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初步观察拔毒生肌散治疗哺乳乳腺炎腐,促进创面愈合的临床功效与可能机制。方法:选取哺乳乳腺炎脓肿、窦道患者20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0例,观察组将拔毒生肌散均匀洒向并覆盖创面腐,以黄芩油纱条覆盖,对照组仅以黄芩油纱条覆盖创面;创面敷药隔日1次,敷药7次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进行肿块大小、创面腐积分与创周皮肤状况评估,测定创面肉芽IL-6,并进行肝肾功能及尿汞临床安全性测定。结果:观察组的肿块范围评分、创面腐评分、创周皮肤状况评分,从治疗第6次起,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其中创周温度从治疗第2次起即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腐周围肉芽组织中IL-6含量及病理免疫组化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血常规、肝肾功能及尿汞测定均在正常值范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拔毒生肌散对哺乳乳腺炎患者创面具有良好的提去腐功效,显著改善炎性反应而促进愈合,临床使用2周安全,未见不良反应,有一定推广运用价值。

  • 标签: 拔毒生肌散 非哺乳期乳腺炎 脓腐 白细胞介素-6 临床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