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型尿液代谢标志物在糖尿肾脏(DKD)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1至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健康人群或确诊为2型糖尿(T2DM)的患者235例作为研究对象。本研究包含两个独立的队列,即发现队列(116例)和验证队列(119例)。发现队列分为健康对照组(37例)、单纯T2DM组(40例)以及T2DM合并DKD组(39例);验证队列分为单纯T2DM组(64例)和T2DM合并DKD组(55例)。收集研究对象的人口学和实验室检查等资料,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方法进行尿液代谢物的全靶向定量检测。采用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进行多维建模。利用基于Boruta算法的机器学习筛选潜在标志物。尿液代谢标志物的两组间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统计建模,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诊断效能。结果发现队列中,在晨尿标本中定量检测到160种代谢物,单纯T2DM组和T2DM合并DKD组比较后筛选出62种差异代谢物,主要富集在氨基酸代谢通路,其中17种是诊断DKD的候选标志物。在验证队列中,15种差异代谢物及7种候选标志物(异戊酸、异丁酸、亮氨酸、腺苷高半胱氨酸、丙酸、氧代己二酸和丙酰肉碱)被证实。分别用单一候选标志物或7种候选标志物的组合指标构建诊断模型,结果显示,无论在发现队列还是验证队列中,组合指标的诊断效能[发现队列ROC曲线下面积0.888(95%CI 0.814~0.963);验证队列ROC曲线下面积0.811(95%CI 0.734~0.887)]均明显高于任何单一候选标志物(发现队列、验证队列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97~0.831、0.628~0.728)。结论单纯T2DM患者与T2DM合并DKD患者的尿液代谢物存在显著差异。从尿液代谢物中筛选出的7种候选标志物构建的组合指标可能成为诊断DKD的新途径。

  • 标签: 糖尿病,2型 糖尿病肾病 代谢组学 机器学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肾脏(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肾组织肉碱棕榈酰转移酶1α(carnitine palmitoyltransferase 1α,CPT1α)表达与肾间质纤维化及疾病进展的关系,以及CPT1α在预测肾间质纤维化程度和CKD疾病进展中的价值。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2010年3月1日至2017年7月30日间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经肾活检证实存在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的CKD患者为研究对象。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肾组织CPT1α蛋白表达,按照CPT1α阳性染色细胞占比的四分位数分为3组:Q1组(阳性染色细胞占比>67.89%)、Q2组(阳性染色细胞占比49.84%~67.89%)和Q3组(阳性染色细胞占比<49.84%)。采用Masson染色评估肾间质纤维化程度;Bodipy脂滴染色评估肾组织脂质沉积程度;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肾组织中CPT1α及胶原等细胞外基质蛋白的mRNA表达量。采用线性回归法分析肾组织CPT1α阳性细胞数占比与肾间质纤维化和肾功能的相关关系;用Pearson相关分析及广义线性模型评估CPT1α阳性细胞数占比与CKD患者肾功能进展的关系;配对比较分析调脂药物对CKD患者肾功能的影响。结果90例CKD患者入选本研究。Masson染色和Bodipy脂滴染色结果显示,与Q1组比较,Q2组和Q3组患者肾间质纤维化和脂质沉积面积增加(均P<0.05)。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与Q1组比较,Q2组和Q3组肾组织细胞外基质蛋白的mRNA表达水平增加(均P<0.05)。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肾间质纤维化面积与CPT1α阳性细胞占比呈负相关(r=-0.309,P<0.01);基线肾组织CPT1α表达阳性细胞占比与血肌酐水平呈负相关(r=-2.801,P<0.001),与eGFR呈正相关(r=1.240,P<0.001)。中位随访时间3.47年,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CPT1α表达阳性细胞占比与年eGFR变化率相关(r=0.220,P=0.038)。配对分层分析结果显示,Q1组患者用调脂药后无延缓eGFR下降的作用(P>0.05),Q2、Q3组患者用药后可延缓eGFR的下降(均P<0.05)。结论CKD患者肾组织CPT1α表达减少与血肌酐增长和eGFR下降以及肾间质纤维化相关。肾组织CPT1α检测可作为评估肾纤维化程度和CKD进展的分子标志物。

  • 标签: 纤维化 肉碱O-软脂酰转移酶 病理学,分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型糖尿 (type 2 diabetes,T2D) 患者的社会经济地位 (socioeconomic status,SES) 与其发生糖尿肾病 (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 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纳入2020年1-6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T2D患者276例。依据尿白蛋白/肌酐比值 (urinary albumin/creatinine,UACR)和基于血清肌酐的慢性肾脏流行学协作(chronic kidney disease epidemiology collaboration equation,CKD-EPI)公式计算预估肾小球滤过率 (estimate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 eGFR) ,将患者分为单纯T2D组(184例)和DKD组(92例)。收集人口学和实验室检查等资料,记录教育、收入、职业,并计算标准化的SES评分。按照SES评分的三分位数将研究对象分为SES≤9组,SES≥10~≤12组,以及SES≥13组。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Student′s 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多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一步采用Bofferoni检验进行两两比较。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M(Q1,Q3)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以频率或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变量之间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风险因素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研究对象的年龄为(53.37±10.68)岁,男性占55.8%(154/276),糖尿病程为60.00(12.00,134.00)个月,eGFR为(97.56±21.15) mL/(min·1.73 m2)。单纯T2D组和DKD组的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39.7%(73/184)、57.6%(53/92),收缩压分别为(129.43±14.92)、(139.29±17.61) mmHg,舒张压分别为(81.86±10.06)、(87.74±11.19) mmHg,血白蛋白分别为(45.74±4.15)、(43.99±5.05) g/L,甘油三酯分别为(1.82±1.24)、(2.64±2.92) 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分别为(1.17±0.37)、(1.07±0.26) mmol/L,血尿酸分别为(298.44±90.73)、(336.22±94.01) μmol/L,血肌酐分别为(62.83±14.45)、(87.75±57.37) μmol/L,eGFR分别为(102.61±14.28)、(87.47±28.04) mL/(min·1.73 m2),UACR分别为7.60 (4.63, 13.15)、93.95 (47.25, 310.25) mg/g。DKD组的高血压患病率、收缩压、舒张压、甘油三酯、血尿酸、血肌酐、UACR均高于单纯T2D组,血白蛋白、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eGFR均低于单纯T2D组。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7.95,t值分别为4.87、4.40、3.04、3.26、2.30、3.22、5.56、5.95,Z=13.07;P值分别为0.005、<0.001、<0.001、0.003、0.001、0.022、0.001、<0.001、<0.001、<0.001)。SES≥13、SES≥10~≤12、SES≤9 3组间男性分别占81.3%(61/75)、59.8%(55/92)、34.9%(38/109),有吸烟史分别占56.0%(42/75)、44.6%(41/92)、32.1%(35/109),有饮酒史分别占50.7%(38/75)、34.8%(32/92)、23.9%(26/109),年龄分别为(47.77±10.76)、(52.76±11.22)、(57.74±7.96)岁,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 分别为(26.17±3.87)、(24.96±3.93)、(24.27±4.89) kg/m2,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分别为(1.03±1.03)、(1.16±0.41)、(1.21±0.32) mmol/L,血尿酸分别为(336.56±82.05)、(293.78±94.78)、(307.99±96.53) μmol/L,eGFR分别为(105.03±19.72)、(99.77±19.44)、(90.57±21.49) mL/(min·1.73 m2),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39.79、10.55、14.08,F值分别为22.69、4.03、6.20、4.53、12.02;P值分别为<0.001、0.005、0.001、<0.001、0.019、0.002、0.012、<0.001)。SES≤9组男性比例、eGFR均低于SES≥13组和SES≥10~≤12组,年龄高于SES≥13组和SES≥10~≤1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SES≤9组吸烟史、饮酒史、BMI均低于SES≥13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于SES≥13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SES≥10~≤12组男性比例、饮酒史比例、血尿酸均低于SES≥13组,年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高于SES≥13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T2D患者SES评分与男性、吸烟史、饮酒史、BMI、血尿酸、eGFR呈显著正相关(r值分别为0.38、0.20、0.24、0.16、0.13、0.31,P值分别为<0.001、0.001、<0.001、0.008、0.028、<0.001),与年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UACR呈显著负相关(r值分别为-0.35、-0.24、-0.14,P值分别为<0.001、<0.001、0.017)。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SES (OR=2.71,95% CI:1.10~6.68,P=0.031)与T2D发生DKD有关,T2D患者SES≤9时,发生DKD的危险性增大。结论2型糖尿患者SES评分与DKD密切有关,低SES可能成为一种新的2型糖尿患者发生DKD的危险因素。

  • 标签: 2型糖尿病 糖尿病肾病 社会经济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