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遗传肾脏病是一大类与遗传有关、涉及不同病因的肾脏疾病,在儿童慢性肾脏病中遗传肾脏病约占50%。常见的遗传肾脏病包括先天性肾脏和尿路畸形、纤毛病、遗传肾小球病和遗传肾小管病等。大部分遗传肾脏病确诊依赖基因诊断。

  • 标签:
  • 简介:摘要系统红斑狼疮是一种以多系统损害和血清中出现自身抗体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狼疮肾炎是系统红斑狼疮临床中最常见和最重要的并发症,儿童狼疮肾炎的发生率更高,预后与早期诊断、积极治疗相关。目前对于狼疮肾炎的治疗方案主要为激素和免疫抑制剂,但部分患儿不能达到临床缓解或复发,新型的靶向生物制剂有望成为难治狼疮肾炎新的治疗方法。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维持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心力衰竭患者氧化三甲胺(trimethylamine N-oxide,TMAO)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8年11月到2019年3月期间18~75岁行血液透析至少3个月且每周透析不低于3次的患者为研究对象,以同期体检中心参与健康体检并且没有发现明显肾脏检查异常的人员为对照(非肾病对照组)。收集研究对象的临床生化指标、原发病、透析、心脏检查等病历资料及体检资料,以高效液相-质谱法检测研究对象的血清TMAO,比较MHD患者与非肾病对照间、合并心力衰竭与无心力衰竭患者间TMAO自然对数(lnTMAO)的差异,并以线性回归分析评估lnTMAO的影响因素。结果纳入非肾病对照40例,MHD患者195例,其中有充血性心力衰竭症状和/或左心室射血分数<50%者共30例(15.4%)。MHD患者与非肾病对照组间年龄[中位数62.0(48.0,71.0)岁比45.0(33.3,55.0)岁,Z=5.685,P<0.001]、男性比例[67.2%比37.5%,χ2=12.426,P<0.001]、TMAO水平[5.54(3.84,8.91)mg/L比0.17(0.11,0.30)mg/L,自然对数转换后t=21.687,P<0.001]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但合并心力衰竭与无心力衰竭患者间年龄[64.5(56.8,71.0)岁比61.0(47.0,72.0)岁,Z=0.894,P=0.372]、男性比例[63.3%比67.9%,χ2=0.238,P=0.626]、TMAO水平[5.17(3.30,9.46)mg/L比5.57(3.87,8.95)mg/L,自然对数转换后t=-1.537,P=0.135]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多变量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所有研究对象中,lnTMAO=0.078×[血尿素(mmol/L)]+0.001×[血肌酐(μmol/L)]-0.002×[尿酸(μmol/L)]-0.003×[血小板(×109/L)]+0.014×[年龄(岁)]+0.344(如果有糖尿病)-1.266,其中血尿素是TMAO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标准化系数(SB)=0.483];而在血液透析患者中,lnTMAO=0.249×[超滤量(L)]+0.059×[血浆白蛋白(g/L)]+0.008×[年龄(岁)]-0.526(如果存在心力衰竭)-1.865,其中超滤量是TMAO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SB=0.279)。结论MHD患者存在肠道微生态变化,校正多种影响因素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肠道菌群代谢物血TMAO水平低于病情稳定患者,其水平可能与超滤量、营养等有关。

  • 标签: 心力衰竭 肾透析 营养状况 氧化三甲胺
  • 简介:摘要目的深入了解初诊大学生肺结核患者患病的真实心理体验,为更好地开展临床护理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质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法,对13例在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就诊的初诊大学生肺结核患者进行深入访谈,将获得的访谈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总结出初诊大学生肺结核病患者患病的心理体验。结果初诊大学生肺结核患者心理体验的5个主题心理复杂、获取信息的需求增加、承受较大的经济压力以及日常生活,学习受到影响。结论应关注初诊大学生肺结核患者的心理体验,并对其进行有效、系统的肺结核病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有针对的进行心理疏导,及时提供情感性、医疗、信息的帮助,减轻患者心理应激反应,从而提高疾病的治疗效果。

  • 标签: 大学生 肺结核 心理体验 质性研究
  • 简介:摘要: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建材检测是关键的内容,是工程质量检测和验收的重要组成内容,由此,开展建材检测工作,将更好地保证工程质量,具有关键的作用。文章结合建筑材料概念,对建材检测重要开展了分析,在此基础上,还探讨了有关的检测方法及手段,希望能为相关人士提供借鉴。

  • 标签: 建筑材料 质量检测 强制性检验 建筑总体质量
  • 简介: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也变的越来越好,两者的联系和交流日益频繁。通过有效的预防公路养护能够使公路设计得到很好的保护,在现代公路保养基础上延长其寿命,同时对于道路行车的安全有着很好的提升。基于此分析现代公路养护中预防养护技术及其具体的应用措施。

  • 标签: 公路 预防性养护 管理难点 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燃煤污染型地方砷中毒(简称燃煤型砷中毒)患者病情与血清脂代谢指标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在贵州省黔西南州雨樟镇燃煤型砷中毒病区村,将依据《地方砷中毒诊断》(WS/T 211-2015)标准确诊的204例砷中毒患者纳入病例组,其中男性87例、女性117例,年龄为(53.37 ± 8.06)岁;并按临床分度将其分为轻度砷中毒组(71例)、中度砷中毒组(59例)和重度砷中毒组(74例);另在距病区村约12 km的非砷暴露村选择63例居民纳入对照组,其中男性23例、女性40例,年龄为(53.78 ± 9.10)岁。对各组人群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吸烟情况、饮酒情况等基本信息;并采集空腹外周血,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结果对照组和轻、中、重度砷中毒组血清TC[(4.94 ± 1.00)、(5.00 ± 0.99)、(5.27 ± 0.94)、(5.57 ± 1.07)mmol/L]、TG[(2.17 ± 0.90)、(2.25 ± 1.31)、(2.66 ± 1.43)、(2.78 ± 1.40)mmol/L]、LDL-C[(2.51 ± 0.79)、(2.74 ± 0.64)、(2.97 ± 0.66)、(3.15 ± 0.80)mmol/L]、HDL-C[(1.57 ± 0.55)、(1.42 ± 0.43)、(1.36 ± 0.42)、(1.30 ± 0.38)mmol/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 = 5.83、3.64、9.72、4.41,P < 0.01或< 0.05);其中,重度砷中毒组血清TC和中、重度砷中毒组血清TG、LDL-C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 0.05),中、重度砷中毒组血清HDL-C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 0.05);重度砷中毒组血清TC、TG、LDL-C水平均明显高于轻度砷中毒组(P均< 0.05)。经线性趋势检验,血清TC、TG和LDL-C水平随砷中毒程度加重均呈上升趋势(F趋势 = 15.77、10.14、29.15,P均< 0.05),HDL-C水平随砷中毒程度加重呈下降趋势(F趋势 = 12.75,P < 0.05)。对照组和轻、中、重度砷中毒组血清TC、TG、LDL-C水平异常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 = 21.16、16.60、8.29,P < 0.01或< 0.05);其中,中、重度砷中毒组血清TC、TG水平异常率和重度砷中毒组血清LDL-C水平异常率均高于对照组(P均< 0.05),重度砷中毒组血清TC、TG、LDL-C水平异常率均高于轻度砷中毒组(P均< 0.05)。各组间血清HDL-C水平异常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 2.11,P > 0.05)。趋势χ2分析结果显示,血清TC、TG、LDL-C水平异常率随砷中毒程度加重均呈增高趋势(χ2趋势 = 19.90、15.25、7.63,P均< 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重度砷中毒组患者血清TC水平异常风险是对照组的2.90倍[比值比(OR)= 2.90,95%置信区间(CI):1.43 ~ 5.91],LDL-C水平异常风险是对照组的2.87倍(OR = 2.87,95%CI:1.22 ~ 6.71)。结论燃煤型砷中毒患者病情与其血脂异常存在关联。

  • 标签: 砷中毒 血脂异常
  • 简介:[摘 要]英语教学是多层次多方面的整体活动。五年高职学生基础差,学习主动不强。如何根据学生不同个性不同层次的实际情况使用更多的英语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多样化的教学,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了他们学习英语的热情和信心,大大提高了英语教学的效率,作者认为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创建活动情景,充分有机地结合起来新媒体,加强过程管理,才能在英语教中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癌化疗期患者创伤后成长与癌症复发恐惧的现状及其相关。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中文版创伤后成长问卷(PTGI-C)和中文版癌症复发恐惧量表(FCRI-CV),对山东省泰安市中心医院和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208例乳腺癌化疗期患者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乳腺癌化疗期患者创伤后成长总分为(65.80 ± 12.36)分,处于中等水平,癌症复发恐惧总分为(79.52 ± 18.15)分,处于低-中等水平;乳腺癌化疗期患者的创伤后成长总分与癌症复发恐惧总分呈负相关(r值为-0.449,P<0.01)。结论乳腺癌化疗期患者创伤后成长与癌症复发恐惧密切相关,创伤后成长水平越高,其癌症复发恐惧感越低。这提示医护人员可通过提高患者的创伤后成长水平而降低其癌症复发恐惧。

  • 标签: 乳腺肿瘤 化疗 创伤后成长 癌症复发恐惧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护理干预用于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急诊护理与并发症预防。方法:将我院 2016年 2月到 2018年 2月的 70例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随机分组,常规护理组给予一般护理,急诊全面护理组开展急诊全面护理。比较两组满意度;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纠正时间、治疗配合度;护理前后心理功能状态、血红蛋白;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急诊全面护理组满意度、心理功能状态、血红蛋白、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纠正时间、治疗配合度、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常规护理组有优势, P< 0.05。结论: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实施急诊全面护理效果确切。

  • 标签: 护理干预 严重创伤性失血性休克 急诊护理 并发症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案例引导的探究教学方法(下文简称"探究教学")在毒理学基础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选择贵州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五年制预防医学专业2012级~2015级447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110名2012级学生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337名2013级~2015级学生作为试验组,采用探究教学。采用考试成绩和自编调查问卷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试验组学生的考试及格率及优良率分别为94.4%(318/337)、33.5%(113/337),均高于对照组学生的79.1%(87/110)和8.2%(9/1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72、26.86,P<0.05);调查结果显示,试验组95名2015级学生中,63.2%(60/95)更喜欢探究教学方法,认为此教学方法提升了其自主学习(88.4%,84/95)、解决问题(82.1%,78/95)、交流沟通(91.6%,87/95)和团队协作能力(84.2%,80/95)。结论案例引导的探究教学方法提高了毒理学实验的教学效果,并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 标签: 毒理学 实验教学 探究性教学 基于案例学习 教学改革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本院首次服用利伐沙班的冠心病或非瓣膜房颤患者出现急性肾脏病(acute kidney disease and disorders,AKD)的风险。方法应用医院数据库进行回顾性病例对照分析,筛选出2018年1月1日至2019年6月30日因冠心病和非瓣膜房颤首次服用利伐沙班超过3个月并且在3个月内复查了血肌酐的患者279例,为利伐沙班组;同时筛选出同期就诊于本院的冠心病或非瓣膜房颤未服用利伐沙班的患者317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实验室检查资料以及AKD的发生率,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AKD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利伐沙班组患者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高于对照组(均P<0.01),两组患者年龄、性别、血肌酐及尿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利伐沙班组AKD的发生率为4.30%(12/279),同期对照组AKD发生率为1.26%(4/317),两组患者的相对危险度(RR)为3.409。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服用利伐沙班为冠心病和非瓣膜房颤患者发生AKD的危险因素(OR=3.500,95%CI 1.115~10.988,P=0.032),高龄(≥75岁,OR=1.166,95%CI 1.012~1.343,P=0.033)和合并有糖尿病(OR=34.261,95%CI 1.639~716.326,P=0.023)为服用利伐沙班患者发生AKD的危险因素。结论因冠心病和非瓣膜房颤首次服用利伐沙班患者AKD的发生率为4.30%。服用利伐沙班是冠心病和非瓣膜房颤患者发生AKD的危险因素,高龄和合并有糖尿病则为服用利伐沙班患者出现AKD的危险因素。

  • 标签: 冠心病 心房颤动 危险因素 利伐沙班 急性肾脏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砷暴露大鼠肝脏组蛋白H3第18位赖氨酸乙酰化(H3K18ac)水平与砷致肝损伤的关系,为砷中毒肝损伤机制及干预研究提供新靶点。方法选取健康Wistar大鼠24只,雌雄各半,按体质量(80~10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低、中、高砷剂量组,每组6只。对照组给予去离子水灌胃,低、中、高砷剂量组按体质量用亚砷酸钠(NaAsO2,2.00 g/L)溶液灌胃(灌胃量依次为2.5、5.0、10.0 mg/kg·bw),每周染砷6 d,持续4个月。实验终末收集各组大鼠肝脏组织及外周血,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检测肝砷含量;酸抽提法提取大鼠肝脏组蛋白,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H3K18ac水平;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大鼠血清总胆汁酸(TBA)及谷氨酰胺转移酶(γ-GT)水平。结果对照组,低、中、高砷剂量组肝砷含量[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2.41(1.83,2.99)、62.64(56.26,65.17)、68.81(62.58,77.24)、88.48(74.47,98.99)μg/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8.98,P < 0.01),低、中、高砷剂量组均高于对照组(P均< 0.05);且大鼠肝砷含量随染砷剂量增加逐渐升高(Z趋势=5.04,P < 0.01)。对照组,低、中、高砷剂量组血清TBA、γ-GT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11、12.26,P均< 0.05);且大鼠血清TBA、γ-GT水平随染砷剂量增加逐渐升高(F趋势=32.09、33.22,P均< 0.01)。对照组,低、中、高砷剂量组肝组织H3K18ac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62,P < 0.05),中、高砷剂量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 0.05);且大鼠肝组织H3K18ac水平随染砷剂量增加逐渐降低(F趋势=12.82,P < 0.01)。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大鼠肝砷含量与肝功能指标TBA、γ-GT水平呈正相关(r=0.631、0.863,P均< 0.01),与H3K18ac水平呈负相关(r=- 0.476,P < 0.05);H3K18ac水平与肝功能指标TBA、γ-GT水平呈负相关(r=- 0.628、- 0.544,P均< 0.05)。H3K18ac对砷致肝损伤的中介效应检验结果显示,组蛋白H3K18ac在砷暴露对肝功能指标的影响中具有部分中介效应,其对TBA和γ-GT水平的中介效应分别占总效应的37.10%[95%置信区间(CI):9.71%~92.45%]和20.05%(95%CI:2.61%~52.89%)。结论大鼠肝脏H3K18ac水平不仅响应于砷暴露,还与砷诱导的肝损伤密切相关,提示H3K18ac可能作为砷中毒肝损伤机制及干预研究的新靶点。

  • 标签: 大鼠 组蛋白修饰 乙酰化 肝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银杏叶片调控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Kelch样ECH联合蛋白1(Keap1)-抗氧化反应元件(ARE)信号通路在燃煤污染型地方砷中毒(简称燃煤型砷中毒)大鼠肝损伤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成组设计,30只Wistar大鼠按体重(80~10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每组6只,雌雄各半。正常对照组常规喂饲4.5个月;银杏叶片对照组常规喂饲3个月后给予银杏叶片(25 mg/kg,6 d/周)1.5个月;饮水型砷中毒组和砷粮食污染组分别给予100 mg/L三氧化二砷(As2O3)水溶液和含砷100 mg/kg饲料3个月后,常规喂饲1.5个月;银杏叶片治疗组喂饲含砷100 mg/kg饲料3个月后给予银杏叶片(25 mg/kg,6 d/周)1.5个月。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检测5组大鼠血清丙二醛(MDA)含量,黄嘌呤氧化酶法检测血清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1)活力,二巯双硝基苯甲酸还原法检测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力;荧光定量PCR、免疫组织化学及免疫印迹法检测5组大鼠肝组织Nrf2-Keap1-ARE信号通路指标基因的mRNA和蛋白表达;并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指标间的相关。结果饮水型砷中毒组、砷粮食污染组和银杏叶片治疗组血清MDA含量[(3.54±0.51)、(3.83±0.87)、(2.93±0.84)μmol/L]均高于正常对照组[(1.85±0.36)μmol/L,P均< 0.05];SOD1[(68.21±4.37)、(64.53±9.96)、(73.09±5.43)U/ml]和GPx活力[(486.41±40.45)、(458.24±42.25)、(539.79±79.43)U/L]均低于正常对照组[(81.47±5.73)U/ml、(747.86±80.33)U/L,P均< 0.05];与砷粮食污染组比较,银杏叶片治疗组MDA含量较低,SOD1和GPx活力均较高(P均< 0.05)。饮水型砷中毒组、砷粮食污染组和银杏叶片治疗组肝组织SOD1和GPx1 mRNA表达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 0.05),银杏叶片治疗组均高于砷粮食污染组(P均< 0.05)。砷粮食污染组肝组织SOD1蛋白表达低于正常对照组(P < 0.05),饮水型砷中毒组、砷粮食污染组和银杏叶片治疗组肝组织GPx1蛋白表达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均< 0.05),银杏叶片治疗组SOD1和GPx1蛋白表达均高于砷粮食污染组(P均< 0.05)。与正常对照组和砷粮食污染组比较,银杏叶片治疗组肝组织Keap1蛋白表达均较低(P均< 0.05)。饮水型砷中毒组、砷粮食污染组和银杏叶片治疗组肝组织细胞质Nrf2、磷酸化Nrf2(pNrf2)蛋白表达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 0.05),银杏叶片治疗组pNrf2蛋白表达低于砷粮食污染组(P < 0.05)。饮水型砷中毒组、砷粮食污染组和银杏叶片治疗组肝组织细胞核Nrf2、pNrf2蛋白表达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 0.05),且银杏叶片治疗组均高于砷粮食污染组(P均< 0.05)。细胞核Nrf2、pNrf2蛋白表达与Keap1蛋白表达均呈负相关(r=-0.523、-0.401,P均< 0.05),与SOD1、GPx1 mRNA表达均呈正相关(r=0.658、0.530,0.555、0.603,P均< 0.05);SOD1、GPx1蛋白表达与其酶活力也均呈正相关(r=0.472、0.629,P均< 0.05)。结论砷能诱导氧化应激损伤肝脏,银杏叶片能降低Keap1蛋白表达,促进Nrf2核转位后增强SOD1和GPx1 mRNA表达及部分逆转砷对SOD1和GPx1的转录后调控作用,增加其蛋白表达和酶活力,从而改善燃煤型砷中毒氧化应激状态和肝损伤。

  • 标签: 砷中毒 银杏叶片 氧化应激 肝损伤 核因子E2相关因子2 Kelch样ECH联合蛋白1