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广东省河源市紫金县紫城镇近200人感染丙肝,原因不明。群众反映,感染丙肝者都曾到过镇上卫生所打针,卫生所未采用一次性针筒,怀疑是针筒重复使用引起的感染。

  • 标签: 重复使用 农村医疗 针筒 生态 拷问 卫生所
  • 简介:摘要:随着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目前的动力系统在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当中,所起到的作用已经愈来愈大了。而在电力系统当中,涉及到各种工具,其中绝缘拉闸杆是一种最常用的工具之一。操作人员安全使用绝缘拉闸杆,具有重要意义,不仅能够有效保证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更能对人员与设备的安全有良好的的保障。本文对绝缘拉闸杆的结构及功能进行了阐述,论述了绝缘拉闸杆的实验和保管方法,并对绝缘拉闸杆的具体操作方法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 标签: 安全使用 绝缘拉杆 策略
  • 简介:摘要对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儿童血液内分泌科于2017年收治的2例范尼贫血(FA)患儿的临床特征、化验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并对FA相关基因进行Sanger测序及缺失重复分析(MLPA)。2例患儿分别为4岁3个月(女)、6岁(男),主要表现为反复发热,乏力伴双下肢出血点。女童双下肢及腰背部散在牛奶咖啡斑,左手拇指指甲缺如,男童体格检查无明显异常。男童心脏超声见左心房、左心室大,节段性心肌损害。2例患儿骨髓活检均显示骨髓增生低下(40%)或极度低下(10%),未见巨核细胞。染色体畸变测试、单细胞凝胶电泳测试、小巨核酶标(CD41)、CD55、CD59检测及染色体核型均无明显异常。基因测序分析发现2例患儿均存有Fanc A基因的复合杂合突变,突变分别来自于父母双方。女性患儿及其父亲21号外显子存在c1838delT杂合突变,导致氨基酸移码突变p.I613Tfs*27。MLPA结果显示该女性患儿及其母亲Fanc A基因外显子1-3杂合性缺失突变。男性患儿及家系基因测序分析发现该患儿及其母亲在41号外显子存有c4124_4125del杂合突变,导致氨基酸移码突变p.T1375Sfs*49。提示男性患儿及其父亲Fanc A基因外显子23-40为杂合性缺失突变。对疑似FA患儿进行相关基因测序是诊断该病的主要依据。c1838delT是新发现的Fanc A基因突变位点。

  • 标签: 范可尼贫血 Fanc A基因 复合杂合突变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儿童塑型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特征及病原学分布特点并分析其早期预警指标,评估弯曲支气管镜的临床诊治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2月贵阳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232例重症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支气管镜下表现分为塑型性支气管炎组(塑型组)和非塑型性支气管炎组(非塑型组),并收集患儿性别、年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影像学特征、支气管镜所见和治疗情况并进行比较分析,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结果本研究共纳入232例患儿,其中塑型组98例,非塑型组134例,两组患儿均以发热、咳嗽、气促为主要表现,塑型组发病年龄(54.640±37.085)个月,非塑型组发病年龄(14.870±19.813)个月,两组发病年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656,P<0.001);塑型组平均住院天数(16.133±6.227) d,非塑型组平均住院天数(12.690±4.287) d,两组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21,P<0.001);塑型组发热天数(10.090±3.473) d,非塑型组发热天数(6.030±4.850) d,两组发热天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654,P<0.001);塑型组发病年龄、住院天数、发热天数均大于非塑型组(均P<0.001);塑型组体格检查呼吸音减低40%(39/98)明显高于非塑型组6%(8/134);塑型组血氧分压(PO2)、血氧饱和度(SO2)均低于非塑型组(均P<0.01);塑型组中性粒细胞比例(N)、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乳酸脱氢酶(LDH)、D二聚体均高于非塑型组(均P<0.01);塑型组影像学肺实变73%(72/98)、肺不张33%(32/98)、胸腔积液34%(33/98);非塑型组肺实变65%(87/134)、肺不张5%(7/134)、胸腔积液3.7%(5/134);塑型组患儿检出首要病原为肺炎支原体(MP)(46.9%),明显高于非塑型组(11.1%);两组患儿入院均行弯曲支气管镜检查,塑型组(2.960±1.157)次,非塑型组(1.140±0.371)次;塑型组98例患儿中95例均好转出院,2例转院,1例死亡,非塑型组134例患儿均好转出院。结论临床上学龄前及学龄期儿童、发热≥10 d、PCT、CRP、LDH、D二聚体可作为塑型性支气管炎的早期预警信号,MP仍是形成塑型性支气管炎的首要病原,弯曲支气管镜技术是及时明确诊断、有效治疗的关键措施。

  • 标签: 儿童 塑型性支气管炎 可弯曲支气管镜 介入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内源性反转录病毒-H长末端重复关联蛋白2(HHLA2)在人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细胞株A549、H1975和SK-MES-1中的表达及其生物学功能。方法利用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采用Log-rank检验分析HHLA2 mRNA在NSCL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利用RNA干扰(RNAi)技术构建HHLA2表达稳定下调的人NSCLC细胞株,通过细胞增殖实验、划痕实验及Transwell侵袭实验观察HHLA2表达下调对人NSCLC细胞株生物学功能的影响,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TCGA数据库结果显示,HHLA2 mRNA表达水平低的肺癌患者的总生存期(OS)显著高于HHLA2 mRNA表达水平高的患者(肺腺癌:Log-rank P=0.082,肺鳞癌:Log-rank P=0.021)。富集分析结果显示HHLA2可能与NSCLC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相关。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结果显示,3种细胞株中LV-shHHLA2组HHLA2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LV-NC组。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增殖实验显示,下调HHLA2的表达显著降低3种细胞的增殖能力(A549:48 h:0.475±0.014比0.600±0.030,t=3.813,P<0.05;72 h:0.658±0.044比0.911±0.039,t=4.336 P<0.05;H1975:48 h:0.414±0.026比0.550±0.026,t=3.669,P<0.05;72 h:0.645±0.049比0.926±0.026,t=5.076,P<0.01;SK-MES-1:48 h:0.387±0.043比0.606±0.037,t=3.870,P<0.05;72 h:0.675±0.044比0.971±0.045,t=4.717,P<0.01);划痕实验显示,下调HHLA2的表达显著降低3种细胞的迁移能力(A549:0.489±0.046比1.000±0.033,t=8.975,P<0.001;H1975:0.242±0.060比1.000±0.028,t=11.390,P<0.001;SK-MES-1:0.403±0.071比1.000±0.092,t=5.150,P<0.001);Transwell侵袭实验显示,下调HHLA2的表达显著降低3种细胞的侵袭能力[A549:(150.333±7.881)个比(226.000±6.429)个,t=7.440 P<0.01;H1975:(92.000±11.790)个比(203.333±7.839)个,t=7.864,P<0.01;SK-MES-1:(95.333±14.881)个比(201.000±16.643)个,t=4.733,P<0.01]。结论干扰NSCLC细胞中HHLA2的表达降低其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

  • 标签: 人内源性反转录病毒-H长末端重复关联蛋白2 非小细胞肺癌 RNA干扰
  • 简介:【摘要】目的:在全身麻醉患者的术后苏醒护理中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分析对患者的影响。方法:将我院在2019年5月~2020年7月接诊的全身麻醉手术治疗患者120例作为护理对象。分成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比指标:患者术后完全清醒时间、恢复室滞留时间和气管插管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完全清醒时间、恢复室滞留时间和气管插管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数据对比有差异,P

  • 标签: 全身麻醉 综合护理干预 术后苏醒 护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