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系统评价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的危险因素。方法检索数据库万方、知网、维普、中国生物医学、Web of Science、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4月30日。由2名研究人员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文献评价,运用Revman 5.3软件进行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统计结果用比值比(OR)及95%置信区间(CI)表示,异质性检验当P≥0.1且I2<50%时采用固定效应模型,P<0.1和/或I2≥50%,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9篇文献,共1 728例患者,发生血管危象303例,血管危象发生率为21.26%。meta分析显示,性别(女性)(OR=3.73,95%CI 2.04~6.82,P<0.000 01)、年龄<12岁(OR=4.71,95%CI 3.41~6.50,P<0.000 01)、吸烟史(OR=4.06,95%CI 3.08~5.35,P<0.000 01)、缺血时间>10 h(OR=3.04,95%CI 1.52~6.07,P=0.002)、伤因(挤压撕脱伤)(OR=4.09,95%CI 2.89~5.78,P<0.000 01)、离断平面(末节离断)(OR=4.10,95%CI 3.03~5.54,P<0.000 01)是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的危险因素。结论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发生率较高,应针对女性、低龄、有吸烟史、缺血时间长、挤压撕脱伤、末节离断等再植患者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以减少血管危象的发生,提高断指再植的成活率。

  • 标签: 断指再植术 血管危象 危险因素 meta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自动凝血分析仪(凝固法)检测凝血酶时间(TT)失败原因,并结合临床制定应对策略。方法选取2021年1至6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住院部21 359份TT检测血液样本中检测失败的样本233份,其中男132例,女101例,年龄73(66,79)岁。根据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显示凝固曲线及检测失败错误代码,结合患者临床信息、样本性状、用药情况等原因进行检测失败原因分析,并制定应对措施。选取2021年7至11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住院部96份TT检测失败的脂血样本作为验证样本,男56例,女40例,年龄72(65,79)岁;分别采用凝固曲线人工判读法、磁珠法、高速离心后再检测3种方法获得TT结果,比较3种方法检测TT结果的差异。结果233份TT检测失败样本占总样本数的1.1%(233/21 359);其中脂血样本占41.2%(96/233),肝素干扰样本占23.2%(54/233),患者使用口服抗凝药样本占22.3%(52/233),样本存在微小凝块或血浆量不足现象占13.3%(31/233)。仪器所示凝固曲线报警信息分类:基线期吸光度变化值增大(SD>2 mAbs)样本占32.6%(76/233),二阶导数无峰值样本占30.5%(71/233),反应过程吸光度变化值(基线期与平台期吸光度差值)<35 mAbs样本占25.8%(60/233),起始点过低及无法找到起始点样本占8.6%(20/233),无凝固曲线样本占2.6%(6/233)。233份样本中,依据反应原理及标准凝固曲线图形可以进行人工判读样本占55.8%(130/233)。96份因脂血导致凝固法检测失败的样本中,78份样本量充足,可进行磁珠法检测。高速离心后再测法、凝固曲线人工判读法与磁珠法检测TT结果分别为14.10(14.80,13.38)、14.30(14.99,13.60)、15.65(17.25,14.65)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78份脂血样本磁珠法检测结果与凝固曲线人工判读法检测结果具有相关性(r=0.99,P=0.001)。结论全自动凝血分析仪(凝固法)检测TT失败的样本可通过凝固曲线与报警信息分析失败原因;对于脂血样本可通过人工判读、高速离心后再测或磁珠法获得TT结果。

  • 标签: 凝血酶时间 凝固曲线 凝血功能
  • 简介:摘要:英语课程思政的实施需要教师寻找英语与思政教育语言之间的结合点,这也是开展课程思政教育工作的基础和关键。还要融入思政教育元素、改善英语教学模式,提升思政教育的针对性。

  • 标签: 课程思政 高职英语 教学
  • 简介:摘要:随着各行各业的不断发展,促使工业企业的不断扩大,然而锅炉也被广泛的应用。因此,工业锅炉是现代工业领域生产的重要设备,其在应用中具有较高的要求。为确保锅炉在应用过程中符合要求,对工业锅炉进行检验是十分必要的。水质检测是工业锅炉检测的重要环节和关键步骤。这主要是由于水质检测的效果会直接影响工业锅炉的安全运行。从目前工业企业中锅炉运行的效果来看,其存在的诸多问题均与水质检测效果有密切的关系。工业锅炉水质检测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其对于工业企业的安全以及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工业锅炉 水质检测 问题 处理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四肢血管栓塞采取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实际效果。方法:选取50例临床疑似四肢血管栓塞患者,入院时间段在2020年1月至2021年2月,均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检查,将血管造影作为金标准并与其对比,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效果。结果:50例疑似四肢血管栓塞病例中血管造影确诊48例,上肢、下肢血管栓塞分别为9例、39例,其中动脉栓塞12例,静脉栓塞36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四肢血管栓塞47例,准确率为97.92%,上肢、下肢血管栓塞分别为9例、38例。结论:四肢血管栓塞采取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效果较明显,能够为临床医生提供有效参考依据,临床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 四肢血管栓塞 效果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全自动数字图像分析(DIA)系统用于外周血细胞形态学分类计数的性能。方法选取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血常规检验外周血涂片379份,疟原虫感染外周血涂片18份,经瑞氏-姬姆萨染色,通过DIA系统完成白细胞(WBC)预分类(DIA直接分类)、再分类(DIA分类后人工审核),以及人工直接显微镜分类。分别计算DIA系统的批内及批间变异系数(CV)进行重复性验证;以人工分类结果为金标准,计算DIA系统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正确率。并对其外周血原始细胞形态学计数、血小板(PLT)形态学计数及疟原虫形态学检查能力进行验证。结果除嗜酸粒细胞、嗜碱粒细胞外,DIA系统对正常样本WBC分类的CV均<10%,异常样本WBC分类的CV随所占百分比减低而增大;DIA系统进行WBC预分类的灵敏度、特异度和正确率分别为90.5%、99.2%和98.2%。触发原始细胞报警的血涂片经DIA系统预分类、再分类后,其结果均与人工分类结果具有相关性(r=0.812、0.983,均P<0.01)。DIA系统血小板形态学计数与血细胞分析仪计数结果具有相关性(r=0.946,P<0.01);两种方法计数血小板偏差绝对值<15%;血小板聚集及巨大血小板增多样本偏差绝对值均>15%。经DIA系统采集图像的18份疟原虫阳性外周血涂片,其中17份检出疟原虫滋养体,且图像清晰。结论DIA系统进行外周血分类计数的重复性较好,灵敏度、特异度和正确率较高;其预分类、再分类结果与人工分类结果具有相关性。

  • 标签: 白细胞 血小板 疟原虫属 数字图像分析 诊断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