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空气污染暴露与婴儿肺功能之间的关联。方法将生于斯德哥尔摩的健康婴儿纳入两项队列(n=99和n=78)。婴儿肺活量测定法包括容积描记和计算用力呼气流量的增量。汇总分析显示,婴儿6月龄时的肺功能与婴儿自出生至测试期间居住地的时间加权平均空气污染程度有关。污染物包括空气动力学直径< 10 μm(PM10 )或<2.5 μm的颗粒物和二氧化氮。结果婴儿期空气污染暴露于所有污染物均与0.5秒用力呼气量(FEV0.5)及用力肺活量(FVC)存在显著负相关。例如,PM10的四分位增量为5.3 μg/m3时,FEV0.5和FVC的下降量分别为10.1 ml(95%可信区间1.3~18.8)和10.3 ml(0.5~20.1),每分通气量和功能残气量的相应变化为43.3 ml/min(-9.75~96.3)和0.84 ml(-4.14~5.82)。结论空气污染暴露会损害婴儿的肺功能,具体体现在气道口径和肺容量方面,这表明相对低水平的空气污染会对生命早期的肺功能产生负面影响。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确定耐药的局灶性癫痫患儿是否也使用与认知控制相关的区来帮助阅读。方法选择在2011~2014年间于美国辛辛那提儿童医学中心接受治疗的、被诊断为耐药的局灶性癫痫的患者(8~20岁)。在执行动词联想任务包括语言、认知控制和正式阅读评估时,进行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扫描。用功能连接分析的方法分析阅读得分与前扣带回(ACC)的功能连接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在81例潜在患者中纳入符合标准的13例儿童(7例女性)。癫痫发作年龄在0~13岁,研究时平均年龄为(12.66±3.17)岁。癫痫患者的智力和文字阅读能力处于平均水平。阅读得分与前扣带回(ACC)与情绪处理相关区(右杏仁核)、学习和语言处理区(左小脑)、视觉处理区之间的功能连接呈正相关。结论研究结果表明了前扣带回(ACC)在药物难治性癫痫甚至致痫灶位于语言相关区患儿中的作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新生儿生后72 h很内的过渡变化越来越受到关注。生后72 h内的近红外光谱(NIRS)监测局部氧合证实:局部氧合水平低与脑损伤风险增加、住院时间延长、病死率增加及神经系统预后不良有关。局部氧合依赖于氧的运输和消耗,而氧的运输依赖于动脉血氧饱和度(SpO2)、血红蛋白含量和血流灌注。内大动脉阻力指数(RI)是多普勒超声测量灌注的一个常用参数。我们旨在研究34周龄早产儿生后24 h内大脑前动脉阻力指数与局部氧合的相关性。方法这项单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于2013年10月至2016年12月在格拉茨医科大学新生儿科进行。采集产前病史并记录每个新生儿的相关数据(如胎龄、出生体重)。测定生后6 h内局部氧合,监测SpO2和心率(HR),所有测量均连续进行24 h。在24 h的近红外光谱测量中,新生儿专家采用头颅超声检测结构和潜在脑损伤情况,并用脑多普勒超声测量大脑前动脉的RI。结果本研究共纳入80例早产儿,平均胎龄为(32.7±1.9)周,出生体重为(1 845±485)g。平均局部组织氧合为(69.4±9.5)%,RI为(0.74±0.10),SpO2为(95.8±2.6)%,HR为(142±12)次/min。RI和局部氧合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P=0.000 1/ρ=-0.438)。RI和SpO2(P=0.336/ρ=-0.120)、RI和HR(P=0.372/ρ=-0.113)之间无显著相关性。结论早产儿生后24 h内的大脑前动脉RI与局部氧合之间存在相关性,RI升高与早产儿组织氧合降低有关。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描述不同程度缺氧缺血病(HIE)患儿早期氧合功能(cSO2)和组织氧提取分数(FTOE)及生后几天内功能的改变,探究早期(生后6~12 h)cSO2及FTOE水平是否可以预测短期结局。方法此项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采用近红外光谱(NIRS)监测胎龄36周以上的HIE患儿。于生后84 h内的十个阶段分别测定cSO2和FTOE水平。中重度HIE患儿进行亚低温治疗(TH)。异常结局定义为异常磁共振表现(MRI)和/或死亡。结果研究共纳入58例患儿(28例轻度、24例中度、6例重度)。出生胎龄中位数为39.9周(IQR 38.1~40.7),体重中位数为3.35kg(IQR 2.97~3.71)。所有HIE患儿在生后24 h内cSO2升高、FTOE降低。与中度患儿组相比,轻度组cSO2水平在生后第6小时、第9小时及第12小时显著增高;FTOE在生后第6小时和第9小时较低。但第6和12小时的cSO2及FTOE水平无法预测其异常结局。结论在生后12 h内,与中重度HIE患儿相比,轻度HIE患儿cSO2较高、FTOE较低。无论是否进行亚低温治疗,不同程度的HIE患儿生后24 h内的cSO2水平均呈上升趋势。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肌钙蛋白是足月儿窒息的敏感标志物,反映全身性缺氧缺血时心肌损伤的程度。此外,肌钙蛋白也是成人和新生儿病中反映脑卒中严重程度的敏感标志物。该研究旨在探讨围生期窒息新生儿肌钙蛋白T水平和MRI脑损伤的关系以及与神经发育结局的相关性。方法在某三级新生儿转诊中心,选择出生和(或)发生新生儿病时需要复苏的新生儿进行血清肌钙蛋白水平测定。评估出生史、临床参数、神经影像和发育结局(贝利婴幼儿发育量表第3版)。结果测定54例围生期窒息新生儿的血清肌钙蛋白T水平,其中27例患儿需要亚低温治疗。第1、2天的肌钙蛋白T水平是亚低温治疗、癫痫发作和中重度病的预测指标(AUC=0.7,P<0 .001),第1、2、3天的肌钙蛋白T水平是病死率的重要预测指标(AUC=0.99,P<0 .005)。第1、2、3天的肌钙蛋白T水平对预测病死率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0.84 ng/ml、0.63 ng/ml和0.58 ng/ml。第3天的肌钙蛋白T水平能够预测MRI基底节区和分水岭区脑损伤(AUC=0.70,P=0.045)。结论神经影像提示存在脑损伤的围生期窒息患儿血清肌钙蛋白水平显著增高,并与其2岁时的发育评分相关。今后可联合肌钙蛋白和MRI对新生儿脑损伤进行分型,有利于评估其病因、预后及治疗效果。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与仅给予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的早产儿相比,我们检测使用微创肺表面活性物质注入(LISA)对早产儿局部组织氧饱和度(rcSO2)的影响。方法对胎龄26~31+6周的早产儿,在生后120 h内使用近红外光谱(NIRS)进行研究。结果我们分析了22名未使用表面活性物质的早产儿rcSO2数据(CPAP组),22名使用LISA和CPAP(LISA组),6名经气管插管使用表面活性物质(ETT组)。4名早产儿同时使用两种表面活性物质注入方法,包括6次LISA。总共尝试了44次LISA方法,成功了32次;13/44(30%)LISA尝试导致rcSO2减少20%。生后120 h内,CPAP组的rcSO2值与LISA组相似,分别为90%和85%(P=0.126)。CPAP组rcSO2值<65%的发生率为0.4%,而LISA组为4.8%(P<0.001)。结论我们观察的数据表明:LISA组早产儿的rcSO2值与CPAP组接近。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目前缺乏健康儿童泌尿道症状的相关信息,但该信息对先天性泌尿道疾病患儿有很大的参考价值。该研究旨在开发一种问卷调查来评估下尿路功能障碍(LUTD)的情况。方法基于国际儿童尿控协会(ICCS)关于泌尿道功能的定义,对4~15岁未患有胃肠道或泌尿道疾病的儿童进行15项问卷调查,该研究已获得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结果问卷答复率为82%(311/377),50%为女孩(n=155)。儿童分为3.5~7岁组(n=136)、8~12岁组(n=127)和13~15岁组(n=48)。女孩泌尿道感染比例高于男孩(20% vs 3%,P<0.001),尿失禁和遗尿的患病率男女大致相等。小年龄组最常见的症状是遗尿(11%),其次为日间尿失禁(10%)。较大年龄组报道较多的是泌尿道感染史(两组分别为12%和17%)和日间尿失禁(两组分别为9%和6%)。结论经LUTD问卷调查并进行评估后发现,日间尿失禁在所有下尿路症状中最为常见;女孩泌尿道感染显著高于男孩。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4~5岁曾患热性惊厥(FS)儿童的认知功能,并评估复杂的、反复发作的和早发型/晚发型FS的严重程度。方法该研究包含了73例来自瑞典哥德堡儿童保健中心接受健康检查的4岁儿童群体,均曾患FS。评估他们的总体认知能力、视觉记忆和注意力,并与20例来自同一医疗中心年龄相仿的无FS儿童进行比较。结果73例儿童中有2例曾诊断为智力障碍(ID)(1例轻度,1例中度),另2例儿童的测试结果符合轻度ID。早发型FS(12月龄前)儿童,常为反复发作性FS,其全量表评分、语言和处理速度IQ均比迟发型FS低。结论早发型FS儿童、尤其是反复发作性FS儿童,其语言和处理速度功能下降的发生风险大大增加,有可能发展为认知和执行功能障碍。这些儿童可能会受益于神经方面的随访评估。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产儿在新生儿期的脑干听觉功能(通过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和脑干测听记录评估)与1年后语言发育的关系。方法这项回顾性研究纳入了图尔库大学医院出生的155例早产儿(出生体重≤1 500克和/或出生≤32周),记录新生儿期的脑干听觉功能。使用麦克阿瑟交际发展量表的芬兰语版本评估平均校正年龄1岁时的语言发育情况。结果新生儿脑干听觉诱发电位记录中的右耳听觉处理较慢(峰间间隔较长,IPI I-V)与1岁时接受词汇量较少有关(P=0.043)。IPI I-V较长的婴儿更易出现接受性词汇总量减少(少于17个)(P=0.033)。右耳刺激对侧反应缺失会增加词汇量减小的风险(P=0.049)。结论早产儿在新生儿期听力受损可能导致1年后接受性语言障碍。听觉通路功能评估有利于鉴别哪些早产儿存在语言发育障碍的风险。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不同通气模式对呼吸窘迫综合征(RDS)早产儿局部组织氧合的影响尚不明确。以前研究主要关注全身的氧合情况,未评估其对局部组织氧合的影响。该研究旨在利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法(NIRS)评估RDS早产儿的局部组织氧合与不同通气模式的关系。方法24例生命体征平稳的RDS早产儿,选择性改变通气模式,采用NIRS评估和肌肉组织氧合。患儿由高频振荡通气或喷射通气转换为常频机械通气(CV),或拔除气管插管从CV转为无创通气模式。比较通气模式改变前30 min和改变后1 h内的数值变化(配对t检验)。结果患儿由高频振荡通气转为CV、喷射通气转为CV及CV转为无创通气模式,NIRS差异分别为:1.7±9.9%、2.3±5.7%、2.1±8.4%;相应的肌肉NIRS差异分别为:-2.9±8.5%、8.1±9.7%、3.6±22.4%。变化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我们的研究表明在生命体征平稳的RDS患儿中,局部组织氧合变化与通气模式改变无关。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早产儿生后立即与父母皮肤接触对其心肺功能的影响。方法2018年至2021年间,挪威和瑞典两所大学医院的三家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参与了本次随机对照研究。纳入胎龄为28周+0至32周+6的婴儿,随机分组,于生后6 h接受亲子皮肤接触或传统温箱治疗。根据心率、呼吸频率、呼吸支持、吸入氧浓度和血氧饱和度数值对心肺功能稳定性进行评分。结果本研究共纳入91例新生儿,平均胎龄为31周+1(28周+4~32周+6),平均体重为1 534 g(555~2 440 g)。其中46例立即进行皮肤接触,45例接受传统温箱治疗。分数等级为0~6分,调整混杂因素后皮肤接触组平均得分高于对照组0.52分(95% CI:0.38~0.67,P<0.001)。结论生后6 h内亲子皮肤接触有益于稳定早产儿的心肺功能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极早产儿日后的肺功能往往较差,但目前尚不清楚是否由早产本身还是围产期相关事件所致。本研究旨在探讨围产期炎症对极早产儿呼吸疾病的发生及12岁时的肺功能的影响。方法71例早产儿的中位胎龄为27.4(23.9~31.7)周,收集脐血、生后6 h、24 h和72 h的动脉血样本,检测促炎和调节性细胞因子,通过曲线下面积(AUC值)计算累积细胞因子浓度。53例儿童行肺功能检测,中位年龄为12.6(12.3~13.5)岁。结果机械通气天数和IL-6(P= 0.001)、IL-8(P= 0.015)及IL-10(P= 0.006)的AUC呈正相关。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患儿(BPD,32例)的细胞因子IL-6、IL-8和IL-10的AUC高于未患BPD的早产儿(所有P<0.01)。出生时IL-6的AUC较大与1s内用力呼气量(P=0.030)和用力呼出25~75%肺活量时的平均呼气流速较低(P=0.034)相关。结论围产期炎症(生后3d内的细胞因子水平)与BPD及12岁时的气道阻塞相关。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测定毛细支气管炎住院治疗<6个月的儿童在10~13岁时的肺活量来评价Toll样受体(TLR)2亚家族基因多态性与肺功能的关系。方法这项前瞻性队列研究共收集了166例原发性毛细支气管炎患儿,138例患儿返回了结构化问卷,89例患儿在10~13岁支气管扩张前后接受了包括肺活量测定在内的临床随访。我们还收集了81~82例儿童的TLR1、TLR2、TLR6和TLR10基因多态性数据。结果在TLR10基因多态性rs4129009中,与变异型相比,野生型(AA)的FEV1/FVC更低,支气管扩张剂给药前(92.4 vs 97.4,P=0.002)、给药后(95.5 vs 98.6,P=0.011)。将TLR10 rs4129009和TLR2 rs5743708基因型,以及TLR10 rs4129009和TLR1 rs5743618基因型进行组合分析得出:TLR10 rs4129009野生型(AA)FEV1/FVC的基线水平和支气管扩张剂后水平均最低。结论这项毛细支气管炎的随访研究得出:与野生型相比,TLR10基因多态性rs4129009变异性患儿的TLR10功能明显改善,继而改善其肺功能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