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核磁共振和乳腺钼靶诊断早期乳腺癌的准确性及价值。2019年2月~2020年12月为研究时间段,60例因乳腺癌疾病而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60例患者同时实施核磁共振和乳腺钼靶诊断,以病理学检查为“金标准”,分析核磁共振和乳腺钼靶诊断准确性及价值。结果:对乳腺癌患者实施核磁共振和乳腺钼靶诊断后,核磁共振检出率显著高于乳腺钼靶检出率,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实施核磁共振诊断方式后,能够有效对早期乳腺癌疾病进行检出,提升患者的预后水平以及生存率,与乳腺钼靶诊断相较,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 标签: []核磁共振 乳腺钼靶 早期乳腺癌 准确性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MRICT影像融合对鼻咽癌靶区勾画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1-12月期间收治的鼻咽癌患者43例,分别应用MRI/CT融合与增强CT检查,并通过其图像对鼻咽原发病灶的肿瘤靶区。进行勾画,并计算其比值。将比值分为:比值≤0.9,0.9<比值<1.1以及1.1≤比值,如若未介于0.9-1.1之间则差异显著。结果:2种靶区勾画方式的差异较高,MRI/CT主要集中于颅底斜坡髓质浸范围,而增强CT则主要针对于咽旁组织浸润范围。结论:受到MRICT影响显示范围的影响,MRI在鼻咽肿瘤的显示方面具有较高优势,MRI/CT能够将二者图像的优势相结合,弥补二者的不足之处,相较于单一检查方式更具准确性,能够保障后续治疗有的放矢,值得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MRI/CT融合 增强CT 鼻咽癌 靶区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核磁共振成像在出血性脑梗死中的临床诊断效果及准确性、特异性、敏感性价值。方法:抽选本院接诊疑似出血性脑梗死患者87例为研究对象,开展对比性诊断研究(研究时间:2019年8月~2021年2月),随机分组为对照组43例、观察组44例,予以对照组CT诊断、观察组MRI诊断。以手术病理结果为准,分析核磁共振成像在出血性脑梗死中的临床诊断效果及诊断价值。结果:(1)诊断价值:观察组阳性检出率、诊断符合率及诊断敏感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诊断特异度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2)诊断效果:观察组急性期、亚急性期出血性脑梗死患者检出率较对照组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磁共振成像在出血性脑梗死诊断中具有显著诊断应用价值,准确性、特异性、敏感性优势明显,且可准确显示患者脑梗死病程进展阶段,为后续临床准确治疗实施提供基础。

  • 标签: 核磁共振成像 出血性脑梗死 临床诊断 准确性 特异性 敏感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MRICT诊断不同病理分期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1年5月研究时间段内于本院接受手术治疗前列腺癌患者共73例为研究对象,实施回顾性诊断研究。患者术前均接受MRICT诊断。收集患者MRICT诊断结果后,以手术病理结果为准分析不同诊断技术在前列腺癌中的分期诊断效果。结果:73例患者手术病理Whitmore-Jewett分期中确诊A期12例、B期21例、C期25例、D期15例。CT诊断、MRI诊断结果较手术病理对比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MRI诊断中A、B分期检出率高于CT诊断,P<0.05;MRI诊断中C、D分期检出率较CT诊断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MRICT诊断对前列腺癌患者均有显著诊断应用价值,两类诊断技术对中晚期前列腺癌分期诊断效果一致,而MRI诊断对早期前列腺癌分期诊断具有临床优势性。

  • 标签: MRI CT 病理分期 前列腺癌 诊断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