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从介绍爆炸环境的概念入手,叙述防爆电气产品标准及产品现状,进而指出解决目前防爆环境所用的几种规范和现行相关规范的矛盾,有利于设计工作的顺利开展。

  • 标签: 爆炸性环境 标准 规范 电气安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涎腺乳腺样分泌癌(mammary analogue secretary carcinoma of salivary gland,MASC)标志基因在临床病理学的特征、诊断、鉴别、免疫表型及其预后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宁波市临床病理诊断中心涎腺MASC患者28例作A组,另选取腺泡细胞癌与腺样囊性癌各10例分别设B组与C组。选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测S-100、SOX-10、DOG-1、CD117、Mammaglobin、Vimentin的表达状况,并予以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实施ETV6-NTRK3融合基因的检测。结果涎腺MASC的S-100蛋白、SOX-10、Vimentin均弥漫强阳性(28/28),Mammaglobin(22/28)和CD117(19/28)部分阳性,DOG-1均阴性。28例MASC中26例成功检测出ETV6-NTRK3融合转录,其中23例阳性,3例阴性。结论涎腺MASC为低度恶性的上皮源肿瘤,综合检测S100蛋白、SOX10、DOG-1、Mammaglobin及CD117表达水平对涎腺MASC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较大价值,通过FISH检测ETV6-NTRK3基因融合对于明确诊断有重要参考价值。

  • 标签: 涎腺肿瘤 乳腺样分泌性癌 ETV6-NTRK3基因融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IgG4相关肾病表现为肾囊占位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020年4月收治的1例表现为肾囊占位的IgG4相关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女,42岁。体检发现左肾占位4个月。CT尿路造影检查:左肾下极实质内见圆形稍低密度影,密度欠均,边界尚清,增强扫描示占位呈轻度强化,内见分隔及絮状延迟强化影,考虑左肾下极囊占位(Bosniak Ⅲ级)。MRI增强扫描检查:左肾下极类圆形长T1、长T2信号影,增强后病灶皮质期强化不明显,实质期及延迟期呈持续分隔样强化,考虑左肾下极囊肾癌可能。术前诊断为左肾占位,行腹腔镜左肾部分切除术。结果病理检查大体标本见左肾占位呈灰白色、囊实,边界不清,镜下见淋巴细胞、浆细胞增生性病变伴囊变及淋巴滤泡形成,部分区域纤维组织增生和血管闭塞;免疫组化染色检查示浆细胞IgG4(+)>50个/HPF,IgG4/IgG>40%。结合影像学和病理检查结果,诊断为IgG4相关肾病。术后2周血清IgG4 0.71 g/L(正常值0.03 ~ 2.01 g/L)。术后3个月复查胸、腹部CT未见明显异常,无其他器官受累,血清IgG4水平正常,未予辅助治疗。结论IgG4相关肾病可表现为囊占位,在影像学上与复杂囊肿或囊肾癌等疾病难以区分,全身其他脏器累及情况评估、血清IgG4水平检测、肾穿刺活检等有助于明确诊断,可避免不必要的手术。

  • 标签: 肾病 IgG4相关 肾囊肿 诊断 治疗
  • 简介:探索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问题,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是课堂教学研究的一个主要课题。我校各学科的教师都在积极投入有效课堂的探索研究中,笔者在经年累月的教学实践中获得感悟:只要做到三个重视,即重视教学目标的恰当制订;重视适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教法选择;重视落实语文能力的课堂训练,课堂的有效一定会得到较好地体现。本文就上述三点展开论述,与同仁们探究如何确保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

  • 标签: 语文课堂教学 有效性问题 课堂教学研究 学生年龄特征 有效课堂 教学实践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膀胱炎肌纤维母细胞肿瘤(IMT)临床病理学特点、免疫表型、分子遗传学改变、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收集宁波市临床病理诊断中心2011年9月至2020年12月诊断的3例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2011年6月至2020年12月诊断的5例及2例会诊病例共10例IMT患者的临床和病理学资料,采用EnVision法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标记,应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ALK基因的重排情况。结果患者男性8例,女性2例。年龄范围16~62岁,中位年龄36岁。主要临床症状为血尿和尿路刺激症状,3例位于膀胱顶部,左侧壁4例,右侧壁3例。肿瘤最大径1.5~8.5 cm。8例病变主要位于黏膜下,部分区域累及肌层;2例病变主要位于肌层内,膨胀浸润生长,局灶侵及黏膜固有层及外膜。镜下特点,4例为结节筋膜炎样型,3例为纤维组织细胞瘤样型,2例为混合型,1例呈平滑肌肉瘤样。免疫组织化学示10例病例平滑肌肌动蛋白(SMA)均阳性,9例Calponin阳性,6例结蛋白阳性,9例广谱细胞角蛋白(CKpan)阳性,9例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阳性[其中7例ALK1胞质阳性,8例ALK(5A4)胞质阳性,7例ALK(D5F3)核质阳性]。8例行FISH检测,其中5例显示ALK基因重排阳性。随访8例,无复发及转移。结论膀胱IMT是一种少见的中间型的具有恶性潜能的间叶肿瘤,具有特殊的临床病理特征,较少发生复发。

  • 标签: 膀胱肿瘤 肌纤维母细胞 免疫组织化学 荧光原位杂交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短暂脑缺血发作(TI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住院治疗的50例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43%,对照组为81.8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病人均未发生牙龈、脑、消化道等出血现象,治疗前后查血常规、凝血四项均无明显变化。结论低分子肝素钙是临床医生治疗短暂脑缺血发作行之有效的方法,安全高,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低分子肝素钙,短暂性脑缺血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