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道路和桥梁不仅使用频率高,而且也是我国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对现有的道路桥梁进行保养与维修加固非常重要。在施工过程中要合理采取加固施工措施,从源头上消除可能存在的隐患,增强结构的安全性,提高道路桥梁的使用寿命。

  • 标签: 道路桥梁 维修 加固 施工 技术 探究
  • 简介:摘要:随着道路桥梁工程事故数量的增加,人们交通安全意识的提高,人们对路桥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要求越来越高。因为,在沉降段中,行驶车辆极易出现跳车现象,严重威胁到驾驶人的生命安全与财产安全,所以,选用科学、可行的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控制技术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加强对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的研究和探讨是十分有必要的。

  • 标签: 道路桥梁 沉降段 路基路面 施工 技术 研究
  • 简介:摘要:近几年,随着市政道路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人们对路桥施工质量和使用的安全性也越来越重视。在道路桥梁的施工过程中,很多因素对项目的整体施工进度、工程质量和安全性都会造成不良影响,比如软弱地基的处理。为了保证项目施工质量,本文通过分析软弱地基的特点,指出改善软弱地基问题的重要性,并对处理软弱基地的方法提出了几点可行性的建议。

  • 标签: 道路桥梁 施工 软弱地基 处理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将基于"洪氏胰肠吻合一针法"理念的改良胰胃吻合应用于胰腺手术消化道重建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5月至2022年10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肝胆外科收治的44例采用改良胰胃吻合手术的胰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23例,女性21例,中位年龄54岁,年龄范围18~70岁。总结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一般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44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其中行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29例,腹腔镜保留十二指肠的胰头切除术11例,腹腔镜胰腺中段切除术1例,行开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3例。腹腔镜手术胰胃吻合时间(15.4±1.0)min,开腹手术胰胃吻合时间(9.1±0.5)min。44例患者中术后发生A级胰瘘2例(4.55%)、胃排空障碍7例(15.91%),无B、C级胰瘘、胆瘘、胃肠吻合口瘘、腹腔感染、术后出血及围手术期死亡发生。结论将改良胰胃吻合用于胰腺手术消化道重建安全可靠,可以有效降低术后胰瘘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胰腺肿瘤 腹腔镜检查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胰胃吻合
  • 简介:摘要低位直肠癌术后常见和严重的并发症吻合口漏发生率居高不下,明确低位直肠癌患者术后发生吻合口漏高危因素,有助于指导临床治疗,帮助患者改善预后。目前的文献提示,影响低位直肠癌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的风险因素包括3个方面:(1)个体因素:性别为男性、高体质指数、营养不良和不良嗜好与代谢性疾病;(2)肿瘤因素:肿瘤下缘距肛缘<5 cm、肿瘤直径>2.5 cm、肿瘤分期晚、肿瘤标志物水平高和术前发生肠梗阻;(3)手术因素:手术时间长(>180 min)、术中出血量(≥70 ml)、吻合器激发2次以上、术野污染、硬膜外镇痛和术中低体温。值得注意的是,手术方式(腹腔镜、开腹和手辅助腹腔镜)并不是影响低位直肠癌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的因素。而接受新辅助治疗、肠道菌群、肠道准备情况、术前抗生素预防时间不足、左结肠动脉离断、术中输血、盆腔引流、经肛引流和联合器官切除以及术后腹泻等对低位直肠癌术后吻合口漏的影响,相关研究结论还不太统一。但临床工作者仍可根据上述风险因素,在术前做好评估,术中及术后积极避免,针对每一环节采取措施,降低吻合口漏的发生风险,从而给患者带来最大获益。

  • 标签: 直肠肿瘤,低位 吻合口漏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随着腹腔镜器械的进步及手术技术的发展,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手术已经成为目前的主流术式。腹腔镜直肠癌手术能够提供更好的手术视野、更精细化的解剖认知、更小创伤的微创治疗理念,在国内外均获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此外随着大样本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RCT)研究数据的发表,让我们也消除了腹腔镜直肠癌手术对于肿瘤学不良结局的顾虑。但是,腹腔镜直肠癌手术后的相关并发症仍临床治疗的难点和重点,也令外科医师们存在一定的敬畏。本文通过对近几年国内外文献的复习并结合我中心的治疗经验,以阐明腹腔镜直肠癌术后常见并发症类型、病因以及防治策略,为降低腹腔镜直肠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供更多的经验。

  • 标签: 直肠肿瘤 腹腔镜 手术后并发症 综合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预输注青年大鼠血浆对七氟烷诱发老龄大鼠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及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环磷腺苷效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信号通路在其中的作用。方法SPF级健康雄性Wistar大鼠120只,18月龄,体重550~65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n=30):对照组(C组)、七氟烷麻醉组(S组)、青年大鼠血浆组(P组)和ERK抑制剂SL327组(SL组)。P组和SL组尾静脉注射经过处理的3月龄青年大鼠血浆100 μl/次,C组和S组尾静脉注射等容量生理盐水,2次/周,共4周。注射完毕后S组、P组和SL组大鼠吸入3%七氟烷麻醉3 h,麻醉前SL组尾静脉注射ERK抑制剂SL327 50 mg/kg。于麻醉前1 d和麻醉后3、7 d行Morris水迷宫实验评估大鼠认知功能;随后处死大鼠分离海马组织,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磷酸化ERK(p-ERK)、磷酸化CREB(p-CREB)、突触蛋白、突触素Ⅰ和突触囊泡蛋白的表达水平,透射电镜下观察海马神经元超微结构并记录突触数量。结果与C组比较,其余3组大鼠麻醉后各时点逃避潜伏期延长,穿越原平台次数减少,海马p-ERK、p-CREB、突触蛋白、突触素Ⅰ和突触囊泡蛋白的表达下调,突触数量减少(P<0.05)。与S组比较,P和SL组大鼠麻醉后各时点逃避潜伏期缩短,穿越原平台次数增加,海马p-ERK、p-CREB、突触蛋白、突触素Ⅰ和突触囊泡蛋白的表达上调,突触数量增加(P<0.05)。与P组比较,SL组大鼠麻醉后各时点逃避潜伏期延长,穿越原平台次数减少,海马p-ERK、p-CREB、突触蛋白、突触素Ⅰ和突触囊泡蛋白的表达下调,突触数量减少(P<0.05)。结论预输注青年大鼠血浆减轻可减轻七氟烷诱发老龄大鼠认知功能障碍,其机制与激活ERK-CREB信号通路,改善海马突触可塑性有关。

  • 标签: 血浆 青年人 麻醉药,吸入 认知功能障碍 老年人 细胞外信号调节MAP激酶类 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质
  • 简介:摘要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引起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以下简称新冠肺炎)具有全球性流行、传染性极强、死亡基数极大的特点。在我国,由于采取了积极主动的全民防控策略,有效遏制了病毒传播的途径,使新冠肺炎得到了很好的控制;但同时,这也对现有条件下的医疗结构模式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对于恶性肿瘤等慢性疾病患者的治疗产生了客观影响。本文基于国内外文献进展及笔者团队实际处理经验,就胃肠间质瘤(GIST)患者在疫情期间的治疗策略进行思考,重点对原发性GIST进行风险分层,并根据不同分层制定相应的治疗策略,包括延迟手术的影响、医疗资源的利用负担、手术时间等待的紧迫感和急诊手术处理原则等几方面。此外,我们着重探讨了非手术方法的证据级别,以期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针对不同GIST的优先级,建立"优先级处理原则"的整体治疗策略来指导临床治疗。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胃肠间质瘤 治疗策略 分层治疗
  • 简介:摘要全直肠系膜切除的理念为直肠癌的根治手术提供了可以遵循的质量控制标准,但是尚有部分解剖学问题存在争议。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虽然具有更好的手术视野、更佳的神经功能保护、更大的操作空间,但若术者对解剖结构或解剖变异认知不足,可能会出现术中不可控制的出血、术后排尿排粪功能障碍等副损伤。笔者通过对国内外研究的分析总结,并结合临床经验,针对直肠癌根治术涉及的几个解剖争议问题,包括肠系膜下血管解剖及变异、肠系膜下动脉离断平面的争议、第253组淋巴结清扫的争议、直肠中动脉的解剖学变异及直肠癌侧方淋巴结清扫的解剖学争议等进行阐述,旨在为临床外科医师提供一个更好的认知过程。

  • 标签: 直肠肿瘤 根治术 解剖 左结肠动脉 直肠中动脉
  • 简介:摘要目的胃结肠静脉干(Henle干)解剖学变异多样、属支众多,是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最容易发生出血等并发症的部位。本研究旨在探讨回结肠静脉(ICV)参与Henle干构成这一罕见的解剖学变异形式。方法报道1例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手术患者,术中发现ICV参与Henle干构成的新形式,胃网膜右静脉(RGEV)+右结肠静脉(RCV)+上右结肠静脉(SRCV)+ICV,并通过多层螺旋CT冠状面二维重建右半结肠血管造影获得证实。检索PubMed、Cochran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医学网和维普数据库中ICV参与Henle干构成的文献报道,分析其解剖变异的发生概率和构成情况。结果本例为47岁女性患者,行腹腔镜辅助根治性右半结肠切除术,术中解剖血管,发现ICV并未与回结肠动脉伴行,而直接汇入Henle干参与其构成。二维重建的右半结肠血管CT图像显示,Henle干的构成存在罕见变异,其具体构成为RGEV+RCV+SRCV+ICV。文献检索纳入5篇文献,共报道12例ICV参与Henle干构成,发生率为0.27%~6.31%,Henle干构成形式有6种。本例RGEV+RCV+SRCV+ICV构成为首次报道。结论ICV参与Henle干构成罕见,应该充分认知这种血管变异类型,术中应精细解剖,防止手术操作不当造成的术中出血。

  • 标签: 结肠肿瘤 回结肠静脉 胃结肠静脉干 解剖变异 系统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同型异型盒C11(HOXC11)基因在结肠癌增殖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在肿瘤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检索结肠癌相关基因进行分析。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法检测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胃肠外科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行结肠癌根治术的70例临床结肠癌组织、癌旁正常黏膜组织中HOXC11表达;检测结肠癌细胞株人类肿瘤细胞系116(HCT116)、人类大肠癌H-29细细胞(HT-29)、人结肠癌SW480细胞(SW480)及肠上皮细胞株新型人肠胚胎细胞模型(HIEC)(均购自中国科学院上海细胞资源中心)中HOXC11表达,对数据库结果进行验证。用HOXC11-小干扰RNA(siRNA)转染SW480细胞,检测转染对SW480细胞活性及增殖的影响;同时检测抑制HOXC11后SW480细胞增殖相关基因表达。使用STRING数据库对结肠癌中HOXC11的功能进行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分析及富集分析。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TCGA数据库结果显示HOXC11在结肠癌高表达(|logFC| >2,P<0.05),高表达HOXC11是患者预后差的标志(χ2=3.92,P<0.05),验证结果与数据库结果一致。结肠癌细胞株HOXC11水平在SW480为1.073±0.190、HT-29为0.743±0.029,明显高于HIEC(0.247±0.042),SW480细胞中HOXC11水平最高(F=40.221,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PI网络分析显示HOXC11与其相邻节点呈现出共表达趋势,功能富集分析显示HOXC11的靶基因影响了生长、发育、增殖等很多生物学过程。HOXC11-siRNA转染后SW480细胞活性低于对照物及无关序列组,细胞活性在对照组、无关序列组、HOXC11-siRNA组分别为0.993±0.114、0.980±0.077、0.468±0.077(F=65.011,P<0.05)、细胞周期处于G0/G1期的细胞比例高于对照物及无关序列组,处于S期的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物及无关序列组,处于G0/G1期3组数值分别为53.767±9.150、53.433±6.240、79.300±6.252(F=12.248,P<0.05);处于S期3组数值分别为33.200±7.529、36.167±7.731、13.367±4.565(F=10.071,P<0.05);G2/M期3组数值分别为12.967±3.584、10.367±1.620、7.300±2.022(F=3.700,P<0.05)。HOXC11-siRNA转染后SW480细胞Cyclin D1、CDK4表达分别为1.032±0.142、0.967±0.058、0.439±0.101;1.028±0.139、0.964±0.091、0.467±0.075明显低于对照组及无关序列组(F=18.798,P<0.05;F=17.011,P<0.05),而p21的表达分别为0.457±0.105、0.486±0.132、0.847±0.060(F=8.932,P<0.05),明显高于对照组及无关序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HOXC11在结肠癌中表达增强与预后有关,并可能通过促进细胞增殖导致肿瘤进展。

  • 标签: 结肠癌 增殖 生物信息学
  • 简介:摘要随着腹腔镜器械的进步及手术技术的发展,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手术已经成为目前的主流术式。腹腔镜直肠癌手术能够提供更好的手术视野、更精细化的解剖认知、更小创伤的微创治疗理念,在国内外均获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此外随着大样本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RCT)研究数据的发表,让我们也消除了腹腔镜直肠癌手术对于肿瘤学不良结局的顾虑。但是,腹腔镜直肠癌手术后的相关并发症仍临床治疗的难点和重点,也令外科医师们存在一定的敬畏。本文通过对近几年国内外文献的复习并结合我中心的治疗经验,以阐明腹腔镜直肠癌术后常见并发症类型、病因以及防治策略,为降低腹腔镜直肠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供更多的经验。

  • 标签: 直肠肿瘤 腹腔镜 手术后并发症 综合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薯蓣皂苷对耐奥沙利铂(L-OHP)的结肠癌细胞株HT-29/L-OHP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常规培养结肠癌细胞株HT-29、耐药细胞株HT-29/L-OHP。噻唑蓝(MTT)法检测0~72 h细胞活性。以5 μmol/L的薯蓣皂苷处理细胞后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细胞凋亡;划痕实验及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薯蓣皂苷干预48 h对HT-29/L-OHP细胞多药耐药基因1(MDR1)、肺耐药蛋白(LRP)、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CXC趋化因子受体7(CXCR7)、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Livin及半胱氨酰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Caspase)-3活性的影响。应用SPSS 25.0软件对数据进行ANOVA分析和t检验。结果MTT结果显示,薯蓣皂苷对HT-29、HT-29/L-OHP细胞有抑制作用,呈时间-剂量依赖特征(P<0.05)。5 μmol/L的薯蓣皂苷处理后HT-29/L-OHP细胞凋亡率处理组为(19.05±2.99)%,对照组为(9.07±2.84)%(t=5.928,P<0.01);处理组HT-29/L-OHP细胞迁移率为(50.45±10.77)%,对照组(78.25±10.16)%(t=-4.599,P<0.01);处理组HT-29/L-OHP细胞穿膜数[(93.50±16.12)个],对照组[(150.67±20.85)个,t=-5.313,P<0.01]。薯蓣皂苷处理后HT-29/L-OHP细胞中MDR1、bcl-2、CXCR7、MMP-2明显降低,bax增高(RT-qPCR结果:t=6.052、4.699、6.082、2.882、-5.215,P<0.05;Western blot结果:t=5.569、4.162、5.284、3.438、-4.299,P<0.05);LRP、Livin无明显变化(RT-qPCR结果:t=0.188、0.706,P>0.05;Western blot结果:t=0.184、0.188,P>0.05);HT-29/L-OHP细胞Caspase-3活性在处理组(1.63±0.33),对照组(0.77±0.13)(t=5.939,P<0.01)。薯蓣皂苷与L-OHP联合应用对HT-29/L-OHP的抑制率为(71.42±7.83)%,L-OHP组为(35.90±7.51)%,薯蓣皂苷组为(44.03±6.37)%(F=39.361,P<0.01)。结论薯蓣皂苷可能通过调节多种基因表达而减轻结肠癌细胞对L-OHP的耐药性。

  • 标签: 结肠癌 薯蓣皂苷 奥沙利铂 药物抵抗 分子机制
  • 简介:摘要:建筑工程资料应按规定收集、整理,工程资料填写必须统一格式统一归类,确保各自资料的真实、有效、完整和齐全,建筑工程资料作为工程全过程的真实写照和原始凭证,可以更好的诠释工程质量,方便日后人们查阅了解工程情况,也可以为日后的工程提供参考建,筑工程资料管理真实地反应了整个建筑工程实体的建设过程,从之前的手写资料到现如今的电子文稿,工程资料的编制越来越详尽规范,但是仍然存在需要完善的地方以及高效编制管理的方法。

  • 标签: 建筑工程 资料管理 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直肠癌根治术中253组淋巴结清扫对不同临床病理分期患者术后恢复及生存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接受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232例,分为两组,253淋巴结清扫组(于2014年接受手术)及253淋巴结未清扫组(于2013年接受手术),分析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分化程度以及浸润深度的差异;然后对两组患者再次按照不同临床病理分期进行亚组分组,分为3组(Ⅰ、Ⅱ和Ⅲ期),术后恢复评估包括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首次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及吻合口瘘情况。术后生存预后指标为患者术后生存情况。结果相对于253组淋巴结未清扫组,253组淋巴结清扫并未对Ⅰ、Ⅱ和Ⅲ期患者的术后恢复及并发症产生影响(P>0.05);253组淋巴结清扫有利于直肠癌患者生存预后(P=0.012);对于Ⅰ期和Ⅱ期患者,253组淋巴结清扫并未对其预后产生影响(P>0.05);对于Ⅲ期患者,253组淋巴结清扫有利于预后(P=0.039)。结论直肠癌根治术中,253组淋巴结清扫并未对直肠癌患者术后恢复产生影响;253组淋巴结清扫并未对Ⅰ期及Ⅱ期患者的预后产生影响,253组淋巴结清扫有利于Ⅲ期患者预后,所以在临床病理分期未知的术中,我们应当对所有直肠癌患者进行253组淋巴结清扫。

  • 标签: 直肠肿瘤 淋巴结切除扫 预后
  • 简介:摘要2019年12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开始暴发流行,其病原体为2019-nCoV,具有感染力强,人群普遍易感的特点。目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防控形势严峻。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一线的医务工作者肩负着重要的责任和压力,但是通过我们严格的管理策略,可以尽可能地减少感染暴露的风险。笔者通过对近几年的研究进展和指南的归纳总结,从结直肠癌的疾病筛查、治疗策略(包括早期结直肠癌、局部晚期结直肠癌、梗阻性结直肠癌、转移性结直肠癌以及新辅助治疗后患者的治疗)、辅助治疗的药物选择和时限选择、急诊手术患者的防护措施、术后患者复查以及医务人员的防护等方面,进行了治疗策略的改进,以期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严峻的形势下,为广大患者提供更多的选择,以获得最佳的治疗,也为各位同道提供更合时宜的治疗模式。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2019-nCoV 结直肠肿瘤 治疗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十字缝合和荷包缝合技术用于保护性肠造口还纳手术后皮肤关闭的有效性。方法采用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于2013年11月至2017年12月,入组中华外科青年医师学术研究社结直肠外科研究组各成员单位的保护性肠造口还纳手术患者资料。样本量的确定采用优效性检验样本量计算,依据文献报道及前期工作基础,每组至少需要71例,两组合计需要样本量142例。术后评价切口疼痛情况、手术切口感染、切口愈合时间、术后患者满意度等。主要研究终点为切口愈合时间,次要研究终点为切口感染率、并发症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Mann-Whitney U检验、χ2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等。结果十字缝合组男性45例,女性27例,年龄67(11)岁[M(QR)];荷包缝合组男性42例,女性29例,年龄65(20)岁。两组体重指数、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合并症、初始手术诊断和造口部位(回肠或结肠)、术中出血量、围手术期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切口感染率、术后切口疝均无明显差异。与荷包缝合组相比,十字缝合组的手术时间较长[80(10)min比70(10)min,Z=-2.381,P=0.017],但切口愈合时间较短[17(2)d比25(4)d,Z=-10.199,P<0.01],满意度调查中的愈合时间评分[3(1)比3(1),Z=-4.526,P<0.01]和总体满意评分[25(3)比25(3),Z=-2.529,P=0.011]优于荷包缝合组。结论十字缝合与荷包缝合具有相似的切口感染率,均可有效用于造口还纳后的皮肤关闭。十字缝合技术的切口愈合时间更短,患者满意度评分更高,可作用肠造口还纳后皮肤关闭的重要技术选择。

  • 标签: 肠造口术 外科伤口感染 伤口愈合时间 十字缝合 荷包缝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紫杉醇诱发神经痛大鼠脊髓背角超极化活化环核苷酸门控通道4(HCN4)的表达变化及其与γ-氨基丁酸B型(GABAB)受体的关系。方法清洁级SD雄性大鼠(购自河北医科大学动物实验中心),69周龄,体重180~220 g。于实验开始第1、3、5、7 d分别腹腔注射紫杉醇2 mg/kg制备神经痛模型,行鞘内置管术成功后,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5组(n=10):紫杉醇模型组(P组),紫杉醇模型+生理盐水组(N组),紫杉醇模型+慢病毒空载体组(BV组),紫杉醇模型+HCN4通道慢病毒组(H组),紫杉醇模型+ZD7288组(I组),10只同龄大鼠作为空白对照组(C组)。腹腔注射紫杉醇后15 d鞘内注射药物20 μl:N组注射生理盐水,BV组注射慢病毒空载体(1×108 TU/ml),H组注射HCN4通道慢病毒(1×108 TU/ml)。腹腔注射紫杉醇后21 d鞘内注射药物20 μl:I组注射HCN4通道抑制剂ZD7288(30 μg)。腹腔注射紫杉醇前1 d(T0)、注射后第14天(T1)、第21天(T2)时点分别测定50%机械缩足反应阈(MWT)。于T2时点取脊髓背角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法测定HCN4通道和GABAB受体的蛋白表达水平。测量数据采用均值±标准差(Mean±SD)表示,组内比较采用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与T0时点[(15.4±2.7)、(14.8±2.1)、(14.6±2.1)、(14.2±2.2)、(15.2±2.1) g]比较,P组、N组、BV组、H组、I组T1时[(4.8±1.3)、(4.7±1.5)、(4.8±1.1)、(5.0±1.3)、(4.8±1.3) g] MWT均降低(t=11.326、12.177、12.932、11.298、13.449,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T1时点比较,H组、I组T2时点[(9.9±1.0)、(10.3±1.5) g]MWT均升高(t=9.389、9.006,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C组[(14.4±2.6) g]比较,T1时点P组、N组、BV组、H组、I组MWT均降低(t=10.394、10.009、10.537、10.117、10.33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P组[(5.2±1.7) g]比较,T2时点H组和I组[(9.9±1.0)、(10.3±1.5) g]MWT均升高(t=7.440、7.212,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C组[(0.24±0.03)、(0.75±0.05) g]比较,T2时点P组脊髓背角HCN4通道蛋白表达(0.86±0.09)升高、GABAB受体蛋白表达(0.25±0.03)降低(t=14.980、20.32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P组比较,T2时点H组、I组脊髓背角HCN4通道蛋白表达(0.13±0.04、0.18±0.03)降低、GABAB受体蛋白表达水平(0.91±0.03、0.79±0.03)升高(t=16.934、16.473、33.335、28.412,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蛋白的光密度值与Western blot法测定结果一致。结论紫杉醇可通过大鼠脊髓背角HCN4通道蛋白表达水平升高,促使GABAB受体蛋白表达下调,从而诱发神经病理性痛。

  • 标签: 紫杉醇 神经痛 超极化激活环核苷酸门控通道4 慢病毒感染 γ-氨基丁酸B型受体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沙利度胺对大鼠紫杉醇诱发神经痛及其脊髓背角核因子-κB(NF-κB)通路表达的影响。方法清洁级健康雄性SD大鼠(河北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体重180~200 g,4~6周龄,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4组,每组12只。紫杉醇模型组(P组):腹腔注射紫杉醇2 mg/kg,隔日1次注射,共注射4次,注射持续7 d;沙利度胺(Thalidomide)组(T组):每天口服Thalidomide 100 mg/kg,隔日1次,连续4次;紫杉醇+Thalidomide(P+T)组:腹腔注射紫杉醇2 mg/kg+每天口服Thalidomide 100 mg/kg,隔日1次,连续4次。空白对照组(C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并口服等量橄榄油。4组大鼠于给药前1 d (T1),给药后第7天(T2),第14天(T3)测机械缩足阈值(MWT)。于腹腔给药第14天MWT测完后腹腔注射戊巴比妥钠麻醉,快速取出脊髓背角,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法检测NF-κB p65、裂解的半胱氨酰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3(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将脊髓背角组织匀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其中白细胞介素(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蛋白表达水平。重复测量设计的计量资料比较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随机区组设计的计量资料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与C组(14.8±1.6)比较,P组、P+T组大鼠MWT在T2(P组:5.2±0.8;P+T组:9.8±0.8,t=3.345、6.753,P<0.05)及T3 (P组:2.7±0.6;P+T组:9.7±0.7)时点均显著降低(t=5.642、7.865,P<0.05),与P组比较,T2,T3时点T组(T2:14.9±1.1;T3:15.2±1.2,t=6.483、8.964,P<0.05),P+T组大鼠MWT升高(t=3.483、5.236,P<0.05);与C组比较,P组脊髓背角NF-κBp65 (0.77±0.08)、cleaved Caspase-3 (0.88±0.11)、TNF-α (152.97±4.78) ng/L和IL-1β (83.64±3.49) ng/L均表达上调(t=15.694、6.875、10.877、7.964,P<0.05),P+T组的NF-κBp65 (0.44±0.07)、TNF-α(81.79±3.89) ng/L和IL-1β(39.76±3.31) ng/L表达也显著上调(t=6.483、12.567、5.674,P<0.05);与P组比较,T组及P+T组脊髓背角NF-κBp65 (T组:0.33±0.06;P+T组:0.44±0.07,t=9.587、10.566,P<0.05)、cleaved Caspase-3(T组:0.49±0.07;P+T组:0.51±0.09,t=9.443、7.568,P<0.05)、TNF-α(T组:(66.49±1.78) ng/L,P+T组;(81.79±3.89) ng/L,t=14.573、9.861,P<0.05)和IL-1β(T组:(24.83±2.38) ng/L;P+T组:(39.76±3.31) ng/L,t=19.313、15.465,P<0.05)表达却显著下调。结论沙利度胺可通过下调NF-κB及下游炎性因子IL-1β和TNF-α表达,减少cleaved Caspase-3生成,预防紫杉醇诱发神经痛发生。

  • 标签: 神经痛 紫杉醇 脊髓 核因子-κB通路 沙利度胺
  • 简介:摘要:语文作为与我国母语一脉相承的学科,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基础,也是学生学好其他学科知识的重要前提。对于高中语文来说,古诗词、文言文等古典文学形式的比重加大,因而贯彻以传统文化教育为目标的教学活动显得尤为重要。尤其在现如今外来文化对我国文化体系冲击日益严重的时代背景下,加强传统文化教学,从而更好地促进其传承和发扬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本文就此为论题,针对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的方法和策略进行阐述,以期为教师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提供借鉴和参考。

  • 标签: 高中语文 传统文化 教学策略 教学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