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老年心房颤动合并稳定型冠心病患实施抗凝治疗的效果。方法:本文纳入60例老年心房颤动合并稳定型冠心病患,均在院内2021年0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收治者。遵照掷骰子法平均分组,30例/组。常规组:实施常规用药治疗,联用组:在常规用药基础上增加华法林治疗。比较二组的预后时间、治疗有效性、副作用情况的差异性。结果:经过治疗后,组间的预后时间比较差异无意义(P>0.05);联用组的治疗有效性略高于常规组,但差异无意义(P>0.05);组间的副作用情况比较差异无意义(P>0.05)。结论:实施抗凝治疗,可以使老年心房颤动合并稳定型冠心病患的症状得到缓解,一定程度上增大治疗效果,加快病情恢复,适合普及。

  • 标签: 老年心房颤动 稳定型冠心病 抗凝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就循证护理模式在肾结石患者诊疗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在本院进行治疗的肾结石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处理,对照组41例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41例采用循证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SCL-90评分、健康知识知晓率、治疗依从性评分均要显著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循证护理模式 肾结石患者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哮喘焦虑患者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2月~2021年8月期间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92例纳入本次实验,将92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采取心理护理,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心理状态评分。结果:为两组患者实施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估患者患者的焦虑评分,采取心理护理患者护理后的HAMA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焦虑状态对比具有差异,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采取心理护理干预后的实验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具有差异,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结论:为支气管哮喘存在焦虑情绪的患者实施心理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焦虑情绪,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患者机体康复,保证患者预后,促进患者生活质量提升。

  • 标签: 心理护理 支气管哮喘 焦虑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心理护理应用于心房颤动患者中的效果。方法:2022年7月到2023年7月,选入150例心房颤动患者。以抽签法分为两组,各75例。参照组:常规护理。试验组:强化心理护理。评价各组心理状态改善情况。结果:试验组SAS、SDS评分护理后下降更为明显,希望水平评分比参照组高,P<0.05。结论:心理护理的应用,有助于减轻心房颤动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并且还可促进其希望水平的提升。

  • 标签: 心房颤动 心理护理 希望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严重骨盆骨折患者施行循序渐进式康复护理后取得的护理效果予以探究。 方法:对46个严重骨盆骨折病例予以规范性分组处理(参照“随机数表法”),23例/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落实循序渐进式康复护理模式,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观察组护理2个月后的疼痛、焦虑情绪、骨盆功能改善程度比对照组高,术后并发症合计值比对照组低(P<0.05)。 结论:循序渐进式康复护理模式的落实可助严重骨盆骨折患者减轻术后疼痛感受、焦虑情绪,改善骨盆功能并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值得推广。

  • 标签: 循序渐进式康复护理 严重骨盆骨折 护理效果 康复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