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尼龙冲击递减疗法治疗重症过敏性紫癜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本次的研究对象是我院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60例重症过敏性紫癜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动态随机化分法,分为研究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尼龙冲击治疗,一组患者给予尼龙冲击递减疗法治疗(研究组),观察对比两组重症过敏性紫癜患者各指标情况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结果得知,研究组患者各指标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值小于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67%)低于对照组,P值小于0.05。结论采用尼龙冲击递减疗法对重症过敏性紫癜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各指标情况,降低不良反应发生概率,在临床上可以广泛应用。

  • 标签: 甲泼尼龙冲击递减疗法 重症过敏性紫癜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膏穴疗法是祖国医学一种古老的治疗方式,其作用直接,适应症广。随着如今耐药性与口服药物毒副反应的增加,以及放化疗的杀伤性损害,中医膏穴疗法已愈来愈受到医学界的重视。尤其对于体质虚弱的慢性病患者以及肠胃功能低下者,此种疗法不失为一种理想的治疗手段。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制备1株靶向型流感病毒N1亚型神经氨酸酶(neuraminidase,NA)的功能性抗体FNA1,并对其进行鉴定。方法依据单链抗体(single-chain antibody fragment,scFv)序列信息,合成FNA1重链以及轻链可变区序列,连入抗体哺乳细胞表达载体pFRT-IgG1κ,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FRT-IgG1κ-FNA1。利用瞬时高效表达系统ExpiCHO以及亲和纯化技术获取抗体蛋白FNA1。ELISA检测FNA1与型流感病毒N1亚型NA抗原的结合,流式细胞术分析FNA1与细胞膜表面表达N1亚型NA抗原的结合。通过抗体抑制NA蛋白活性试验检测抗体FNA1的体外功能活性。结果蛋白质电泳结果显示制备获取了高纯度FNA1。FNA1特异性识别结合N1亚型的NA抗原,且呈浓度依赖效应。FNA1能通过结合细胞膜表面表达的N1亚型NA蛋白,有效阻断细胞膜表面的NA活性,从而抑制包装的假病毒从细胞表面释放,继而抑制进一步的靶细胞感染。结论获得1株具有体外功能活性的靶向型流感病毒N1亚型NA蛋白的抗体FNA1。

  • 标签: 甲型流感病毒 神经氨酸酶 N1亚型 假病毒释放
  • 简介:摘要目的制备靶向型流感病毒血凝素(hemagglutinin,HA)蛋白的广谱抗体FHA3,并对其进行鉴定。方法依据单链抗体(single-chain antibody fragment,scFv)序列信息,PCR扩增FHA3重链和轻链可变区序列,连入抗体哺乳细胞表达载体pFRT-IgG1κ,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FRT-IgG1κ-FHA3。利用瞬时高效表达系统ExpiCHO以及亲和纯化技术获取抗体蛋白FHA3。ELISA检测FHA3与型流感病毒HA的结合。假病毒感染宿主细胞试验检测抗体FHA3的体外中和活性。结果蛋白质电泳结果显示制备获取了高纯度FHA3。FHA3与型流感病毒H1N1 HA、H2N2 HA、H3N2 HA、H5N1 HA、H7N9 HA以及H9N2 HA均识别结合,且呈浓度依赖效应。FHA3具有较好的体外中和活性,在低浓度下(5 μg/ml)能有效阻断H5N1以及H7N9假病毒入侵靶细胞,在0.012 5 μg/ml浓度下能有效阻断H1N1假病毒入侵靶细胞。结论获得1株具有体外中和活性的靶向型流感病毒HA蛋白的广谱抗体。

  • 标签: 甲型流感病毒 血凝素 广谱 中和活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α-硫辛酸联合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回顾选取于我院接受医治的107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临床资料,依据医治药物的不同,分设对照组(48例)与研究组(59例),对照组行钴胺医治,研究组行α-硫辛酸复合钴胺医治,比对两组TSS评分以及神经传导速度。结果研究组TS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研究组神经传导速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患者行α-硫辛酸复合钴胺医治可改善临床症状,并提高神经传导速度,值得推广。

  • 标签: &alpha -硫辛酸 甲钴胺 糖尿病 周围神经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含铋剂四联疗法在幽门螺杆菌(Hp)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96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掷硬币法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采用含铋剂四联疗法(左氧氟沙星片、阿莫西林胶囊、雷贝拉唑钠肠溶片、复方铝酸铋片)治疗2个疗程,观察组在对照组疗程基础上延长雷贝拉唑钠肠溶片、复方铝酸铋片服用时间。比较两组血清指标[血清胃泌素、降钙素原(PCT)]、Hp清除率、复发率。结果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5.83%,46/48)高于对照组(81.25%,39/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两组胃泌素、PCT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胃泌素、PCT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观察组Hp清除率(95.83%,46/48)高于对照组(81.25%,39/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含铋剂四联疗法中延长PPI和铋剂疗程,有助于提高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效果,提高Hp清除率,改善胃泌素、PCT水平,且一定程度上可降低复发率。

  • 标签: 慢性萎缩性胃炎 幽门螺旋杆菌 铋剂 四联疗法 幽门螺旋杆菌清除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