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3例因眼球突出患者就诊眼科,2例是青少年小梁状骨化纤维,均表现为眼球突出逐渐加重,眼球运动正常。影像学检查均表现为骨壁包绕软组织密度占位病变,显微镜下可见组织内有骨小梁结构。1例是沙样骨化纤维,表现为眼球突出,眼睑肿胀,眼球外转、上转受限。影像学检查示左眼眶上壁骨质变薄膨隆,骨壳形成,包绕不规则软组织影,显微镜下可见类似骨小体的小骨块结构。3例均行手术切除。(中华眼科杂志,2020,56:859-861)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前列腺癌微环境中癌相关成纤维细胞(CAFs)对细胞缝隙连接通讯(GJIC)的影响。方法取前列腺癌组织分离培养及鉴定CAFs,分别将(0、0.25、0.50、0.75、1.00 g/L)浓度的CAFs培养液与处于对数生长期的前列腺癌PC-3细胞(购自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细胞资源中心)共同培养,采用荧光漂白恢复技术检测各组前列腺癌PC-3细胞缝隙连接(GJ)功能,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间隙连接蛋白43(Cx43)蛋白的表达。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结果成功分离培养CAFs,前列腺癌PC-3细胞与不同浓度CAFs(0.00、0.25、0.50、0.75、1.00 g/L)共培养后,细胞内荧光恢复程度逐渐减弱[(49.40±5.42)%、(45.36±3.23)%、(36.57±3.95)%、(29.18±5.51)%、(21.81±4.58)%,F=18.067,P<0.05],细胞GJIC水平逐渐减弱,呈明显的剂量-效应依赖关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09、3.313、4.531、6.734,P<0.05)。同时,各组CAFs中的Cx43蛋白的表达水平分别为0.723±0.065、0.641±0.084、0.425±0.078、0.314±0.067、0.267±0.059。随着共培养CAFs浓度的增加,细胞内Cx43蛋白表达水平反而逐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37、5.084、7.589、8.997,P<0.05)。结论CAFs可下调前列腺癌PC-3细胞Cx43蛋白的表达水平,抑制前列腺癌PC3细胞的细胞间缝隙连接功能。

  • 标签: 前列腺癌 癌相关成纤维细胞 细胞缝隙连接通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癌相关成纤维细胞(CAFs)来源外泌体微小RNA(miR)-20a对前列腺癌细胞间通讯连接(GJIC)、侵袭和转移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构建CAFs来源近红外荧光蛋白(IRFPs)标记外泌体,以不同浓度(0、10、100、200 mg/L)与PC-3细胞共培养。蛋白质印迹法检测PC-3细胞中CX43蛋白的相对表达水平;荧光漂白恢复技术测定PC-3细胞间缝隙连接功能;Transwell小室侵袭和迁移实验检测PC-3侵袭能力。构建高表达和低表达miR-20a的CAFs,分别与PC-3细胞共培养,检测缝隙链接蛋白43(Connexin 43, CX43)表达、细胞缝隙连接功能、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验证PC-3细胞中miR-20a与CX43基因是否直接结合。用Student’t检验分析组间差异。结果PC-3细胞的CX43表达水平及细胞缝隙连接功能均随外泌体浓度增加而降低(0.715±0.058、0.544±0.039、0.313±0.028和0.196±0.020,F=19.031,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ranswell小室检测结果表明,CAFs来源外泌体促进PC-3细胞迁移[各组每视野穿膜细胞数分别为(176.0±9.2)、(485.0±12.8)、(159.5±9.7)和(198.0±10.5)个,F=11.475,P<0.01]和侵袭[各组每视野穿膜细胞数分别为(150.0±8.4)、(443.0±21.7)、(182.0±11.2)和(153.5.0±10.1)个,F=16.306,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增强细胞缝隙连接能抑制此效应(F=14.052,P<0.01;F=14.804,P<0.01)。高表达miR-20a组的PC-3细胞的CX43表达水平(0.126±0.062比0.834±0.103,t=9.430,P<0.05)、荧光恢复率[(25.02±7.85)%比(46.65±6.98)%,t=5.782,P<0.05]均显著低于低表达miR-20a组,但细胞的迁移[(502.5±18.6)个比(128.5.0±9.4)个,t=9.120,P<0.05]和侵袭能力(458.0±16.8比194.5±9.2,t=6.286,P<0.05)均显著高于表达miR-20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结果显示,野生型CX43的PC-3细胞中,转染miR-20a的细胞荧光活性显著低于miR-NC组(0.46±0.08比0.99±0.14,t=10.208,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突变型CX43的PC-3细胞中,miR-20a组与miR-NC组细胞荧光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94±0.06比0.97±0.08,t=0.142,P>0.05)。结论CAFs来源外泌体miR-20a通过直接作用CX43基因,下调PC-3细胞CX43的表达,从而显著降低细胞间通讯连接功能,增强前列腺癌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转移能力。

  • 标签: 癌相关成纤维细胞 外泌体 微小RNA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癌相关成纤维细胞(CAFs)来源外泌体微小RNA(miR)-520e对前列腺癌细胞多西他赛耐药性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2019年5月至2019年12月,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前列腺癌手术患者癌旁组织获取原代CAFs,提取并鉴定CAFs外泌体后,将其与PC-3细胞共培养,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法检测其在高浓度(30 nmol/L)、低浓度(5 nmol/L)多西他赛条件下细胞增殖能力,计算细胞抑制率。构建高表达及低表达miR-520e的CAFs,提取外泌体后与PC-3细胞共培养,检测其对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并计算细胞抑制率。进一步,通过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Hippo信号通路标志蛋白水平,验证此通路是否参与外泌体miR-520e调控PC-3细胞多西他赛耐药过程。使用方差分析和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组间差异。结果PC-3细胞抑制率与多西他赛浓度呈正比(Pearson r=0.826,P<0.05);加入CAFs来源外泌体后,高、低浓度多西他赛组细胞抑制率分别为(50.510±2.389)%和(28.233±5.441)%,均低于对照组(t=12.010,P<0.05和t=5.614,P<0.05)。高、低表达miR-520e外泌体处理组中,PC-3细胞抑制率分别为(26.355±1.539)%和(72.965±1.777)%,与对照组[(59.856±2.57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9.370,P<0.05与t=7.270,P<0.05)。此外,高表达miR-520e外泌体处理组LATS1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0.481±0.005比1.765±0.015,t=139.200,P<0.05),YAP表达高于对照组(0.932±0.001比0.688±0.005,t=81.850,P<0.05);而低表达miR-520e外泌体处理组则相反,LATS1表达高于对照组(2.370±0.050比1.765±0.015,t=16.770,P<0.05),YAP表达则低于对照组(0.371±0.002比0.688±0.005,t=97.190,P<0.05)。结论CAFs来源外泌体miR-520e通过调控Hippo通路增强前列腺癌PC-3细胞对多西他赛的耐药。

  • 标签: 前列腺癌 外泌体 化疗耐药 癌相关成纤维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