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合并桥本甲状腺炎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21年5月在福建省肿瘤医院确诊的7例甲状腺合并桥本甲状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病理学及预后。结果本组7例患者均为成年女性,中位年龄49岁,6例为单侧甲状腺癌病变,肿瘤直径0.4~7.0 cm。肿瘤周围甲状腺呈桥本甲状腺炎改变。随访时间16~152个月,中位随访时间61个月,5例(肿瘤直径<1 cm)生化治愈,1例(肿瘤直径>1 cm)解剖治愈。1例患者术后30个月因肿瘤进展而死亡,该病例的肿瘤细胞异型性大、核分裂易见(5~8个/10 HPF),可见坏死及脉管侵犯。结论甲状腺合并桥本甲状腺炎多为散发性病例,大多数患者的预后较好。

  • 标签: 甲状腺肿瘤 甲状腺炎,自身免疫性 降钙素 病理学,临床 预后
  • 作者: 黄榕芳 何诚 朱伟峰 卢建平 吴宇 陈刚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中华病理学杂志》 2020年第02期
  • 机构:福建省肿瘤医院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病理科,福州 350014;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病理教研室,福州 350004 ,福建省肿瘤医院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病理科,福州 350014 ,福建省肿瘤医院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头颈外科,福州 350014 ,福建省肿瘤医院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病理科,福州 350014;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病理教研室,福州 350004;福建省肿瘤生物治疗重点实验室,福州 350014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涎腺分泌性的细针穿刺细胞病理学特征。方法收集福建省肿瘤医院2017年12月至2018年5月2例腮腺分泌性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细胞学、组织学观察、免疫组织化学及分子遗传学方法检测,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2例细胞学涂片均显示富于细胞,主要呈乳头结构或单个散在分布。肿瘤细胞核偏位,胞质丰富,嗜酸性或空泡状。免疫组织化学示肿瘤细胞弥漫表达细胞角蛋白7(CK7)、波形蛋白和S-100蛋白。例1 DOG1和Mammaglobin灶性阳性,例2 Mammaglobin弥漫强阳性,DOG1阴性。例2免疫细胞化学示肿瘤细胞弥漫表达Mammaglobin,而S-100蛋白仅局部表达,不表达DOG1。间期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到ETV6基因易位。结论涎腺分泌性癌细胞学形态与其他涎腺肿瘤重叠,仅仅根据细胞学形态诊断存在困难。制备细胞蜡块并借助免疫细胞化学和FISH检查可准确诊断。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