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科重症监护病房(PICU)呼吸机撤离失败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8月-2014年8月间收治的儿科经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统计机械通气48h后撤机失败的人数并分析导致失败的原因。结果本次实验中撤机失败的患儿13例,失败率为8.67%,导致撤机失败的主要原因有患儿的年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等。结论PICU机械通气治疗的患儿需要医生全面评估其自主呼吸能力,对于撤机困难或者撤机失败的患者应该立即查明原因,然后开启智能通气模式让患者的呼吸逐渐趋于平稳。

  • 标签: 重症监护室 机械 通气 儿科患者 撤机失败
  • 简介:摘要:本文探讨了安全护理模式在儿童重症监护护理中的价值。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综述和分析,本研究发现,安全护理模式可以有效改善儿童重症监护的护理质量和安全性。其中,关注儿童的个体差异、开展风险评估和遏制错误医疗等策略被证明是最为有效的方法。合理运用信息技术、培养护理团队合作精神以及进行系统化的培训也是提高儿童重症监护护理的安全性的重要途径。然而,尽管安全护理模式在改善儿童重症监护护理的成效已经得到了广泛认可,但仍面临一些挑战,如人力资源不足、缺乏长期跟踪等问题。因此,进一步研究和推广安全护理模式的实施对于提升儿童重症监护护理的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安全护理模式 重症监护 护理质量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针对性危重症护理在老年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取的研究对象为某医院收治的100例老年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研究对象入院的时间为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分为50例老年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对照组研究对象)和50例老年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观察组研究对象)。两组研究对象采取的治疗方法相同,期间接受常规护理(对照组)和针对性危重症护理(观察组)。所有的治疗及护理结束后,对比两组研究对象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研究对象临床症状改善的时间、存活率、死亡率相比,P<0.05。结论:将针对性危重症护理应用在老年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治疗及护理中,对此病患者症状改善、心功能提高均存在积极的促进作用。

  • 标签: [] 针对性危重症护理 老年患者 重症肺炎 心力衰竭 治疗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全面护理对预防神经外科重症患者肺部感染的效果。方法:选取某医院搜集的40例神经外科重症患者作为实验组(采取全面护理模式),再搜集该医院搜集的40例神经外科重症患者作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根据实际病情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期间,期间接受常规护理(对照组)和全面护理(实验组)。采用的分析方法为统计学分析法,分析指标为肺部感染的发生率、住院时间。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研究对象肺部感染的发生率为5%(2/40)、15%(6/40),对比可见,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研究对象住院时间为(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小板参数(包括血小板数(PLT)、平均血小板容积(MPV)、血小板压积(PCT)和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在小儿肺炎患者中的临床意义,尤其是在区分轻症和重症肺炎方面的价值。方法:本研究选取了2023年1月至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小儿肺炎患者,包含重症肺炎40例,轻症肺炎40例,依次分组为轻症肺炎组和重症肺炎组,同时,设置4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对比三组患者的PLT、MPV、PCT和PDW等血小板参数。结果:治疗前,轻症肺炎组和重症肺炎组患者的PLT和MPV指标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而PCT和PDW指标无显著差异。此外,重症肺炎组患者的PLT和MPV指标显著高于轻症肺炎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小板参数,尤其是PLT和MPV,在小儿重症肺炎的诊断和严重程度评估中发挥重要角色。这些发现有助于临床医师更好地理解小儿肺炎的血液学特征,为进一步的研究和治疗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

  • 标签: 小儿肺炎 血小板参数 重症肺炎 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