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信息技术已经在教学中广泛的应用,在小学数学问题导向式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可以更好的培养和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丰富教学方式。基于此,本文分析信息技术背景下小学数学课程教学环节引入问题导向式教学法的实践策略,供广大教育界同仁参考。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数学课程;问题导向式教学法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地下水资源的开发越来越多,地下水的污染也越来越严重,有些地区因为没有对地下水资源进行科学的开发和管理,导致了区域内的地下水位下降,水源地枯竭,从而引发了一系列的生态和环境问题,这对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和使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同时也限制了整个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所以,要在供水安全、生态安全以及社会协调发展的层次上,实行对地下水的管理和保护策略。

  • 标签: 水文地质条件 地下水资源 可持续开发利用 影响及管理
  • 简介:摘要:本文对化工厂电气设备在线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进行了综述。介绍了在线监测与故障诊断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详细讨论了化工厂电气设备在线监测系统的设计,包括系统总体架构、传感器选型与布置、数据采集与传输以及数据处理与分析。研究了基于人工智能的故障诊断方法,包括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和深度学习方法。通过本文的研究,为化工厂电气设备的在线监测与故障诊断提供参考和指导。

  • 标签: 在线监测 故障诊断 化工厂
  • 简介:摘要:随着经济的蓬勃发展,工业生产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凸显。因此,人类开始寻求一种既能保护环境又能节约资源的新方法——化学工业的绿色化进程。寻求可持续发展的新能源,以减少化学污染对环境造成的危害,是人们不懈追求的目标,而绿色化工环保技术则是企业倡导的一项重要保护技术。绿色化工环保技术是一种新兴的工业环保技术。利用绿色化工环保技术,可以直接对工业生产中的原材料、废弃物和溶剂进行环保和绿色处理,从而有效地减少或避免对生态环境造成的污染。绿色化工环保技术推广有利于改善环境质量,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协调统一。

  • 标签: 绿色化工 环保技术 环境治理 协同性 能源
  • 简介:摘要:本论文介绍了能量储存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与发展,主要讨论了储能技术的种类、储能装置的特点和优缺点,以及储能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和前景。同时,本文还分析了电力系统中储能技术的经济性、环保性和可靠性等方面的问题,并提出了未来发展方向。

  • 标签: 能量储存技术,电力系统,储能装置,应用,发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合并弥漫性气脑的临床特点及病因。方法对河北省儿童医院新生儿科2019年1月收治的1例新生儿阴沟肠杆菌性脑膜炎合并弥漫性气脑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中文以"新生儿、脑膜炎、气脑或颅内积气"为检索词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英文以"(neonate OR newborn) AND (meningitis) AND (pneumocephalus)"为检索式在PubMed数据库中检索建库至2020年12月报道的临床资料完整的文献,总结该病的临床特点及病因。结果患儿,男,6日龄,因"发热伴吃奶差1 d"入院。患儿系足月剖宫产娩出,生后5日龄出现发热伴吃奶差,6日龄入院时哭声尖直,前囟张力高,血C-反应蛋白85.13 mg/L,脑脊液白细胞数77 485×106/L,多核为主,给予抗感染、呼吸支持,但患儿病情持续恶化,7日龄出现频繁抽搐,前囟膨隆,双侧瞳孔不等大。头颅CT:双侧大脑半球脑水肿、脑疝、颅内积气。9日龄血和脑脊液培养回报阴沟肠杆菌,13日龄头围增大至37 cm,无自主活动,复查头颅CT示弥漫性颅内积气,家长放弃治疗后患儿死亡。经文献检索发现中文病例报道1篇,英文9篇,加上本例共纳入11例患儿。胎龄范围32~39周,足月儿6例。5例患儿入院时年龄<7 d。最主要的首发症状为吃奶量减少或拒乳、体温异常,均病情迅速恶化,出现头围增大、脑疝或多器官功能衰竭,CT平扫均有弥漫性颅内积气。10例患儿死亡,仅1例存活,随访至9月龄,存在严重神经系统发育障碍。10例患儿血和脑脊液细菌培养阳性,5例为柯氏柠檬酸肠杆菌,4例阴沟肠杆菌,1例奇异变形杆菌。结论因细菌感染导致的颅内积气在新生儿期罕见,一旦发生,病死率极高。临床医生需早期识别感染的高危因素,及时给予广谱抗生素治疗,以降低病死率及致残率。

  • 标签: 脑膜炎 颅内积气 阴沟肠杆菌 新生儿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二甲双胍联合间歇性禁食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内质网应激的影响。方法10周龄SPF级健康KM小鼠,体重25~28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0只小鼠分为5组:假手术组、局灶性脑缺血组(I/R组)、间歇性禁食组(IF组)、二甲双胍组(Met组)、二甲双胍+间歇性禁食组(Met+IF组),每组20只。IF组:每日8∶00至16∶00时间段随意进食,其余时间禁食;Met组:腹腔注射二甲双胍(10 mg/kg);Met+IF组:进食方式同IF组,注射二甲双胍方式同Met组;假手术组、I/R组和IF组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所有组小鼠均不限制饮水。预处理期间监测小鼠随机血糖和体重变化,14 d后建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1 h,再灌注24 h后进行脑梗死体积检测,取小鼠脑组织行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C/EBP同源蛋白(CHOP蛋白)和凋亡蛋白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aspase-3)和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剪切体(Cleaved-caspase-3)的蛋白含量。结果不同干预处理后,假手术组、I/R组、IF组和Met组四组间小鼠血糖变化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Met+IF联合组小鼠随机血糖水平低于假手术组、I/R组、IF组和Met组(均P<0.05);假手术组、I/R组、IF组、Met组、IF+Met组中GRP78/β-actin分别为0.48±0.05、1.35±0.10、0.94±0.05、0.70±0.14、0.41±0.37,CHOP/β-actin分别为0.27±0.04、1.03±0.03、0.72±0.04、0.63±0.04、0.44±0.01,Caspase-3/β-actin分别为0.51±0.04、1.04±0.04、0.83±0.03、0.76±0.03、0.63±0.05,Cleaved-Caspase-3/β-actin分别为0.17±0.06、1.01±0.20、0.75±0.06、0.51±0.12、0.29±0.0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假手术组、I/R组、IF组、Met组、IF+Met组海马区免疫组化中GRP78阳性细胞计数分别为53±5、192±11、162±12、140±10、114±13,CHOP阳性细胞计数分别为35±4、177±12、120±12、100±7、69±1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假手术组、I/R组、IF组、Met组、IF+Met组脑梗死相对体积分别为0、0.333±0.046、0.258±0.023、0.116±0.039、0.111±0.0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结论二甲双胍联合间歇性禁食可以减轻小鼠脑缺血再灌注后内质网应激,联合组效果更好。

  • 标签: 二甲双胍 内质网应激 间歇性禁食 缺血再灌注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于矿产资源的消耗量也越来越大。尤其是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为了能够满足经济的快速发展需求,这就需要相关的采矿企业在进行采矿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做到保护环境的同时也要提高采矿技术,加强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通过对采矿工程的采矿技术与施工安全进行分析,提出提高施工安全的有效策略。

  • 标签: 采矿工程 质量 安全
  • 简介:摘要:随着城镇化建设的深入推进,高层房屋建筑越来越多,同时施工安全风险越来越大。施工安全管理和控制是高层房屋建 筑工程五大控制体系之一,不仅关系到施工期间的安全问题,还会影响建筑结构使用安全。文章在分析高层房屋建筑工程主要施工危险源及其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从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加强对参建人员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加强施工过程安全管控、运用BIM等现代化“互联网+”技术提升施工安全等方面提出了高层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控制的具体要点。

  • 标签: 高层房屋建筑 施工安全 控制
  • 简介:摘要: 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为我国建筑行业带来发展机遇,不断提高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水平和现场施工管理水平。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施工单位不仅需要合理选择施工技术,还需要重视现场施工管理工作,根据工程特点落实现场施工管理工作,保障建筑工程管理的科学性。在现场施工管理过程中,需要加强质量管理和安全管理等,从而提高房屋建筑施工的质量和安全性。重要分析了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和现场施工管理工作,顺利实现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任务,促进我国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

  • 标签: 房屋建筑工程 施工技术 现场施工管理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教学不断推进,教育领域中兴起了众多新型教学手段,不断尝试教学改革和教学创新。高中地理这门学科具备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在教学内容中有很多关于概念性的知识,而且这些知识比较抽象,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如果教师在教学中照本宣科,不能采用科学的方法正确引导,容易使学生感到心力疲惫,导致学习兴趣不足、状态不佳。基于此,以下对地理核心素养视角下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实践对策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 标签: 地理核心素养 高中地理生活化 教学实践对策 探索
  • 简介:摘要:如今,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电能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对电力资源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如何保证电力传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是每个电力企业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变电站作为电力传输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其安全性对电力供应的稳定性有着重要的影响。变电站作为DC供电系统运行中最重要的环节,加强系统的运行巡检可以有效提高变电站的效率,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也有着重要的作用。基于此,对变电站DC供电系统进行了探索,分析了运行检修技术的应用,提出了变电站DC系统的运行维护措施和运行检修技术的注意事项,以期为相关电力行业人员提供参考,确保变电站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 标签: 变电站 直流电源系统 运检技术 应用 运行维护措施 注意要点
  • 简介:摘要:科学技术的进步极大程度上推动了电力行业的发展,电气自动化技术具有安全可靠的特点,因此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在供电系统中。本文总结相关行业的经验,讲解了自动化技术的优势,并对电气自动化技术在供电系统中的应用做出分析,以期给相关施工人员以参考。

  • 标签: 电气自动化技术 供电系统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合并弥漫性气脑的临床特点及病因。方法对河北省儿童医院新生儿科2019年1月收治的1例新生儿阴沟肠杆菌性脑膜炎合并弥漫性气脑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中文以"新生儿、脑膜炎、气脑或颅内积气"为检索词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英文以"(neonate OR newborn) AND (meningitis) AND (pneumocephalus)"为检索式在PubMed数据库中检索建库至2020年12月报道的临床资料完整的文献,总结该病的临床特点及病因。结果患儿,男,6日龄,因"发热伴吃奶差1 d"入院。患儿系足月剖宫产娩出,生后5日龄出现发热伴吃奶差,6日龄入院时哭声尖直,前囟张力高,血C-反应蛋白85.13 mg/L,脑脊液白细胞数77 485×106/L,多核为主,给予抗感染、呼吸支持,但患儿病情持续恶化,7日龄出现频繁抽搐,前囟膨隆,双侧瞳孔不等大。头颅CT:双侧大脑半球脑水肿、脑疝、颅内积气。9日龄血和脑脊液培养回报阴沟肠杆菌,13日龄头围增大至37 cm,无自主活动,复查头颅CT示弥漫性颅内积气,家长放弃治疗后患儿死亡。经文献检索发现中文病例报道1篇,英文9篇,加上本例共纳入11例患儿。胎龄范围32~39周,足月儿6例。5例患儿入院时年龄<7 d。最主要的首发症状为吃奶量减少或拒乳、体温异常,均病情迅速恶化,出现头围增大、脑疝或多器官功能衰竭,CT平扫均有弥漫性颅内积气。10例患儿死亡,仅1例存活,随访至9月龄,存在严重神经系统发育障碍。10例患儿血和脑脊液细菌培养阳性,5例为柯氏柠檬酸肠杆菌,4例阴沟肠杆菌,1例奇异变形杆菌。结论因细菌感染导致的颅内积气在新生儿期罕见,一旦发生,病死率极高。临床医生需早期识别感染的高危因素,及时给予广谱抗生素治疗,以降低病死率及致残率。

  • 标签: 脑膜炎 颅内积气 阴沟肠杆菌 新生儿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生儿休克的病因及临床特征,探讨其死亡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1月至2020年9月河北省儿童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休克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其病因及临床特征,根据临床结局分为治愈组和死亡组,通过单因素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休克患儿死亡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新生儿休克患儿99例,男性55例(55.6%),胎龄(37.7±2.9)周,其中早产儿26例,足月儿73例,中位入院日龄12 d。按病因分类,以感染性休克为主(78例,78.8%),其次为心源性和低血容量性(各6例,6.1%)、窒息性(5例,5.1%)等;感染性休克患儿血培养大肠埃希菌、无乳链球菌是最常见致病菌。总病死率21.2%,早产儿病死率高于足月儿(42.3%比13.7%,P<0.05)。死亡组患儿出生体重<2 500 g、胎龄<37周、入院日龄<3 d、入院pH<7.15、入院时乳酸>4 mmol/L、低血压、凝血功能障碍、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比例高于治愈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pH<7.15、低血压是休克患儿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新生儿休克病因以感染性为主,入院pH<7.15、低血压是新生儿休克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婴儿,新生 休克 脓毒症 死亡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近些年来,在我国电力系统中,蓄电池被当做重要的电源而被人们使用。随着电力企业的快速发展,蓄电池的种类逐渐增多。但是,蓄电池在运行过程中还存在多方面的问题。本文就对变电站蓄电池的运行和维护措施进行深入探讨。

  • 标签: 变电站 蓄电池 运行 维护
  • 简介:摘要:化学作为一门需要去大量实验才能学好的学科,学生具备必要的思辨能力是必不可少的,更需要教师通过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主动发现。探究式教学在初中化学学习当中,更加强调学生自己主动学习,更加注重学生不断开拓视野,从实验中汲取到实验背后的化学反应,而不是一味地死记硬背化学方程式,对化学方程式背后的化学含义一无所知。从实验中来,到学习中去,是初中化学探究式学习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也是本文研究中的重要价值。

  • 标签: 初中化学 化学实验 探究式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持续质量改进措施降低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早产儿医院感染及并发症发生率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5月至2018年4月河北省儿童医院NICU收治的胎龄<34周且日龄<7 d的早产儿进行前瞻性研究,将2015年5月至2016年4月未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时收治的早产儿列为基线年组,2016年5月实施降低医院感染相关质量改进措施后至2017年4月收治的早产儿列为干预1组,2017年5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早产儿列为干预2组。应用SPSS 23.0统计软件对3组早产儿医院感染发生率和常见并发症发生率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738例早产儿,其中基线年组216例,干预1组295例,干预2组227例,各组早产儿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医院感染发生率经质量改进后明显降低,3组分别为15.3%、10.2%、7.5%,干预2组与基线年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共80例早产儿发生医院感染,败血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尿路感染所占比例分别为85.0%、13.8%、1.2%。与基线年组比较,干预组手卫生依从率明显提高,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天数缩短,抗生素使用天数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早产儿视网膜病、严重颅内出血或脑室周围白质软化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2组总住院时间短于基线年组和干预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措施可降低NICU早产儿医院感染发生率,早产儿相关并发症也可能减少。

  • 标签: 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 医院感染 质量改进 婴儿,早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NLR)、红细胞分布宽度/血小板计数(RPR)预测骨盆及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DVT)形成发生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行骨盆及下肢骨折手术治疗患者120例,其中术后发生DVT患者48例(DVT组),无DVT发生患者72例(非DVT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3 d血常规化验和凝血功能检验中各项指标的水平。组间比较分别采用χ2检验、t检验及Mann-Whitney U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DVT组术前及术后3 d NLR、术前RPR、术后3 d纤维蛋白原(FIB)与D-二聚体(D-D)分别为10.920±7.120、7.190±3.390、(0.090±0.040)%、(4.800±1.480) g/L、(5.960±3.370) mg/L,非DVT组分别为4.650±1.930、6.020±2.430、(0.058±0.020)%、(5.680±1.730) g/L、(3.910±3.060) mg/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956、-2.065、-5.069、2.867、-3.458,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NLR、术前RPR及术后3 d D-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比值比(OR)=1.171,95%可信区间(CI):1.016~1.350,P<0.05)。与术后D-D曲线下面积比较,术前NLR、术前NLR与术前RPR联合检测、术前NLR与术后D-D联合检测、术前RPR与术后D-D联合检测、三者联合检测的曲线下面积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1.730、2.368、2.278、2.200、2.814,P<0.05)。结论术前NLR、RPR及术后D-D在骨盆及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中表达水平升高,NLR与RPR联合检测的诊断效能优于D-D,而三者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深静脉血栓的准确率。

  • 标签: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 红细胞分布宽度/血小板计数 深静脉血栓 骨盆及下肢骨折 预测
  • 简介:摘要:现阶段,我国科学技术水平显著提升,智慧工地管控平台依托与工地现场监控要素相关的物联网设备及技术,实时对电力工地的进行全面数据收集、分析管控,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信息化技术,实现电力工地现场情况实时统计、监测分析及异常管理纳入常态化基建现场管理工作当中。从而降低人员投入,提高工作效率,使基建现场管理工作更具有科学性。

  • 标签: 物联网 人工智能 视频识别 智慧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