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实践美学对主体性的强调,是美学研究的一大理论收获,也在文艺创作和审美实践中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但是,主体论哲学背后理性独断论的理论误区,使实践美学面临着自身难以克服的矛盾和局限.后实践美学关注主体在审美活动中的本体地位,既为方兴未艾的生态美学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又沟通了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从而拓展了美学理论的阐释空间.

  • 标签: 美学 范式 主体性 主体间性 转换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成为我国建筑结构领域新的发展方向之一,其建筑效率更高,对环境污染更小且节约原料,更加符合未来建筑行业的发展方向和环境,因此成为各大高校,研究院,施工单位大力发展和研究的方向,但由于装配式结构的发展历史还较短,存在着很多涉及建筑质量的难点要点还并未得到相关从业人员的广泛认知,从而导致在很多情况下装配式结构的建筑质量把控并无法达到行业标准,本文着重针对结构的前期设计,预购件的生产,施工单位的安装及质量验收等几个质量要素方面对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进行了相关质量把控的系统论述。

  • 标签: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 质量控制 要点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CT检查对成人肠旋转不良的诊断准确和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22年5月~2023年5月期因肠旋转不良在本院就诊的50例成人患者,先后为其采取X线检查与CT检查。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计算并对比两种方法的诊断准确率、特异度、灵敏度。结果:CT检查的诊断准确率(96%)高于X线检查(84%),灵敏度(97.96%)高于X线检查(84.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检查的特异度(100%)稍高于X线检查(54.55%)但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X线检查,CT检查对成人肠旋转不良有同样显著的特异度和更显著的诊断准确、灵敏度。

  • 标签: 成人 肠旋转不良 CT检查 诊断准确性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药师指导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的意义,以规范外科医师围术期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206例已行外科手术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103例。干预组有临床药师在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进行干预,对照组不作干预。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两组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的差异,比较分析干预组干预前后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结果对照组较干预组抗菌药物使用率更大,干预组干预前后抗菌药物使用时间、用药合理性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干预后抗菌药物使用时间有明显缩短,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比例明显升高。结论药师对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的干预有利于指导外科医师合理应用抗菌素,有利于增加外科手术的成功率和减少术后并发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围术期 抗菌药物 预防性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