期SLE患者组明显下降(1.572±0.0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24,P<0.05)。结论活动期SLE患者外周血IL-38表达降低,并且与IκKα和IκKβ水平呈负相关;在体外实验中,IL-38能够降低IκB激酶复合物的表达,推测在SLE患者体内IL-38水平下降,造成IκB激酶复合物的过度表达,使NF-κB信号通路异常活化,引发机体免疫异常从而参与了SLE的发病。

  • 标签: 红斑狼疮,系统性 白细胞介素38 IκB激酶复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