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改良式深板层角膜移植手术治疗中晚期圆锥角膜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纳入苏州大学附属理想眼科医院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中晚期圆锥角膜39例(42只眼)的临床资料。将患者按手术方式分为2组:A组20例(22只眼)行改良式前部深板层角膜移植(MDALK),B组19例(20只眼)行常规前部深板层角膜移植(DALK)。术后随访18个月,比较两组术后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球镜度、散光度、平均前角膜曲率、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同时观察两组术后后弹力层皱褶以及其它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18个月,A组裸眼视力优于B组(t=-2.57,P=0.014);两组最佳矫正视力相近(t=-1.80,P=0.080);A组近视度低于B组(t=2.56,P=0.015)。两组散光、平均前角膜曲率及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中或术后并发症,MDALK组后弹力层皱褶发生率低于DALK组(χ2=4.89,P=0.027)。结论中晚期圆锥角膜患者MDALK术后较DALK术后能获得更好的裸眼视力、有效降低后弹力层皱褶发生率,更安全可靠。

  • 标签: 圆锥角膜 角膜移植术,穿透性 生物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电双频谱指数(BIS)监测下不同麻醉深度对微创McKeown食管癌根治患者血清S100β蛋白水平及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行微创McKeown食管癌根治患者120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浅麻醉组(L组,40例,BIS值46~60)、深麻醉组(D组,40例,BIS值35~45)、对照组(C组,40例,无BIS监测),每组患者于诱导前(T0)、拔管后10 min(T3)、术后第1天(T4)、术后第3天(T5)抽取肘静脉血测量血清S100β蛋白水平;于术前及术后第1、3、7天对其进行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并统计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率。结果T0时刻三组患者血清S100β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083,P=0.920),T3时刻血清S100β蛋白水平D组[(1.08±0.05)μg/L]高于C组[(0.98±0.10)μg/L]和L组[(0.84±0.09)μg/L],且L组低于C组,三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天三组患者POCD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914,P=0.233),术后第1天和第3天POCD发生率D组(57.1%与37.1%)高于C组(41.7%与38.9%)和L组(20.0%与14.3%),且L组低于C组,三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0.187,P=0.006;χ2=6.296,P=0.043)。结论对微创McKeown食管癌根治患者,中行BIS监测维持浅麻醉状态可有效减少POCD发生率,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中S100β蛋白水平,从而改善脑损伤有关。

  • 标签: 食管肿瘤 麻醉深度 S100β蛋白 术后认知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