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探讨甲流感病毒所致肺损伤的可能机制。方法从Gene Expression Ominbus(GEO)数据库中选择基因表达谱GSE57455、GSE63786和GSE64800,通过GEO2R工具在线分析,筛选出差异表达基因(DEGs),基于STRING构建蛋白互作网络图,筛选出显著模块;并对获取的DEGs进行Gene Ontology(GO)分析和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富集分析。通过Cystoscape软件筛选出具有高度连接性的关键基因,并构建生物学功能图。结果筛选得到119个交集DEGs,其中上调基因有106个,下调基因13个。GO分析显示,DEGs显著富集于免疫应答、细胞分裂等生物学过程中;显著富集于细胞外间隙、胞外区部分等细胞组成上;显著富集于趋化因子活性、细胞因子受体结合等分子功能上。KEGG通路富集显示,DEGs显著富集于细胞因子及受体相互作用信号通路、趋化因子等信号通路。同时,共筛选得到7个关键基因:FIGNL1、GBP5、ICOS、ARG1、IRF7、CYSLTR1和SLMAF8,其富集作用主要在免疫应答、精氨酸代谢、B细胞反应等生物学功能。结论FIGNL1介导的肺组织细胞受损、IRF7和GBP5介导的ⅠIFN反应、ARG1介导的精氨酸代谢以及ICOS、CYSLTR1和SLAMF8介导的趋化因子和炎性因子的活化与甲流感病毒所导致的肺损伤密切相关。

  • 标签: 流感病毒A型 肺损伤 生物信息学 富集分析 免疫应答 炎性因子
  • 简介:摘要流感是一种严重危害公共健康的人畜共患呼吸道传染疾病,血凝素为甲流感病毒包膜最主要的糖蛋白,病毒血凝素末端修饰的甘露聚糖可作为多种固有免疫系统识别的靶点。本文简述甲流感病毒血凝素蛋白糖基化在固有免疫系统成分识别和抗病毒方面所起的作用。

  • 标签: 流感病毒A型 血凝素糖基化 凝集素 抗病毒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淡豆豉水煎液体外抗流感病毒作用,为抑制病毒的新型中药开发提供基础。方法以A/Puerto Rico/8/1934(H1N1)(以下简称PR8病毒)感染狗肾上皮细胞(MDCK)作为模型,应用噻唑兰(MTT)法评估淡豆豉水煎液的安全性。以血液凝集抑制实验和神经氨酸酶活性抑制实验检测淡豆豉水煎液对流感病毒吸附和释放的影响。设立PR8病毒+淡豆豉水煎液组和PR8病毒组,以实时荧光定量PCR、Western印迹试验、免疫荧光的方法检测淡豆豉水煎液对病毒基因转录水平和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6.25 mg/mL的淡豆豉水煎液能够抑制1 HAU流感病毒的吸附。PR8+淡豆豉水煎液组的子代病毒血凝效价为PR8组的1/8。2 000 μg/mL的淡豆豉水煎液能够抑制大于80%的神经氨酸酶活性。在第24小时,PR8+淡豆豉水煎液组的NP和M1基因转录水平分别为3 444.52±378.35和98 737.80±1 643.00;NP、M1a和M2e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0.39±0.03、0.54±0.01和0.82±0.02,均低于PR8组(t=-16.03、-16.17、-39.26、-272.80和-220.00,P均<0.05)。结论淡豆豉水煎液通过影响流感病毒生命周期的吸附、基因转录和翻译、流感子代病毒释放多个阶段,在体外发挥直接抗流感病毒作用。

  • 标签: 正黏病毒科 淡豆豉水煎液 中药抗病毒作用 病毒生命周期 基因转录 蛋白表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流感病毒对缺少唾液酸残基巨噬细胞的侵染情况,并初步分析其对IFN表达的影响。方法将PR8、Memphis、Aichi三种甲流感病毒株以相同的病毒滴度分别侵染MHS肺泡巨噬细胞,对照组(NC)加等量PBS,24 h收集上清及细胞样本。采用RT-PCR法检测实验组病毒的负载量;普通倒置光学显微镜镜下观察实验组及NC细胞病变;实时荧光定量RCR法检测实验组及NC巨噬细胞样本中IFN-β、IFN-γ及Toll样受体3(TLR3)的表达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MHS巨噬细胞被3株甲流感病毒株侵染后,镜下均观察到细胞病变,Aichi病变程度最强、Memphis次之、PR8最弱。在细胞和上清样本中检测到Aichi和Memphis核酸拷贝数较高(Aichi:胞内Ct=14.93,上清Ct=19.05;Memphis:胞内Ct=17.15,上清Ct=21.39),PR8拷贝数较低(胞内Ct=26.86,上清Ct=29.31)。与NC比较,3株病毒均诱导IFN-β高表达(Aichi/NC=210、Memphis/NC=93、PR8/NC=33),同时抑制IFN-γ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24.00和2 637.00,P均<0.001)。此外,Aichi诱导TLR3表达量升高(Aichi/NC=5.03),与N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40,P=0.031)。结论尽管巨噬细胞表面缺少甲流感病毒唾液酸受体,但仍可通过其他途径被病毒侵染,并影响其胞内病毒RNA识别受体和IFN的表达,不同毒株之间的侵染能力存在较大差异。

  • 标签: 流感病毒A型 巨噬细胞 侵染 生物学功能 高表达 诱导 受体识别
  • 简介:摘要目的制备燕窝酶解液并初步了解其抗流感病毒的方式和效果。方法以唾液酸提取率为评价标准,选择最佳酶解时长和液料比,获取燕窝酶解液。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和血凝试验分析并明确燕窝酶解液对流感病毒的抑制方式和单个复制周期中的作用环节。试验同时设立病毒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燕窝干预下NF-κB的表达情况和炎症细胞因子转录水平的变化。结果在液料比45∶1、酶解时长不低于3 h的条件下获得燕窝酶解液,唾液酸的提取率为(66.87±0.05)%。相比病毒对照组,燕窝酶解液通过直接抑制流感病毒的方式降低病毒基因NP和M的转录水平(t=2.81和3.34,P=0.023和0.010)。在病毒复制过程中燕窝酶解液在病毒感染初期和复制初期(0 h和2 h)发挥抑制效果,NP基因转录相比病毒对照组显著降低(t=13.79和21.84,P=0.005和0.002)。与燕窝液组相比,在燕窝酶解液干预下,炎症因子IL-1β、IL-6、TNF-α、IFN-γ、NF-κB、NF-κBp65的表达也降低(t=15.12、21.31、4.85、7.40、13.77和29.39,P均<0.05)。结论通过酶解的方式可以提高燕窝的抗流感病毒效果,燕窝酶解液能够抑制流感病毒引起的炎症因子表达。

  • 标签: 流感病毒A型 燕窝 酶解液 抗流感病毒 炎症因子 抑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含有流感病毒血凝素茎部α螺旋区(HAα)和6个串联重复M2蛋白胞外区域(6M2e)的融合蛋白的表达和制备方法,并对其在小鼠体内的免疫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采用去除高变区的鞭毛蛋白序列,将HAα和6M2e插入到原高变区位点,构建重组质粒pET28a-FljBΔD2D3-HAα-6M2e。在大肠埃希菌中诱导表达后进行纯化和鉴定,并评估其细胞毒性。最后将制备的融合蛋白免疫BALB/c小鼠,采用ELISA方法检测小鼠血清特异性抗体效价,实时荧光PCR法检测小鼠IL-2、IL-4、IL-6、IFN-γ、TNF-ɑ的mRNA水平,CCK-8法检测脾细胞的增殖。结果成功构建重组质粒pET28a-FljBΔD2D3-HAα-6M2e,蛋白表达最适条件为1 mmol/L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37 ℃诱导10 h,通过镍柱纯化获得高纯度的无毒融合蛋白。免疫小鼠后抗M2e-IgG和抗HAα-IgG的抗体ELISA效价均达到1∶102 400,且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33,P=0.774;t=7.60,P=0.001)。各类细胞因子的mRNA水平升高,其中实验组IFN-γ转录水平为38.74±3.65,蛋白水平为(66.03±3.31)pg/mL,高于对照组(t=21.33,P=0.003;t=10.21,P<0.01)。结论成功制备了高纯度的融合蛋白FljBΔD2D3-HAα-6M2e,能有效刺激小鼠产生抗M2e-IgG和抗HAα-IgG,具有良好的免疫效果,为流感疫苗候选物研发奠定了基础。

  • 标签: 正黏病毒科 流感病毒 疫苗 融合蛋白 免疫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